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手同侧上旋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你在打正手上旋挑高球的时候, 其实你击球结束时的随挥动作 可以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在左侧结束(假设你是右手持拍),通常这是我们的教练所提倡的;另一个则是在右侧结束,也就是在你的右肩上部或靠近耳朵的地方结束。这第二种打法我们把它叫做正手同侧上旋球。你如果留心一下比赛就能注意到:桑普拉斯、大小维廉姆斯,达文波特等世界高手已经在使用这项技术了,而且它已有了取代传统正手上旋挑高球的趋势。 这项技术经常应用在以下五个环节上:1.在奔跑中大幅度地拉上旋球;2.对手回击打到己方底线的速度快、力量大的球;3.打穿…  相似文献   

2.
正手切削通常被我们戏称为“紧急情况的SOS”。通常情况下,我们都用正手来大力抽球。但是当我们的脚程到了极限,甚至身体都站不稳的时候,正手切削就被拿出来赶场。这项技术虽然很难,但也有很多好处。你可以用这种回球打乱对手节奏,击垮他们的信心。以前,当球员在底线处于被动防守地位时,他可能会打月亮球来为自己争取回位的时间,但现在这种方法已经起不到任何效果,对方往往会直  相似文献   

3.
李晋  边玉翔图 《乒乓世界》2010,(12):108-109
自从直板横打成为主流反手技术之后,几乎所有的专业选手都会利用这项技术弥补反手的缺陷。从训练的角度来看,横打的技术难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即便是“半路出家”的专业选手,也都能基本掌握横打的技巧。然而真正的难度在于横打技术的运用时机——如何协调反手推挡与横打之间的关系;如何将横打与正手技术相结合。这对很多选手是个重要难题。  相似文献   

4.
我打乒乓球,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记得40年代李宗沛、薛绪初二位高手来无锡打表演赛,激发了我的兴趣,但没有钱,只好找块木板作球拍,往墙壁上打。后来进入无锡电报局工作才有了场地、球桌和球拍,也有了球友。 我以守球为主,总琢磨着如何才能战胜对方,打出绝招。有时学李宗沛的样子送短球,放高球,打刁球。球友们输了,常不服气,总骂我是“怪球手”,叫我“刁无锡”。我反手以削球为主,时转时不转,在空中飘忽不定。正手以砍球为主,砍出的球全是下旋球。特别是反手突击球,可以说又准又狠。我还能发各种各样的刁球。发球常用假动作,比如眼看对手的右方,却将球发向对手  相似文献   

5.
学会让双手同时工作,是打好正手截击的关键所在 想要拥有伟大的正手截击技术,必须学会用两只手来完成击球。当你在观看世界顶尖双打高手正手截击的时候,就会明白我的意思。在你打正手截击球时,最好不要如同左边图片所绘出的那样,采用过大的引拍。  相似文献   

6.
《网球》2006,(5)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正手会比反手击球具有更大的力量和更好的控制性,假如你也是其中一位,那么用正手去争取制胜球显然比反手更明智。当然,你也不能为了打出制胜球而不计代价,以大量失误去换取。所以,要想打好正手制胜球,你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在大力击球的同时才能保证高的成功率。实际上,打正手制胜球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手回到你正手位的球本来就具有非常大的力量。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快速的脚下移动,更早的引拍准备,击球尽可能靠前,主要靠借助来球的力量,对准对手的空档快速、稳定的一挡,十有八九就是一记制胜球。相对而言,击球时机是打好这类制胜球最关键的因素。另一种,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正手制胜球方式:遇到对手较浅且绵软的回球,你调整步法,集中所有力量,一击制胜!下面我分三步介绍这种击球技术的要领。  相似文献   

7.
这项练习能够提高你的脚下移动能力,隐藏薄弱的反手,并且让你已经很棒的正手变得更加强大。这项练习从两位选手都站在底线中央开始(图中假设双方都是右手持拍选手)。选手A先将球喂到大约发球中线和右侧单打边线之间、发球线和底线之间的位置。选手B侧身让开自己的反手位,用正手打一记反斜线。之后选手A也同样侧身让开自己的反手位,用正手打一记反斜线。在这之后,两位选手以单打场地为界打完这一分。先赢七分的选手胜一局,五局三胜。  相似文献   

