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默读这首诗,然后说一说读后你想到了什么?(生默读课文)生:世上最关心孩子的人是妈妈。生:母爱是最伟大的爱。生:我想到我生病的时候妈妈给我吃药。生:妈妈晚上给我盖被子。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你想怎样学这首诗歌?生:我想把诗的内容画成一幅画。生:我想多读几遍。生:我想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来学习。生:我想把诗中写的事演出来。生:我也想仿写一首诗,写出妈妈对我的爱。师:你们说的这些方法都很新颖,就按你们说的这些方法来学习。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学。(自由组合自学)师:你最喜欢哪小节,为什么喜欢它?生:我最喜欢第三小节…  相似文献   

2.
师:默读这首诗,然后说一说读后你想到了什么?(生默读课文)   生:世上最关心孩子的人是妈妈.   生:母爱是最伟大的爱.   生:我想到我生病的时妈妈给我吃药.……  相似文献   

3.
师:默读这首诗,然后说一说读后你想到了什么?(生默读课文) 生:世上最关心孩子的人是妈妈. 生:母爱是最伟大的爱. 生:我想到我生病的时妈妈给我吃药.  相似文献   

4.
一、真诚评价,激发学习激情 一位教师执教《游子吟》时设计了拓展练习: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师:读了这首诗,你们一定想到了很多,你想对父母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5.
<正>一、童诗激发思维,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六年级了,想想这六年的小学生活。我们只是想,这个行为就叫什么?生:回忆。师:一说到回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今天,李老师第一次给你们上课。上课前我们先读一首小诗。这首诗,我来读给你们听。(出示诗歌,师读)师:现在你是什么感觉?是冷,还是热?生:温暖。  相似文献   

6.
谁不是妈妈生的(诱诗兴)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四季的脚步》这首诗,都会背了吗?现在老师想请几位同学背背以前学过的诗,并说说诗的作者。(学生背诗,说诗人)师:你们知道诗人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愕然无语)诗人,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是……生:妈妈生下来的……师:对,诗人是从妈妈的肚子里来的。(学生笑)在座的同学有没有不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生:有!师:(扫视)谁,不是妈妈生的?(学生大笑)师:(停一会儿)看来,同学们都是诗人的料子。这节课,老师要让同学们尝尝做诗人的滋味。【评:…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片段一关注细节,理解"爱"师:病房中父母执手而眠的温馨画面让我们感动。看图,假如你是摄影师,你想在哪个细节来个特写?生:爸爸握住妈妈的手、妈妈恬静的微笑、映儿手中的茉莉……师:说得好!来看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些细节的。(生默读,画出最能表达父母之间爱的词语)师:(把细节描写部分去掉出示)和原文比较读一读,你觉得哪段话写得好?说出理由。  相似文献   

8.
师:我清楚地记得我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写过这样的句子:“十七岁的心接近上帝。”当时我的语文老师特别欣赏这句话,说这就是诗。我很纳闷,我怎么会写诗呢?现在我终于明白十七八岁的心是诗心。在青春的眼里,世界如花般灿烂,有时候也烟愁迷蒙。这个爱梦幻、多愁善感的年龄,本身就是一首诗。平时阅读你们的摘抄,发觉你们摘录最多的就是诗。可见你们都是喜欢诗歌的,是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趣说游戏,明确规则(欣赏齐白石的画作导入)师:你们喜欢画画吗?生:喜欢。(少数学生回答“不喜欢”)师:不管喜不喜欢,上完今天的课.相信你对画画会有一种全新的体验。现在,如果请你画一幅画,你最想画什么呢?生:我最想画猪八戒。生:我最想画竹子。  相似文献   

10.
师:提到海滨,我们就会想到碧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而作者笔下的海滨,除了大海、沙滩外还有哪些更吸引人的景物呢?如果你们自己想自学“海滨”这一部分课文的话,你准备用什么方式来自学?生:我准备用“画一画”的方法来自学。我想一边读课文,一边根据课文所描写的景物画一幅简笔画。师:这种自学方法不错!还有准备用其它方法自学的同学吗?生:我打算用高声朗读的方法。生:我想用找重点句理解课文的方法。生:我想用作批注的方法,把描写海滨的主要景物用横线标出来。师:同学们,你们这些自学方法都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  相似文献   

11.
师:前三个星期,我们集中学习了很多描写春天的诗歌、散文,大家非常喜欢这些诗文,学得很投入。不少同学居然能一口气背出十多首写春的诗,真不简单!学了这么多好诗妙文之后,你们有什么想法呢?  相似文献   

