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福颖  倪东鸿 《编辑学报》2021,33(1):107-110
基于《大气科学学报》2016年第6期和2019年第1期2期专刊策划实践,发现数据挖掘可有效提升科技期刊专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基于数据挖掘,科技期刊专刊可实现特色化的选题策划、精准化的组稿策划和个性化的运营策划.通过数据挖掘策划专刊出版,应充分发挥编辑、编委(主编)和专家的作用与优势,并最终形成办刊合力.为此,要牢固树立编辑的数据挖掘思维、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专家论文撰写和专刊宣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找准经济专刊的“生命线”经济专刊是随着现代城市经济生活的变化应运而生的,报纸开设什么经济专刊,经济专刊有没有生命力,不是看报纸自己的好恶,而是要看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人们对经济生活的关注程度。只有摸准市民经济生活的脉搏,才能找准经济专刊的“生命线”。1997年,笔者在齐鲁晚报专刊部《都市生活》干记者,主要负责对市民经济生活的报道。1997年年底国家要取消福利分房政策,住房要作为一种商品向市民出售,就有了推出房地产专刊的想法。1998年1月6日,齐鲁晚报在省内所有媒体中率先推出了房地产专刊。正如所预想的那样,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关注房地产市场,因为每个人在福利分房取消后都要面对买房问题;与此同时,政府也把推动房地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下,各种媒体特别是新型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但无论何种媒体,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编辑队伍。笔者在山西吕梁日报社从事经济专刊的编辑工作,一直觉得编辑所从事的工作决定了其责任的重大,其中,素质和能力尤为重要,而素质和能力则是要靠在不断地报纸编辑过程中培养、积累的。笔者认为,在正确的办报导向、宽松的办报环境之下,要办好党报专刊,最重要的是培养  相似文献   

4.
也谈"策划编辑与编辑策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期在《大学出版》杂志上拜读了一位同志的有关"策划编辑与编辑策划"问题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中心观点是目前实行的策划编辑制,其负面影响"日益彰显",常常导致诸如"选题质量很难保证","文字编辑参与选题策划的意识淡漠……编辑群体资源浪费","编辑整体素质弱化","工作质量、效率不高"等问题的出现,甚至"不利于编辑在整个出版过程中发挥作用",故而认为"对我国绝大多数出版单位来说,不宜实行策划编辑",而应实行编辑策划制.此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我们认为:第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策划编辑依然有其存在的必要;第二,策划编辑与编辑策划应该并存.  相似文献   

5.
专刊是指按周期出版、内容集中、有别于散发新闻的报纸版。面,一般称之为专刊。专刊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汽车、房地产、旅游、服饰美容、教育、健康、理论等等。其出版周期也不一样,一般是每周一期,如许多报纸办的各类周刊,也有的每隔一天一期,有的甚至是每日一刊,不过内容有所侧重。这些专刊的版面数量也有很大差异,有的每期只一版,有的两版,有的是一张对开的报纸,有的则更多。  相似文献   

6.
"这个新闻有没有落地?国内的要不要拿到前面去做?"每到油价调整、国家出台新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某地出现"毒食品"等"举世瞩目"的民生新闻,要闻编辑中心总会响起这样的声音.什么叫落地新闻?笔者对落地新闻的理解是,不是发生在本地的新闻,通过新闻事件内部与外部的某种关联性,寻找本地视角进行采访操作,加入本地元素,便构成了落地新闻.  相似文献   

7.
作为时事版编辑,如何经营策划好时事版,如何应对挑战?笔者就此联系工作实际谈几点思考. 扩大容量.现在很多报纸纷纷扩版,但多是为副刊或专刊类,留给时事新闻的版面很有限.  相似文献   

8.
如今,广告收入成为越来越多报社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成为报纸赖以生存及发展的经济支柱.而介于新闻版与副刊之间的经济专刊则是拉动广告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它的新闻性虽然不是很强,但却体现了其服务性和信息性,在服务好广告客户、读者的同时,还肩负着另一职能——吸引广告投放,拉升广告刊登额.而经济专刊这一职能的实现主要靠好策划、好活动,也可以这么说,好活动、好策划就是经济专刊的命脉.  相似文献   

9.
主动组稿已是市场环境中编辑策划和组织选题的一项基本工作,但不同的选题有不同的组织思路,比如高校教材选题涉及的不止是一两本教材和几个作者,而是有其选题的系列性和作者的广泛性.笔者在这几年的编辑策划中,对教材选题的策划和组织就有一些感触,姑且称之为"经"吧.  相似文献   