8.
读者信箱     
编辑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是长春16中的学生,也是《乒乓世界》的忠实读者。我希望贵刊能在“乒乓教室”栏目中多刊登一些实用性强的文章,如介绍如何提拉弧圈球、正手扣杀、直拍横打以及发球等等,最好还能配上图片,帮助我们这些球迷尽快提高自己的球技。谢谢!长春...  相似文献   

9.
“又打碎了一个花瓶” “呼”,随着我一个击球出界,教练在旁边说:得,你又打碎了一个花瓶——你打得太草率了,这么好的一个正手球,你不应该失误的,否则你这个正手穿越将打得多漂亮呀。事后,教练召集起我们又强调:一定要减少失误,你打得再漂亮,只要出一丁点界,这个球也就无意义了——把必得分的球给打出界了,这的确太可惜,真有打碎花瓶的感觉。我觉得教练这个比喻很贴  相似文献   

10.
奥运会十大经典战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场比赛的经典之处莫过于变化。头两局。老瓦的接发球有比较大的问题—一对波尔的正手逆旋转发球,起初以慢摆中间或中间偏正手居多,缺乏主动性.总是在第二时间而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发球。但是老瓦自己能意识到,“我这样是不行了”.接下来就配合正手搓侧旋长球,并适时利用反手的摆、挑去接正手位的球.再加上正手的挑打。在接发球中寻求变化。  相似文献   

11.
韦睛光 《乒乓世界》2006,(10):92-94
[正手挑直线]正手台内挑打是台内球进攻的重要技术,可以使自己在台内球较量中抢得先机。通常当来球旋转不强的时候,可以采用挑对方直线的方式来回球。挑打直线的速度快,更具威胁,但是技术难度较大。要想掌握这项技术,要注重以下要点:以肩膀为中心开始做引拍动作(图3-5),通过肘部、手腕以及手指的一连串协调动作,完成整个击球步骤。  相似文献   

12.
说到用反手接发球,我发现对于中路甚至略偏右的台内球,如今越来越多的选手倾向于上前用反手接,而不像原来强调用侧身接? 的确有这样的情况。因为横板选手,包括直板横打的选手,反手在台内比较好完成动作,正手接右方短球时离身体距离过远,对球的控制稳定性不够,不像反手离身体相对近一点,就比较好完成动作,手腕的运用也比正手更灵活。所以,反手台内拉的技术目前发展较快,我们的直板横打选手和至少90%的横板选手都掌握了。拥有这种技术后,大家就愿意上前用反手台内拉直接形成  相似文献   

13.
升级     
《网球》2012,(1):20
不要小瞧正手切削与反手切削相比,正手切削的运用频率更低,但在以下两种情况,这项技术大有用武之地。第一是你想尝试改变比赛的节奏,你可以突然使用正手切削来干扰对方;第二是当你的脚程无法完全到位,你就可以像克里斯特尔斯一样施  相似文献   

14.
如果提出一个问题——你对自己的正手击球满意吗?恐怕回答“NO”的人比回答“YES”的人要多得多。的确,正手击球毕竟是网球比赛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一种技术。哪怕是击球技术水平已经很不错的人,也仍然希望自己的正手击球技术进一步提高。磨练自己的正手击球,是每个网球爱好者永远的追求,那么让我们从职业高手那里“窃取”一点击球的秘诀占为己有吧。 只要意识到这一点,你的击球失误就会惊人地减少 看看下面的这些照片,虽然都是大师级的技术,可是动作出奇的简单。然而这么简单的动作却蕴涵着击好球的奥妙。当你正手击球总是击不好或者感到动作变得十分僵硬时,最好的方法是回到基本技术,从最基础的击球要点上着手解决。这里刊载的职业高手们的连续动作照片,揭示着正手击球最基本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波利泰尼 《网球》2010,(6):104-106
1 与搭档交流 在每一分之前确定战术非常重要。像我们职业球员.发球的球员和网前的人,都会相互交流。比如:我要发向对手的正手,然后你可以偷袭.或者,比如说.我上网得分。我觉得业余选手.他们都是各打各的.没人和别人说:“我们用这种技术.因为我觉得对手反手弱.所以我发他的反手。”必须养成在每分之间进行交流的习惯。特别是很难打的时候.或者是觉得不对劲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网球》2006,(2)
1、下列哪种方式的正手击球,击球点离身体最远[]A.、东方式正手B、半西方式正手 C、西方式正手2、雷达测速显示,莫亚和小约翰森都曾打出过150公里/时以上的正手击球(几乎等同于发球)。经过生物力学相关实验测得,其各部位产生的力量比是3:3:4,请问:"4"最可能是下面哪部分产生的?[]A.、腿 B、躯干 C、手臂3、打直线比打斜线的击球点[]A.靠前 B、靠后 C、一样4、当你决定采用正手 INSIDE-OUT 技术,移动到反手位攻击对手时,这时正确的移动步法是[]  相似文献   

