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节决定成败”.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环境下,教师应紧紧地抓住课堂教学中一个个细节,彰显数学课堂魅力.教师应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通过倾听与观察,及时敏锐地捕捉学生的错误,挖掘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应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有效思维的训练(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放思维,将三种思维融会贯通;善用概念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传递数学信息;鼓励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思考、交流、争论,力争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细节决定成败”。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环境下,教师应紧紧地抓住课堂教学中一个个细节,彰显数学课堂魅力。教师应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通过倾听与观察,及时敏锐地捕捉学生的错误,挖掘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应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有效思维的训练(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放思维,将三种思维融会贯通;善用概念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传递数学信息;鼓励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思考、交流、争论,力争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的认知过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要使其“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就不可避免的要经历出现错误并逐步纠正错误的过程。也就是经历“去错误”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错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教师应细心捕捉学生的“错误”,尊重这些“犯错”的学生,善于对待这些“错误”,让这些“错误”成为可贵的教学资源,从而创建一个有活力的、高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的认知过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要使其“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就不可避免的要经历出现错误并逐步纠正错误的过程,也就是经历“去错误”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错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教师应细心捕捉学生的“错误”,尊重这些“犯错”的学生,善于对待这些“错误”,让这些“错误”成为可贵的教学资源,从而创建一个有活力的、高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堂中,学生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教师应宽容、善待学生的错误,将错误转化为教学中的有效资源,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从而构建精彩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数学课堂教学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充分进行观察、操作、思考,更需要时间让他们理解、感悟,这个过程学生难免会走弯路,会有错误.当学生由于思维、认知、感受等方面的差异而出现预设与生成的矛盾时,教师应正确把握“等待”时机.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中课堂问题设王是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它有很大的作用: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灵活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置主要有类比式,矛盾式,渐进式。数学教学中课堂问题设王应做到:“脑里有教材,心中有学生;以动求活,以活促思”;“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8.
史小卫 《广西教育》2013,(38):20-21
没有出错的课堂,必然不是真实的课堂。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课堂会伴随着更多的错误出现,对此,我们不应当“避”,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也不能“堵”,简单训斥了事;更不该“送”,教师急急忙忙、再三追问,直至学生答出教师期望的正确答案。错误不应仅仅被消灭,我们要将其视为一种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挖掘其中的价值,指导学生在辨错、析错、纠错和亮错中真正地战胜错误,使数学课堂因错误而绽放独特光彩。一、前馈辨错——突出变式练习  相似文献   

9.
理想的课堂是师生真实、自然的互动过程,更是一个在教师有效引领下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因此,面对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种种"差错",教师应巧妙地引领,让学生在错误中反思,在反思中辨析,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做数学”和“数学地思考”,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自信心等。其中关于“数学思考”这一目标直接指向学生在与数学相关的一般思维水平方面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让“思维体操”贯穿于数学课堂始末。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主角”,教师应把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施展创新才智,使他们从中体会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相似文献   

12.
吴文贵 《广西教育》2011,(28):27-27
在学习过程中,错误总是伴随学生成长,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认真审视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错误,努力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及时捕捉学生错误中的价值,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发展,使错误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认真揣摩学生的思维过程,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因势利导,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会经常出错。学生的生成性错误是教学的宝贵资源,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的错误,善待学生的错误,甚至诱发学生犯错误,并引导学生反思错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意义构建,成就更精彩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堂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年龄小,经验少,注意力不稳定,感知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常常会出现一些数学“错误”。这正暴露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思维,反映出学生在建构知识时的障碍。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引导,善待“错误”,让这种不可避免的数学错误成为数学课堂宝贵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5.
郑端丽 《福建教育》2024,(14):50-53
构建富有生长力的数学课堂,旨在引领学生实现知识与经验的“生长”,实践创新能力的“生长”,思维品质与学习力的“生长”。教师应抓住关键问题、关注学生问题、注重实践探索,构建“生长”课堂,让学生在真实践、真思考、真交流中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好问题”引领下的数学课堂是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和学习能力提升的高效课堂.为了提出“好问题”,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出具有探究性、发散性、层次性和指向性的问题,从而调动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积极性,打造出富有生命力的、有趣的、高效的“好课堂”.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堂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教师和学生面对错误需要端正态度。同时,教师应将课堂上的错误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加以科学利用,使学生通过分析和纠正错误,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和自主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变得能思维、会思维和善于思维,从而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19.
数学知识、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都是自然的,只是在教学中过多地应用了“强灌”,使得自然的格局被打破,继而使数学冠以“生硬、机械、乏味”的称号.为了打破这一局面,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参与课堂的教学环境,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顺着学生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以便课堂“自然生成”.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的生命在于“活动”,构建活动方式体系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是把素质教育引入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下面介绍我们在开展《中学数学课堂活动教学的研究》中,关于“数学课堂活动教学”设计的认识和体会。1“数学课堂活动教学”的涵义。1.1数学课堂活动:是指学习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的思维活动和操作活动。包括:(1)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2)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3)学生主体的探索和创造活动。1.2数学课堂活动教学:是强调数学知识在人们头脑中产生和发展过程的教学。即把数学教学设计为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这种活动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