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榆树下的欲望》是尤金·奥尼尔第一部成熟的悲剧。《榆》剧是一部充斥着各种欲望的家庭伦理悲剧,剧中人物有现实与古希腊神话悲剧的原型。奥尼尔在剧中刻画了三位女性,表达出对男权社会中女性地位的怜悯与同情,同时也对具有反叛精神的爱碧形象进行了颂扬。  相似文献   

2.
正如同时代的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一样,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布雷特·哈特总是善于把隽永睿智的幽默和哀婉动人的感伤情调巧妙地揉和在一起。他所呈现给读者的故事既引人入胜,又能唤起我们对故事主人公——这些被社会所弃绝的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怜悯与同情,因为从他们的身上和经历中,我们看到了我们自己,同时又看到了人类。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做好确非一件易事。在工作中,我体会到再先进的理论、再高明的经验,如果缺乏了对学生真诚的爱心,都将变成纸上谈兵,难以付诸实践。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知道热爱学生是一项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而作为班主任如何去“爱”学生,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这种爱不同于父母之爱,也不同于兄弟姐妹之爱,更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关心”、“同情”、“怜悯”。  相似文献   

4.
邓浩 《华章》2008,(21)
纵观全剧本,繁漪可谓是曹禺先生笔下塑造最完满,形象性格最鲜明的一个角色了.从中也不难看出曹禺先生在此人物的塑造中所流露出的对封建社会下受压制的女性的同情与怜悯,以及那种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  相似文献   

5.
小说《一个人张灯结彩》在展现底层人物悲剧命运的同时,挖掘出了隐藏于苦难背后的复杂人性,透视出作家对笔下人物的同情和对底层人生存命运的关注。田耳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再现真实的底层生活,为"沉默的大多数"代言,将对不幸者的怜悯与拯救作为自己创作的使命,传达出作家崇高的文学理想与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6.
过去一直把同情都只局限于情感、心理的范畴,从而难以实质区分开同情与怜悯,并长期把两混用了。本认为,以“行动”区分开同情与怜悯,其意义在于可以超越现代社会的冷漠处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悲剧理论和悲剧创作两方面的讨论,从而证明了反面人物也能成为悲剧人物。一个人从阶级方面来看可能是反动的,但不能因此就否定这个人自身的个人价值,而且从悲剧的效果看,反面人物的巨大的抗争精神同样能使人们感到同情和怜悯,把悲剧的精神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8.
当英子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当翠翠见到渡人一面用同情的眼光瞧翠翠.一面摸出钱来塞到竹筒中时,“翠翠明白那些捐钱人的怜悯与同情,心里软软的,酸酸的,忙把身子背过去拉船”。  相似文献   

9.
简单地把周朴园、焦母、曾皓等人看作恶的代表而加以唾骂和谴责是对曹禺剧作的误读。依作者本意,这些人物并非十恶不赦,坏到极致,他们是曹禺在早年愧疚体验基础上着力塑造的“非恶角色”,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潜在地召唤着读者的怜悯与同情。  相似文献   

10.
有些词,由于说得太多用得太多,反而弄不清它的真正含义。譬如“爱”,譬如“关心”。当我读到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的目录时,眼睛一亮:用一本书来阐述“关心”,想必一定能充分地阐明这个被岁月尘垢所蒙蔽的词语的本来面目吧?诺丁斯是美国的一个哲学家、一个前任数学教师、一个母亲、一个充满激情和爱心的人。她在书中告诉我们: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她同意海德格尔的观点:关心是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关心是对生命的同情,是一瞬间的怜悯,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苦痛。但诺丁斯更强调:关心,意味着一种关…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小麻雀》的主题。《小麻雀》的主题是什么,说法繁多,但是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类:①《小麻雀》表达了作者同情弱小,厌恶强权,揭露丑恶的思想感情;②表达了作者同情弱小,关心被损害者的思想感情;③表达了作者在三十年代对处于沉重剥削、压迫下的中国人民的怜悯的思想感情。上述三种说法,第二种说法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作者对被损害的小麻雀表示同情和  相似文献   

12.
孙兵 《山东教育》2009,(1):35-35
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的孩子,从小到大一直都被关爱着、保护着,几乎没受过一点挫折。这就使他们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自己是最弱小的,永远需要别人的关爱和保护;而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别人也需要关心,更不知道自己有能力和义务去关心别人。他们对伤心失落的伙伴毫无同情之心,对身处困境的他人没有帮助之意,对老弱病伤的动物不生怜悯之情……孩子们“爱的基因”休眠了。  相似文献   

13.
日常交往中,关心他人是非常重要的,表达同情与安慰也是关心他人的一种方式。那么如何用英语表达“同情与安慰”呢?  相似文献   

14.
@微哲学     
《高中生之友》2014,(5):48-48
面对苦难,面对不幸,我们心中要想到人伦,也要想到天道,有一个词叫:悲天悯人。悲悯,不是哭哭啼啼的小伤感,不是要死要活的小纠缠,也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那点小温情,而是天地间的一种大情怀,是人与宇宙之间的大情怀,有悲哀,有怜悯,有同情,有宽容,也有豁达。  相似文献   

15.
契诃夫与鲁迅的小说在总体上有着显而易见的共同点,那就是都具有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这种风格在作品中的表现首先就在于他们都以平凡的日常生活与普通的人物事件为主要题材,从平凡的“现实”中去反映生活的本质。在两位作家笔下的人物画廊中,“小人物”的形象是颇为重要的一部分。曾经有人在评论鲁迅时说过:“在同情并怜悯‘小人物’但同  相似文献   

16.
从前,有两位贫穷的父亲,各自送自己的孩子到一位画家那里学画. 一位父亲教导孩子说:"孩子,你要记住那些怜悯、同情、施舍过你的人,好好学画,将来有出息后,要好好报答他们."  相似文献   

17.
凌叔华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述了“五·四”转型期中国家庭女子的思想状态和生存处境,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其他作家的人物世界,丰富了文学创作,也丰富了我们对那个时代女性的认识。那个时代女性的不幸引起我们的同情,同时也思考妇女解放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他们的运动     
对于一个久居闹市,动辄便是健身房、游泳池、网球场的“城里人”来说,很容易怜悯和同情我们这次拍摄的对象。然而几天后遇到的“他们”令我鄙夷自己竟有这样的念头。  相似文献   

19.
一我同意夏志清先生的概括“《红楼梦》虽是一部言情小说,它最终所关怀的是爱餐(agape)远胜爱(eros),是怜悯与同情远胜情欲。……我相信这部小说的悲剧本质就在于同情和遁世(Detachment)两种相对要求间的拉锯战,在于作者纵有理智上的选择道家的出世思想,而他仍紧紧执着于做为爱(eros)和爱餐(agape)的爱情”(《红楼梦》里的爱与怜悯》转引自之  相似文献   

20.
路遥在《人生》中塑造了一个在人生道路上不断翻跟头的人物———高加林。从人才与环境的角度来讲 ,他应是一个值得同情和关心的人物。他的失落就在于他与成才环境的不协调 ,所以我们不能一般地从好人坏人这个意义上去看待他 ,不应该离开他所处的环境去要求他成为一个英雄或模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