12.
[案例]《认识象形字》教学片段: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幅画,请欣赏。(师画文字图)看见这些画,你想说什么?生:(非常激动)这些画真奇妙,像我们学的字又像画。师:对,它们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字。你能猜出它们是哪些字吗?  相似文献   

13.
李霞 《湖南教育》2003,(5):50-51
教学片断师: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写的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学习、讨论。(生小组学习、讨论)师:明白了吗?你是怎样理解的?生:妈妈的评价———“精彩极了”,这是对孩子的赞扬与鼓励,爸爸的评价———“糟糕透了”是对孩子的批评。生:我觉得正像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那样:“‘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生:作者为什么要说“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都是爱?生:我有时候虽然考试考…  相似文献   

14.
师:(在黑板上画一颗爱心)看到这个画面,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了“爱”! 师:(迅速画出许多颗爱心)这回,你们又有什么新感受? 生:(纷纷回答)我感觉好像有许多亲朋好友围在自己的身旁!我感受到了温暖!这么多爱心.我感到很热闹!……  相似文献   

15.
师:请同学看屏幕,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微机演示小白兔顶着篮子冒雨往家跑的场面) 生:图上画的是小白兔着急地往家跑。 生:我来补充:图上画的是小白兔顶着篮子,很快地往家跑。 师:你们说的都对。请同学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图上的内容?谁愿意把它读出来? 生:第8自然段写了图上的内容。(生读) 师:下面请同学看屏幕(微机演示第8自然段的内容),自己读这一自然段,然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生:我读懂了这一自然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写的是小白兔加快步伐往家跑,第二句话写的是小…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二册《两只鸟蛋》的教学片段如下: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个小节呢?请听录音。(生听录音,体会)师: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伙伴听,好吗?(学生找自己的伙伴自由练习朗读,有的读一节,有的读全诗)生:我最喜欢第一节。(读)师:他读得怎么样?生:他读得很流利。生:他应该把“凉凉的”读得轻点儿。生:不,我觉得要读重点儿。师:那就按自己的想法再读一读。(两人分别读这句)师:你们还想评一评吗?生:他没有把“真好玩”的感觉读出来。师:你们听得很仔细。谁能再有感情地…  相似文献   

17.
正一、品味细节,让爱更浓师:静心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语句或字词中感受到爸爸妈妈之间的爱?请圈画批注。(生自读后交流)生:我从"妈妈生病住院,还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的话"中看出,她还惦记着爸爸,从妈妈的话语和语态中体会到妈妈对爸爸的爱。师:你很会读书,从妈妈的话和语态这两个细节中体会到了妈妈的爱。生:我从"爸爸没吃饺子,也没心思听我精心编制的  相似文献   

18.
一、由"吃"入手揭示课题师:看我写一个字,相信你们都认识。(板书:吃)(生齐声念出来,神情有点疑惑)师:我很想知道,你们喜欢吃什么?生:我喜欢吃妈妈做的香喷喷的大米饭。师:真会说!让我闻到了米饭的香味。生:我喜欢吃鸡腿。生:我喜欢吃汉堡。  相似文献   

19.
师出示白鹭飞行图( 夕阳西使。下,暮色渐浓,晚霞如画,几只白 师: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鹭低低地掠过空际) 。 诗,你们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师:这么美的画面,可惜缺少的?了画外音。想不想给这幅图配上 生4:欣赏着这一画面,我仿一段画外音呢? 佛看到了作者郭沫若漫步在乡村(学生朗读的欲望一下子被小路上,抬头看到一只只白鹭低调动起来,他们兴趣盎然,非常投低掠过空际,快乐地笑了。入地朗读这一自然段;师指名为 生5:看着这一美丽的图画,画面配音。) 我想到了一首诗:“两个黄鹂鸣翠…  相似文献   

20.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最近执教的三年级作文教学观摩课的一个教学片断为:师:我了解到你们班有两位同学很优秀,一位叫周颖,字写得很棒,其他方面也不错;另一位叫刘正前,能歌善舞,尤其是朗读能力很强。我很想和这两位同学交朋友,但我想先猜一猜,看看谁是周颖,谁是刘正前。不过,先得请大家帮我。你们班谁画画最好?生:于伟和王大明。师:好,请于伟、王大明两位小画家到前面来,请在黑板上画出周颖和刘正前,画不好也没关系。你们分别画哪位呀?于:我画刘正前吧。王:那我就画周颖。师:好的。(两生作画)请其他同学帮帮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