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DJP教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从"教案"到"学案",基本知识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2.
潘爱军 《考试周刊》2013,(39):23-23
<正>我经常在教育刊物上看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个教育新理念,到底这两者有何区别,具体如何操作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认识。一、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区别从字面上理解:"教教材",即(教师)教教材(上的内容)给(学生);"用教材教",即(教师)用教材(上的内容)教(给学生)。两者的区别在于:首先,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变"讲堂"为"学堂",就是要把教师讲课的"讲堂"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怎样才能实现这一转变呢?一、观念更新是变"讲堂"为"学堂"的思想基础1.课堂教学观的更新。过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的是"教师的教",学生只是通过被动的听,去适应、配合教师。现在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地学",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过去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从自己的"一桶水"中舀"一杯水"给学生;现在是教师带着学生去找"水",并指导学生怎样才能找到"水"。  相似文献   

4.
成功的教学既不是倾囊相授、事事包办式的"多教",更不是引导无力、全线退出式的"不教"。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科学设计和对课堂的高效管理,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教师只有综合选择教学策略,加强对教学进程的有效干预和即时调适,才能通过教师"少教"促进学生"多学",从而实现从"以教师为主体的多教"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针对以往基于学科教学的校本研究模式以教师的"教"为主,更多关注教材中的知识点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而对学生的"学",尤其是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关注不够的问题,"双通道"校本研究模式以关注学生差异为切入点,从基于学科教学和基于学生发展两个维度引导教师注重学生学习规律和成长规律的研究。同时在研究实践中,两个"基于"的研究不断形成研究学科与研究学生的最佳结合点,在研究内容、方法和成果上相互借鉴,成果共享,效果共促,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如何实现真正的"教语文",是检验语文教学改革有效与否的试金石。课堂上传统的"教课文"只是关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大意的理解,并没有体现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技巧和语文素养的培训。把语文课堂变成一个"教语文"的学堂不能仅仅只是教师对课文的阐释,需要在教学中抓住教学关键点,利用课文"相似性"特点,探寻独特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对教学目标阐述的角度及落脚点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提出来的,规定的是教什么,如何教,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现在新的课程目标直接从学生"学"的角度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直接指向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关注的焦点是学什么、怎么学、学得如何。这就要求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扮演"教"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探究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学校推行"先学后教""边学边教"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此期望将传统的"教为中心"转变为"学为中心".这里的"学为中心",是指教学中把学生作为教学的真正主体,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探究,生生合作、交流探讨,主动获取知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从以"教为中心",研究怎样教,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研究学生怎样学,  相似文献   

9.
教育发展到今天,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困惑。如何创造有效、优效的教育?需要教师智慧寻"道",把学生引向"好学"。教师要理解学生,智慧寻找识学之"道";把握差异,智慧寻找教前之"道";研发策略,智慧寻找教中之"道"。  相似文献   

10.
关于"教"和"教师",我认为传统教学是把教师定位在"二传手"上,似乎知识"必由"教师"传授"才能称其为"教学"。这样的定位对不对呢?教师当然可以"传授",把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心得、体会、经验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  相似文献   

11.
鲁伟 《成才之路》2012,(2):93-93
正课堂教学是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主要工作,"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两个部分。传统教学侧重教师如何"教",忽略了学生如何"学",结果产生了被动向学生灌输知识的现象,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机器,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有甚者产生厌学情绪。而现代教学侧重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  相似文献   

12.
孙志红 《吉林教育》2007,(10):29-29
长时期来,大多数教师只管"教",只重"教",也只研究"教",很少从学生出发去探讨他们应该怎样"学"。在旧的教学法教材中,要求教师上课要3备——备教材、  相似文献   

13.
传统模式下的学习是建立在对人的依赖性、受动性和客观性基础上的,它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依赖学生的兴趣,在学生"能学"的基础之上,再引发其"想学",教其"会学",以便让学生建立学习的责任感,从而"坚持学",从"要我学"彻底地转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重"教"不重"学"。不少教师急功近利,为了应付考试,一切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我怎么"教",你就怎么"学"。不关注学生对学法的掌握,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抑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重"知"不重"思"。教师在课堂上侧重把知识讲得详细,却不注意给学生留下思考、观察和对比的余地,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 重"仿"不重"创"。教师怎么教,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模式逐渐由传统的以"教"为主向新型的重"学"为主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这就要求教师的工作重心从研究自身如何教转向研究如何促进学生更好地学。而作为语文教学重头戏的作文教学更是要当仁不让地走在前面。笔者正是基于此,拟在高中学生习作批改这一环节做一些探索,研究和开发了"学生习作评价工具",旨在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不但让学生知道如何写作文,还要让他们学会如何批改作文,真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改理念下,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教师的"勤教"与学生的"苦学",更要从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出发,不仅要把知识教出去,还要确保学生学进去,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7.
自主学习改变了以往单一、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整天处于被动的应付,把"被动性"转变为"主动性",把"强制性"转变为"能动性",把"简单重复性"转变为"体验性",通过这样的教学,就把以前教师的"教知识"转变为学生自觉的"学方法",使学生学得更深刻、更主动,也使我的课堂教学更加规范化,让学生收到了实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改革的步步深入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也就是说,要使每一位教师都树立起"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把学生中存在的"要我学"的思想变为"我要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这块阵地的主人是学生但我们老师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占领"了学生的阵地。如何尽快把课堂这块主阵地交还给学生,把以前那种繁琐、复杂的教学方式进行"剪枝",让课堂变得最朴素、最高效,也最简洁。一、教学目标简明语文教育的本色就是"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我们不必把问题复杂化,作为语文教师,心中应装着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并把阶段目标熟记于心。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目标导学课堂学习模式的研究越来越热门,甚至有流行推广之势。但在中职学校,教师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如何灵活导学,学生如何自主学习以及课堂怎么达标等问题,还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就中职语文教学而言,当以目标定导学,以活动促达标。教师要先确定学生要学什么,再确定怎么学;目标确定后,再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促成目标的达成。一、以学生为基本,确定导学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明确教学目标非常重要但就中职语文课而言,大部分教师在定教学目标时主要是明确教什么,对于学生要学什么,并没有突出体现。就教师而言,一节课要达成"教"的目标,固然是重要的,也是最理想的结果。但是,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才是最重要、最根本、最终的教学目的。现在不少教师把课堂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改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是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