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业的不断进步对报刊专版自身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专版只有多抓热点,多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话题,多在“为什么”上做文章,不断提高专版为大众服务的层面,才能实现创办专版的宗旨,也才能使报刊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办专版的报刊专版编辑任重道远,编出  相似文献   

2.
报纸上有一批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专版专栏。有的创办至今已有了一些年头,拥有了比较固定的读者群。精心办好专版专栏,是使报纸引人入胜的一个重要方面。 应该说,现在有的专版专栏在贴近读者、贴近生活方面做了努力,办得比较有特点,比较受读者欢迎。但同时有不少专版专栏相形见绌,水准不高,有的甚至是滥竽充数,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均与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十分隔膜,属隔靴搔痒或者说只触及生活皮毛的稿件比比皆是,有生气、有新鲜感的东西凤毛麟角。说句也许并非耸人听闻的话,许多专版专栏暮气沉沉,早巳走进了死胡同。读者不喜欢、不满意,是很自然的;就是我们这些“当局者”——专版专栏的编辑,也日益强烈地觉察到了危机。照老路走下去,不思变革图新,对读者对编辑来说,实在是皆无新的意趣可言了。  相似文献   

3.
杜华赋 《新闻界》2000,(4):56-56
为了进一步提高报纸的质量 ,扩大订户 ,许多报刊都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读者调查”、“有奖征求读者意见”等活动 ,公开征求读者对报刊的专栏设置、版面内容、印刷和校对质量 ,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等。这样做 ,既体现了依靠群众办报办刊 ,又满足了多层次读者的需求 ,对编者和读者都有益 ,实乃大好事。但是 ,从实际情况来看 ,做得好的较少 ,大多是走过场 ,图形式 ,耍花枪 ,出虚招 ;有的雷声大 ,雨点小 ;有的虎头蛇尾 ,有始无终 ;还有的甚至是愚弄读者 ,欺骗群众。笔者业余写作20余年了 ,对报刊有着特殊的感情 ,加之自己也在从事办报工…  相似文献   

4.
第四届全国新闻报刊漫画专版评选于12月23日在北京揭晓,在全国102家报刊选送的300多个漫画专版中,《当代传播》2008年第2期"传媒幽默"专栏(责编王献忠)获铜奖,是34家获奖报刊中唯一的获奖期刊。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决策在中华大地的广泛实行,社会各界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急骤的增强,教育已成为全社会除经济以外的第二大热点问题,人民群众压抑已久的教育需求不断高涨,对教育的投资比重,一天重似一天;对教育类信息越来越关注。这无疑为我们教育类报刊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绝好机会。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省市一级的教育报刊已达18家,省市级期刊达36种,有的县市也办起教育报刊。此外不少中央及省市综合报刊也专门开辟了教育专栏或专版。但是,由于存在部门办报刊的种种约束,加之编辑人员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新闻意识、市…  相似文献   

6.
时下,许多媒体都在绞尽脑汁挖掘各种新闻资源,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而很容易被现代报人所忽视的读者来信,恰恰是一种开掘不完的新闻资源,它所折射的新闻信息也取之不尽。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和《解放军报》的《读者之友》等专栏和专版,之所以能够赢得广大受众的普遍欢迎和喜爱,就因为这些专栏或专版紧紧依托了读者来信(包括读者的电话、电子邮件和传真),抓住了受众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是我国新闻媒体所常见的一种文体。它以独有的风格和特点,显示出应有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读者的欢迎和好评。《读者来信》是读者本人或读者代笔直接把自己的看法、建议、要求与批评某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反映出来,求得新闻媒体的重视,通过舆论监督促进问题得到解决。长期以来,《读者来信》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沟通思想、汇报工作、解决问题的一种媒介桥梁。所以各级新闻媒体都开设了《读者来信》专栏或专版,积极反映基层群众和广大读者的心声和愿望,使党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及时听到来自群众的呼声,采取…  相似文献   

