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以下简称“八段锦”)通过调心、调身、调息,在心理上调节改善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在生理上可疏通经络,保证人体气血畅通。通过特定的形体运动,配合呼吸,以心为主导的整体养生具有保精、养气、存神的作用。通过长期习练“八段锦”,可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培育真气.从而达到扶-祛邪、防痛治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练习太极拳对五脏器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胜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3):313-314
太极拳根据阴阳、脏腑、经络、气血学说,创造和具有一整套锻炼方法和动作要领。通过长期系统有恒地锻炼,使脏腑、经络、气血之间协调配合,阴阳互补,使体内精足、气畅、神旺,从而达到强心养肝,健脾补肺,固肾益脑,调气和血,练性怡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丽芬  周军  茹凯  樊小丽  赵波 《精武》2011,(A1):5-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实验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筛选出北京市海淀区政法大学社区的身体存在不同病症的50名退休教职工,运用健身气功与脏腑经络检测仪及中医基础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筛选的受试者进行三个月健身气功的教学。在教学中运用脏腑经络检测仪,对锻炼前后受试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得出受试者病症改善率达到94%。其中38人身体状况有明显的改善。通过对测试人群的数据掌握和调查,脏腑经络检测仪检测出的结果95%的与医院检测的结果吻合。该模式具有可行性和较好的实际运用价值,可以在社区健身教学中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4.
浅析健身气功防病治病机理与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健身气功通过调心、调身、调息,在心理上调节改善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在生理上可疏通经络,保证人体气血畅通。通过特定的形体运动、呼吸,以心为主导的整体养生具有保精、养气、存神的作用。由于精、气、神存在,健身气功可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易筋经拾零     
易筋经和传统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一样,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健身术。易筋经是一种以改善筋骨为主要特征的健身方法。易筋经系列健身操通过对全身的皮肉筋骨和脏腑组织进行一紧一松的锻炼,使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实为道家行功,其与道家坐功理法相同。即修太极动静之机以为法,练阴阳清长之妙以为用。太极拳之可以具有显著的健身作用,是因为其在松静精微的运动中,外导内引,达到强健筋骨、修养身心、调和气血、祛病延年。而吴式太极拳以其松静柔化著称。因此更具导引经络、调和气血之功力。笔者根据祖国医学的经络理论和五行学说,对吴式太极拳的健身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这可对同道诸君有所裨益。●经络对人体的作用根据祖国医学的经络理论,人身有六阴、六阳十二条正经。另有七经八脉。经脉之间,又有络脉相联,遍布人身内外。作用大致有以下四方面:1…  相似文献   

7.
基于回归理论和中医学理论的研究思路,探索分析健身气功·八段锦(竞赛功法)对大学生机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大学生经过18个教学周的健身气功·八段锦(竞赛功法)习练,有四项机体测试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一项指标影响不明显;(2)能够加强经脉、脏腑与五官九窍之间的联系,刺激脊柱、督脉以及命门、阳关、委中等穴,激发“气”在体内的运行,且具有很好的健身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2006,(8):I0003-I0015
“天罡拳十二式”是一套以太极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健身方法,是马志富先生在道家功夫“天罡拳”的基础上简化、改编的武术新品种。它动静相间,刚柔相济,绵延起伏,姿态翩然。配合独特的开合俯仰,鼻式呼吸,外练筋骨,内养脏腑,提高自身免疫力。对疾病亦有一定改善作用。结构上短小精悍,简单易学,适合各年龄层次的人强身健体。  相似文献   

9.
华佗五禽戏创编的文化机理及其现代健身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华佗五禽戏创编的文化机理及其现代健身意义进行了探究,结论是:华佗在天道自然观的影响下,运用阴阳、五行及气血等传统医学理论,以防病健身为目的,以运动脏腑和脊柱为原则,以和谐身心为手段创编了五禽戏,为后世的健身养生开辟了先河。现代健身意义:全面而有针对性的适度运动可以防病健身,对脏腑和脊柱的运动锻炼是增进健康的关键,在身心自然和谐的状态下进行锻炼,更能促进健身效果。  相似文献   

10.
①调和阴阳,启动全身。提高免疫力。根据《黄帝内经》经络“行血气,营阴阳”的理论,可知经络有运行全身气血,滋养器官、组织、细胞,网络脏腑肢节,联系五官九窍,双向传导信息,自动调节体内各种功能的作用。通过通经络、调虚实,可使人体内外相通,营卫周流,从而使人体健康的关键——自然生命之本得以阴阳和谐。“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1.
祖国医学用阴阳、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理论基础来论述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阴阳、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它们之间处于相对平衡才能维持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如果在某一方面失调即将产生疾病或死亡。因此在中医治疗时也必须用以上学说为理论基础来辩证论治。 炎热的夏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口渴,心烦,表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探讨和总结健身气功·八段锦、冥想状态,以及经颅磁刺激技术在体育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文章创新性运用经颅磁刺激技术研究大学生在通过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练习前后的大脑皮层功能性活动的变化,探讨健身气功.八段锦的锻炼对大脑皮层活动的影响,为科学安排健身气功课程、指导健身气功练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健身气功八段锦是我国传统体育养生运动项目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何将这一宝贵民族遗产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值得人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与研究。该文通过论述八段锦传承和发展的意义,展现出八段锦在现代的独特价值。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八段锦的发展历程、功法特点和养生作用进行了梳理总结,对八段锦传承与发展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是一项合乎人体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也是集导引、经络、阴阳学说于一体的运动。文章主要从内景方面阐述太极拳运动健身防病的作用,以便更多的太极拳爱好者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传统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历史、渊源、技术特点和健身效果的理论探析,以花塔小学为例,指出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开展八段锦锻炼的有效性,它既可以强身健体,又能在锻炼之余对学生进行武德的熏陶,使学生在和睦相处中得到长足地进步和成长,最后得出结论,建议在太原市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八段锦教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36名大学生进行为期12周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干预,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旨在探究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大学生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效果,并针对注意力、动觉方位知觉两者与动态平衡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究动态平衡与运动认知功能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对中华武术进行了详细地剖析,分析了中华武术理论的成因和发展的过程,以组成中国哲学思想的阴阳、五行思想为其理论基础的根源,并从传统中医理论的经络、脏腑思想进行了另一层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定茜 《体育世界》2011,(4):103-105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西安市部分高校开展八段锦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调查的西安市8所高校的体育设施资源不能满足大学生实际的现实需求,八段锦教学的师资结构较为合理;成为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在西安市部分高校开展的有力保证;通过八段锦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学生学习的动机主要在于掌握健身知识和强身健体,满足了大学体育教育的现实需求;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能够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身气功·八段锦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79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气功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6个月有组织的新编气功·八段锦健身锻炼.分别检测对照组和运动组锻炼前和锻炼6个月后次日,安静空腹状态下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展功能(EDD)和硝酸甘油(NTG)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展功能、血糖和血脂指标.结果:八段锦锻炼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血糖和血脂指标的改善(P<0.05和P<0.01).结论:健身气功·八段锦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鞠作常  王承旭 《武当》2012,(3):49-51
八段锦,是中国传统养生健身文化的瑰宝,从宋代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由于它的动作简单易行,健身功效明显,曾经多次被编入中小学体育教材,2004年又被编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也有学校将八段锦作为校本教材和大课间活动课内容。但是,现行的八段锦教材只对动作方法和图解进行介绍,很少涉及八段锦的呼吸方法。大家都知道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