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中国农民问题与农民现代化探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廖菲 《教学与研究》2000,(12):25-30
当代中国农民问题主要是利益问题,流动问题,以及素质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中国农民的现代化发展.利益问题是基础.流动产生新的质素,成为农民变革的动力.传播、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一个好问题?波利亚认为,一个好的问题应具备如下特征:1.问题是现实的、有趣的;2.问题具有较强的挑战性和探索性;3.问题的解决具有解法的多样性和思维多样化;4.问题能推广或扩充到各种情形.根据波利亚对好问题给出的四个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从以下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3.
问题解决的第一步就是对问题进行表征,确定问题究竟是什么.一旦采取了合理的方式表征问题,就形成了良好的问题空间,问题的解决也就开了一个好头.如果问题得不到适宜的表征,那么问题就难以解决或无法解决.因此,我们应加强合理表征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包括两方面:第一个是教育权利平等.第二个是教育机会均等.权利平等的问题,已经大面积的实现了,当前中国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第二个问题上,就是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还有一些局部的问题,但是教育机会均等有比较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问题的科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可以这样说,数学的教学,就是问题的教学.而问题的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而要深入研究、灵活处理.问题拟得科学,用得合理,自然可以取得好的效果.本文着重论述数学问题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寻找学生认知上的盲点和误区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问题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法.本文对问题化教学法的运用进行了详细介绍.阐述了问题化教学法的特点.论述了问题化教学法在课上和课外的运用.问题化教学法的中心是问题的设计,本文从问题特征与设计方法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阐释.最后,论述了问题化教学法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莹  郭腾 《邯郸学院学报》2007,17(3):81-82,84
问题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法.本文对问题化教学法的运用进行了详细介绍.阐述了问题化教学法的特点.论述了问题化教学法在课上和课外的运用.问题化教学法的中心是问题的设计,本文从问题特征与设计方法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阐释.最后,论述了问题化教学法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双层最值问题是指在一个最值问题中又包含一个最值问题.它大致可分为四大类:求最大值中的最小值;求最小值中的最大值;求最大值中的最大值;求最小值中的最小值.尤以前面两类问题居多.这类问题在高考模拟卷和竞赛卷中会经常出现,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方式呈现.最值问题,历来就是高中数学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而双层最值更加大了最值问题的理解难度.因此,大部分学生见到此类问题都是望风披靡,视为若猛虎.其实,只要认真归纳总结,还是可以找出此类问题的一般解题规律的.  相似文献   

9.
纵观历年高考物理试题,和弹簧有关的试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类试题涉及静力学问题、动力学问题、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问题、振动问题、功能问题等.对于弹簧,从受力角度来看,弹簧上的弹力是变力;从能量角度来看,弹簧是储能元件.因此,弹簧问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故受到高考命题老师的青睐.但是学生对这类问题显得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处下手.现将有关弹簧问题进行分类剖析.  相似文献   

10.
物理问题千变万化,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也各种各样.有的问题可以直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些物理问题则必须通过转化后才能解决,即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下面谈谈几种典型转化法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一、用割补法将不规则问题转化为规则问题有些问题表面看起来是不规则类问题,用常规方法很难解决,但可以通过转化将其变为规则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新课标指出,问题教学模式是指把问题作为基本要素来组织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问题教学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关键是问题的设计.采用问题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问题与问句并非等同,只有具有问题性的问句才称得上问题.在课堂上所有的发问,并非都是向学生提出了问题,只有具有问题性的问题才能为教学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问题教学"的核心.实施"问题教学",就是要创设问题情境,由教师置疑、激疑、布疑,学生生疑、质疑,师生共同探讨,释疑解惑,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心智水平提高与创造能力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一、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缺乏的原因1.学生不敢提问题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不提问题,但不是没有问题可提,而是不敢提,不愿提.主要是学生存在"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老师教学程序,而导致批评;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成为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被人瞧不起.2.学生没有提问题的习惯,也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杰 《华章》2009,(10)
政策问题的构建是公共政策逻辑的起点.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对于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评估都是在已确立的政策问题基础上提出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当社会问题通过政策议程后才能转化为政策问题,才能以政策的形式加以解决.所以,正确的找寻政策问题成为公共政策成败的首要任务.而政策议程就是能够有效将众多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唯一途径.因此对于探讨社会问题进入公共政策议程的途径对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数学问题纷繁复杂,如果只会就题解题,缺乏方法技巧总结,收效甚微.若能找到数学问题的本质则豁达开朗,实现追本溯源,举一反三.笔者以“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为例,管窥问题本质,辐射问题背景,提炼问题模型,总结问题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有质疑才会有思考、有创造.以问题为基础的教育模式才是创新性教育的主要表现.这种教育模式的核心内容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在将问题制造作为教学核心的学科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娜 《华章》2011,(23)
追击问题是小学数学里的一种基本问题.从表面上看,它指的是与一个物体追赶另一个物体有关的问题.其实不然,它是指包含有两个同向不同速的变量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到处都有.本文仅举几例做以证明.  相似文献   

18.
数学新课改下教学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而课堂有效提问则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探究的过程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才能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深入地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便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时产生的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它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基础.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深入探究,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而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现象,而部分教师为了迎合新课改,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则陷入另一个怪圈,过于重视课堂氛围的活,以至于伪命题充斥课堂,用于掩盖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现象,这种无效的提问,降低了课堂效率.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对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提问进行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希望能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创新,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思维也永远从问题开始.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展问题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能不能提出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科学发现、科学研究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严绍国 《文教资料》2008,(26):216-218
人的创造力来自于对问题的提出,一个不懂得开发问题的人只能原地踏步.在大力培养自主创新人才的今天,高职语文教学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樊篱,积极应对新形势的挑战.不囿于课本,充分结合行业企业特点,设置语文学习的"问题"点.注重语文学习的"问题"谋略,激发"问题"潜意识,探究"问题"新途径,养成"问题"好习惯.通过科学的"问题"策略,培养"问题的制造者",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