8.
目前很多报纸纷纷开设了读者来信专版,既提高了报纸的可读性,又增强了报纸与读者的互动性,特别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下面就选取在国内报界代表性较强、影响力较大的《人民日报》和《新民晚报》,对其读者来信版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宁波日报的《读者来信》专版设置于1980年宁波日报复刊之时,每周一期。这个专版至今已逾千期,成为本报存续时间最长的专版之一,在历年举办的读者最喜爱的专版专栏评选中获得第一或第二。它之所以能获得读者的欢迎和爱戴,笔者以为,正视读者需求,强化“版性”意识,为读者提供参与舆论监督的阵地,乃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报纸专版与专栏质量,烟台日报社最近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意见征询活动——请读者投票评选最受欢迎的专版专栏和最不受欢迎的专版专栏。专版专栏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囿于长期形成的传统习惯,专版专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老面孔、老套路”现象,影响了宣传报道效果。对此今年以来烟台日报社党委结合内部改革,把改进专版专栏作为提高办报质量的一项重要课题,决定敞开大门,向广大读者广泛征询意见,请读者评判。评选揭晓之后,报社党委多次召开会议对读者意见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许多媒体千方百计去挖掘各种新闻资源,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很容易被报人所忽视的读者来信,恰恰是一种开掘不完的新闻富矿。 各新闻单位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和解放军报的《读者之友》等专栏和专版,所以能够赢得受众的普遍欢迎和喜爱,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专栏或专版依托读者来信包括读者的电话、电子邮件和传真,抓住了受众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 读者来信所蕴含的信息是非常广泛而宝贵的。…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是《宁波日报》1980年复刊之初就设置的一个专版,每周一期。这个专版至今已发到680多期,成为该报时间最长的专版之一,并在历年举办的读者最喜爱的专版专栏评选中获得第一或第二。许多读者称赞它是自己的知心朋友和正当利益的保护者。党政部门和各社会团体对它产生的积极作用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它之所以能获得读者的欢迎和爱戴,笔者以为,正视读者需求,强化“版性”意识,为读者提供参与舆论监督的阵地,乃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前很多报纸纷纷开设了读者来信专版,既提高了报纸的可读性,又增强了报纸与读者的互动性,特别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下面就选取在国内报界代表性较强、影响力较大的两张报纸(《人民日报》、《新民晚报》),对其读者来信版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凡是报刊上专门登载某类稿件的一部分篇幅,统称为专栏。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华日报,专门设有一个社会服务处,相当于现在的群众工作部或读者来信组,报纸版面上设有“社会服务”专栏,同“副刊”共占一个版面。当时的“社会服务”专栏,相当现在的“读者来信”专栏。为社会服务,也就是为读者服务,解答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社会服务处除通过报纸联系群众之外,每天还要接待不少来访的读者。“社会服务”专栏除回答读者法律、医药、寻职、求学等方面的问题外,还为读者代购书刊、车船票等。河南日报1949年6月1日创刊后,设有读者来信组,报纸版面上辟有“大众往来”专栏。1954年一年内,“大  相似文献   

15.
义乌日报市民援助中心成立一年多来,本着“为市民百姓捎个信,给有关单位提个醒”的工作宗旨,在二版上开设了“民情热线”专栏,同时健全完善了《内参信息》刊发机制,还在三版上开设了“读者之友”专版。这些专栏、专版的设立,好比开设了一个为民服务的“窗口”,使市民援助中心工作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16.
甘肃日报群众工作部,目前有11人,担负着报纸的通联、上访接待、登记分发来稿等日常工作,并编发《内参》和《来信摘编》两个内部刊物,同时负责采编每周一期的《读者来信》专版,还主编二版的《社会窗口》专栏。甘肃日报编委会要求《读者来信》专版以批评报道为主,群工部的采编生活充满了风风雨雨,既赢得了读者的信任,也备尝了个中酸辣苦涩。  相似文献   

17.
第五届全国新闻报刊漫画专版评选于2011年1月5日在北京揭晓,《当代传播》"传媒幽默"漫画专栏(责编王献忠)喜获银奖。这是"传媒幽默"继第四届全国新闻报刊漫画专版铜奖之后再获佳绩。  相似文献   

18.
提高办报质量,塑造品牌形象 要想提高发行量,就要提高报纸质量,就要强化最优观念,创新办报举措.当代生活报发行量由2003年2万多份发展到现今10万多份,与该报创新专版专栏、塑造品牌形象大有关系. 一是开设特色专版.该报在同城媒体率先开设<军事天地>专版后大受读者欢迎,对促进发行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汉样 《新闻与写作》2006,(7):M0002-M0002
时下,有不少报刊都通过组织评报评刊或开设“编读往来”之类的栏目等途径,鼓励与发动读者经常给报刊找出差错或不妥之处,这对加强编者与读者的联系、减少及杜绝报刊上的差错、不断提高报刊质量等都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20.
洞察读者心理,关注读者需求,这是报人的办报宗旨,也是一张报纸立足于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的关键所在,占有读者便是占有市场。在坚持正确导向和健康格调的同时,调动读者参与热情,《读者来信》专栏、专版作为一种直接的手段备受青睐,被广泛采用。在我国,报纸编辑每天都要收到大量读者来信、来电,按其内容可粗略划分为以下五类:1.批评、投诉和问题反映。各报编辑部收到的来信、来电绝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