10.
苏磊    李明敏  李丹 《编辑学报》2020,32(1):109-111
聚焦某学科领域热点策划出版专刊/专栏是科技期刊获取优秀稿源的重要方式,也是科技期刊学术编辑必备的能力之一。从发挥学术编辑主观能动性角度出发,以本文作者近期独立策划的“无人机前沿技术”专刊/“中国北斗导航技术”专栏为实例,从培养学术敏感性、撰写策划报告、后续跟进及常见问题3大方面,总结分析学术编辑策划完成专刊/专栏所应具备的能力和实施要领。  相似文献   

11.
科技图书策划编辑一般从以稿件加工为主,到参与选题策划,再到独立策划选题,这个成长历程通常需要几年的时间。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具备科技图书选题策划的主动性十分重要。一、从“被动策划”到“主动策划”入行的前两年,编辑一般对选题策划的认识比较片面,或者说仅停留于表  相似文献   

12.
曾有业内人士说,现在的时代是以编辑为中心的时代,这一论断有一定道理。笔者从事报纸专刊编辑工作过程中,就如何办好专刊有一些粗浅体会。笔者认为,要编好报纸专刊需要在以下两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宋晓华 《出版科学》2007,15(5):17-18
编辑的"功夫"直接影响到刊物的质量,做编辑是要练"慢功"的,要做到心静、眼锐、手勤,脑活,如此才能真正做好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当下,传统的阅读方式受到了冲击,报纸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由此催生了传播方式的深刻革命。这对专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编辑版面、组织稿件,还要有较强的活动策划和读者沟通能力,而且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也是一个专刊编辑所不可或缺的。专刊编辑要具有较高的新闻敏感性一个好的专刊编辑,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还应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有较高的新闻敏感性和与读者沟通  相似文献   

15.
冯婉蓉 《声屏世界》2012,(6):146-147
当前,平面媒体普遍面临着经营和发展的巨大压力。在这种形势之下,各媒体势必要求新求变,力争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经济专刊正是现代报业激烈竞争之下的必然产物。她不仅肩负着传统专刊对读者的服务使命,而且要成为报纸参与运作并渗透到经济消费每个行业领域的重要载体,更是报纸未来产业化运作和提高综合竞争实力的大平台。因此,目前各平面媒体的经济类专刊已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象。然而,当下市场上经济专刊的水平,却可谓良莠不齐,有的还在全面延续编辑部的编辑采写风格,与广告彻底脱离;也有的则全盘站在广告经营的立场上,把经济专刊彻底办成了软性广告的集散平台。这两种风格的经济专刊其实都不能很好地起到辅佐广告以及延续新闻的作用。本文作者以从事经济专刊工作12年的经历,总结了自己在都市类报纸《每日新报》和党报《天津日报》两张报纸做经济专刊编辑记者的心得,结集此文。文章从经济类专刊的定位、编辑标准、人员素质要求、内容要求、专刊的服务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报业竞争的激烈程度日趋白热化,传统的报纸广告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客户和报纸自身发展的需要,于是,一系列的行业专刊应运而生,如健康专刊、汽车专刊、旅游专刊、教育专刊等,这些广告专刊成为报社收入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专刊良好持续的发展则离不开成功的策划活动。下面以汽车专刊为例,探讨一下汽车专刊的策划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临沂日报>立足市情,始终把"三农"作为主要报道领域,不但在一二版要闻版上有较多篇幅的"三农"报道,并专门开辟<新农村>专刊.作为<新农村>专刊的编辑,笔者认为,做好新时期的"三农"报道,要做足以下三方面文章.  相似文献   

18.
数据挖掘在专刊组稿策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题报道是提升科技期刊质量和品牌的重要途径,其中专题策划是关键.以《洁净煤技术》专刊《煤炭燃烧及污染物防治理论与技术》为例,分析数据挖掘在专刊组稿策划中的应用.利用中国知网(CNKI)确定专刊选题方向,利用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确定专刊报道方向,利用百度学术平台、CNKI等挖掘优秀作者资源,对专刊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利用数据挖掘准确捕捉了学科热点领域与前沿科学走向,有效把握读者需求,发掘大量优秀作者信息,为专刊的精准约稿提供了保障.据CNKI统计,《洁净煤技术》2015年论文按照被引频次和下载量排序,专刊论文分别占TOP 50论文数的36%和40%.《洁净煤技术》利用大数据选题组稿取得了良好效果,扩大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对现代报纸而言,最能体现其创新思维的,恐怕要数策划活动了。新闻报道、专版专刊、栏目设计、版式语言等等,几乎都能体现编辑们的策划意识和创新精神。对一个专刊而言,有没有进行策划,是被动策划还是主  相似文献   

20.
周怡  邢仔芹 《新闻界》2007,(6):57-58
本文对《威海日报》韩文专刊的概况进行了总体介绍和简要的内容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