17.
1顺着“球路”击球达维登科没有超西方式的握拍,开放式站位的幅度也不是很大,这在当今职业网坛反而成为“异类”。事实上,他的风格基本上沿袭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网坛的球风。我最喜欢达维登科的一点就是,无论正手还是反手,他都能很好的跟随回球路线挥拍。达维登科在击球点时,拍子伸长,拍面和球会多接触一会儿,并且挥拍的路线,就是回球的飞行路线,这保证了球拍与球有充分的接触,相当于“送球一程”,这样,可以将球漂亮的回到既定目标。我称它为“顺着球路”的回球,这项技术的确很管用。第一,球拍对球包裹的时间越长,接触就越充分,你也可以更好的控制球的飞行方向,这样做可以减少你的失误。达维登科是男子网坛中击球最稳定的选手之一,我认为这多少跟他的技术风格有关。顺着球路回球,可以打出你想要的落点,为你打出极具穿透力的致胜球制造机会。但代价是,你要在回球时,降低上旋的程度,不然球就很难控制。达维登科在正反手时都使用中度的上旋,而其他选手则以强烈的上旋为主。  相似文献   

18.
《网球》2006,(7)
《网球》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蕾蕾,萨拉波娃的铁杆"粉丝"。由于对集球技、斗志、美貌、身材于一身的萨娃 MM 严重崇拜,从去年春天开始,蕾蕾我终于开始了向往多时的网球梦。回头看看这一年多的学习成果吧:虽然保持了每周打球一次以上的稳定频率,但是总体来说,进步缓慢。尤其是反手,如果说正手都达到2.5级了的话,反手最多也就1.5级,基本能"打哪儿,指哪儿"。最讨厌的是,正反手的差距好象仍在不断拉大,看不到反手有什么进步的苗头,好郁闷!闲话就不多说了,下面是我的反手"珍藏版"照片(呵呵),请大家凑近点,希望你能给点建议,多谢多谢!  相似文献   

19.
唐照东的十个指头扣在铁丝网上,急切的看着女儿,希望她能顺利的拿下这一盘而后领先进入局点。这时觉得身边有人跟他说话,他扭头看了看,又是那位替省队游说的男人。“让你女儿进我们队吧,你不用负担什么,只是让她先过来打一阵子看看。”这是今天的说辞。唐照东撇了他一眼,扭回头继续给女儿加油。“我爸说,他想让我过去队里先打一阵子看看,其实就是想挖人过去。可是一份合同好几年,很多职业比赛打不了啊。”唐金立想起这出儿之后,顺口跟同屋的队友说。“啊?他上次跟我爸也是这么说的。”队友很惊愕的厥了厥嘴。  相似文献   

20.
反手球真的比正手球难打吗?不错,一般球员的反手球都比正手球差,这是事实,因此人们的印象中反手击球技术比正手击球技术难掌握。而实际上,有哪个人学习网球技术是从反手开始的呢?恐怕大部分人都是从正手开始学起,不断练习正手,并随着技术的提高逐渐参加比赛。大多数人练习正手球的次数绝对大大超过反手击球练习次数。如何练习反手,本期为你讲述反手的各种精要秘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