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报和党报记者的优良传统,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形式。党的十六大开过不久,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再一次殷切期望党的新闻工作者努力做到“三贴近”。“三贴近”是一个统一体的三个方面,“三贴近”中最核心的就是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关注群众。作为党的舆论工具的各级党报和党报记者在贴近群众的采访实践中,常常会遇到怎样让读者和上级都满意的问题。全面认  相似文献   

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各地市党报的根本宗旨,这就要求党报要牢固树立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意识。  相似文献   

3.
言论是党报的旗帜,是党报的灵魂.党报言论的公信力、权威性、影响力和指导性是其他纸质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党报言论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应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并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但是,综观当前党报的部分言论,仍然存在着质量不高的现象,没有形成品牌效应,离读者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有的生动不足、严肃有余,有的"灌输"说教、泛泛而谈,有的高高在上、无的放矢,有的不痛不痒、观点模糊.这就势必要求党报言论在贴近人民群众中要进一步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4.
今年上半年,中央领导同志就改进和加强新闻报道工作提出,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当前强调坚持“三贴近”,就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党报的报道工作,增加“三贴近”的新闻报道,服务大局、服务读者,在贴近和服务中提升党报的影响力、亲和力。  相似文献   

5.
党报经济专刊是新闻版的延伸,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份.如何把经济专刊办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已成为从事经济专刊工作的采编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 党报经济专刊要落实"三贴近"原则,就必须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抓住群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产品,它所能满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当中的某种需求,并给人们带来利益和愉快感觉的特性。党报的任务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各种政策、知识、信息等方面的有效服务。如何从纷繁复杂的各种知识和信息中为人民群众提供有用的信息,是党报的责任,更是党报联系群众的最好手段。要为受众提供有效的服务。就需要新闻媒体在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上下功夫。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三贴近”是党报和党报记者的优良传统,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形式。“三贴近”的核心是贴近群众,贴近群众的关键在于服务群众。《怀化日…  相似文献   

7.
言论是党报宣传的制高点,惟其重要,很值得也更需要我们用极大的努力坚守这块阵地。言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做好言论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报言论也要与时俱进,以增强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党报言论要旗帜鲜明,导向正确。增强党报言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又必须研究读者,服务读者,最终赢得读者。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力求贴近人民群众这一点入手改进言论宣传。从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党报言论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党报编采人员首先在思想上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势,改变语气上的那种“灌输”方式,切实视人民群众为知…  相似文献   

8.
毋庸置疑,地市党报新闻宣传必须始终如一地做到“三贴近”。那么,地市党报广告宣传是否也应做到“三贴近”呢?回答是肯定的。在我国,广告是促进经济发展、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地市党报广告要坚持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正确方向,必须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9.
李长春同志曾经指出:“贴近群众,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群众的主体地位。”群众是历史活动中的实践主体,也是新闻工作服务的对象主体。“三贴近”,关键在于贴近群众。贴近群众是对所有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的共同要求。在这一方面,党报和党报丁作者应当比其他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做得更好。本文主要谈党报发展中的贴近群众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党报肩负着引导社会、影响舆论、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重大职责,因此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新闻宣传的立足点、着眼点、落脚点,采写刊发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多年来,作为兵团农四师党委机关报的《伊犁垦区报》,结合实际,在"三贴近"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伊犁垦区报》在"三贴近"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共有三点,现刊登如下,供地州市党报和兵团师级党报参考。  相似文献   

1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玩是读者对党报的强烈期盼,更是党报争夺读者、抢占市场不懈追求的目标.如何实现"三贴近"?笔者以为,要坚持以读者为本,将"读者视角"贯穿新闻采编和办报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杨华 《传媒观察》2013,(9):54-55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党报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加强树立服务群众意识和贴近群众。发挥党报的优势,及时地反映人民群众内心深处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创新党报新闻宣传,从大的方面讲,就是要在坚持弘扬主旋律的同时,通过创新新闻宣传的内容与形式,充分凸现多样化;在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进一步改进舆论引导艺术、提高新闻宣传水平。使党报的新闻宣传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大局服务。就是要“勇于创新”,开拓新的报道领域,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是对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多出作品,出好作品的一个基本要求。我们的各级党报,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我们要面向人民群众办好党报。党报新闻宣传的源泉在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党报新闻宣传的直接对象是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5.
陈震 《新闻世界》2021,(2):71-7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全媒体时代,地方党报应在坚持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前提下,适应新闻报道形式和传播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创新和改进本土新闻报道,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切实担当起党报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6.
评论是党报的灵魂和旗帜,对党报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有着很强的决定作用。但目前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党报评论的读者正日益减少,其旗帜作用正在减弱。如何才能增强党报评论的旗帜作用?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服务群众和基层,才是振兴党报评论的根本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有亲和力才有竞争力.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地方党报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有的地方党报甚至面临生存的挑战.显然,作为"喉舌"的地方党报,能否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不断壮大,转变报道方式,适应市场需求已是当务之急.从深层次上说,城市党报是一个城市的主流媒体,但如果不强势,不贴近读者,主流作用也难以发挥.为了谋求未来的更大发展,党报必须坚持党的宗旨,更加贴近群众,服务于群众.  相似文献   

18.
生活类副刊,一直是体现党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重要载体。在新兴媒体多元化的竞争中,省级党报的生活类副刊正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9.
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视察深圳报业集团、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等多个党报集团时,多次严肃指出“党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他还提醒党报的领导:“新闻报道如果不贴近,群众不爱看、不爱听,导向也就失去了对象”。作为新闻宣传思想战线上的一支重要队伍——中央、省、地  相似文献   

20.
如何实现“三贴近”,是党报人始终思考的课题。但长期以来,许多报纸往往陷于“新闻贴近胜过服务贴近”的误区,造成事实上的贴近非近、优势非优、特色非特。我们从实践中感到,要将理论上的“贴近优势”化为党报的现实优势,必须强化报纸的服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