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厌学情绪较为严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使教育成为快乐教育或成功教育是教师追求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表现与知识接纳是密不可分的,情感影响知识的建构与内化。文章运用分析的方法,根据BarryKort等人提出的学习情感分类原则,研究了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学习情感的变化,提出正面的学习情感能促进翻转课堂顺利实施,促进学生知识建构,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促进学习目标达成。  相似文献   

2.
学习者知识建构中的e-Learning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环境中,e-Learning资源开发是e-Learning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文章从学习者知识建构中的知识需求和学习过程出发,分析了学习设计对数字信息资源的要求,并在当前数字信息资源开发的实际中制定了e-Leaming资源开发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3.
基于建构主义的高职高专英语任务型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是与经验共同发展的,知识是经验的重组与重新构建,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心理建构过程,是体验、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任务型教学法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设计和开展各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学习任务,达到语言知识和能力全面发展的意义建构境界。本文探讨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可行性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知识链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知识链模型,知识链模型构建关键在于建立交互性学习平台,交互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知识在知识链中传播、扩散、转化、创新、应用和反馈的无限循环.基于知识链构建的视角考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高度互动与融合应加强组织建构、文化创新、激励约束以及技术支持等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是与经验共同发展的,知识是经验的重组与重新构建,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心理建构过程,是体验、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任务型教学法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设计和开展各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学习任务,达到语言知识和能力全面发展的意义建构境界.本文探讨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可行性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洪萍 《科教文汇》2007,(11Z):220-221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是与经验共同发展的,知识是经验的重组与重新构建,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心理建构过程,是体验、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任务型教学法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设计和开展各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学习任务,达到语言知识和能力全面发展的意义建构境界。本文探讨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可行性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曾金根 《知识窗》2014,(16):8-8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接受知识是有选择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他们在脑子里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他们不再充当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  相似文献   

8.
幼儿的学习过程是获取经验的过程。传统学习观把学习理解为一个接受由他人建构好的知识体系的过程;现代新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个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9.
武存涛 《科技风》2023,(29):97-99
高职院校以培养具备职业技能和从事职业岗位的实际人才为主要目标,凸显实践性和技能型,基于“教师、教材和教法”为核心的三教改革是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PBL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与高职课堂相结合是驱动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的重要内核,PBL模式以学生自我导向学习为周期,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学习者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发展元认知能力。教师遵循五阶段模型,从认知建构路径和社会建构路径出发,协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过程。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PBL模式下实现了从TDL到SDL的范式转变,保证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兴趣、已有经验、学习情境和学习共同体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动机,通过经验转化创造知识,在知识迁移中实现深度学习,在社会建构中发展良好个性,实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主义理论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春燕 《科教文汇》2008,(36):130-130
建构主义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借助外部环境,积极建构当前所学新知识的过程。大学外语教师应积极建构基于这一理论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使用多媒体创设真实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1.
语言焦虑是制约外语学习的情感变量之一,已引起了语言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自如地使用目标语进行顺畅的交流,所以如何降低外语学习中的焦虑度使学习者自主地完成知识的建构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本文是在建构主义视角下分析外语学习焦虑,目的是发现焦虑在我们知识的建构过程中起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克服不利的焦虑,正确地利用有利的焦虑来完成知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何莹莹  孙思阳 《情报科学》2022,40(11):65-71
【目的/意义】基于知识建构设计大学生数据素养培育课程体系,帮助大学生掌握数据分析技能,发展大学 生数据分析思维,提升大学生数据素养。【方法/过程】以知识建构为理论基础,将大学生数据素养培育课程培育划 分为知识共享资源、知识对话以及知识应用三个维度。在培养大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数据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建设 具有明确学习目标和清晰课程体系结构的“数据素养培育”课程。【结果/结论】基于知识建构的数据素养培育课程 体系能够促进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大学生在数据素养课程中通过分享互动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参与 度,并进一步提升数据素养。【创新/局限】本文仅设计了数据素养课程体系,未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实证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李泽中 《情报科学》2022,40(7):61-68
【意义/目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员工如何进行协作知识建构,更新认知结构、实现知识的迁移内化、促进员工 深度学习,是科技创新型企业中亟须探索的重要问题。【过程/方法】在分析科技创新型企业员工协作知识建构核心 特征、组成要素以及运行过程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员工协作知识建构机理模型,实现对企业员工协作知识建构的 深入分析。【结果/结论】该模型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员工协作知识建构提供建议,以培养员工知识创新思维为目的, 进而推动企业的知识发展水平。【创新/局限】仅在理论上探讨协作知识建构模型,没有对该模型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接受的,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的行为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上课方式,设计出各种活动和问题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发言;通过设置各种“情境”完成对意义的建构,帮助学生掌握药用植物学知识要点;用不同形式的协作学习等活动来加强学习者的主动探索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互相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借助操作活动,建构数学模型,拓展实践应用等数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促进概念性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科学学习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学习者接受外来信息,再将外来信息整合于原有知识或前概念,从而建构出新概念的过程,即概念转变的过程.在生物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前概念,再通过有效手段辅助学生自主建构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7.
随着Web2.0的发展,知识建构呈现出新的特征:用户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收者",还是知识"创造者",知识建构由单向的认知建构向双向的认知和社会协同建构转变。本文在分析了Web2.0环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提出Web2.0环境下的认知系统和知识系统协同建构模型,揭示了其中的认知与社会的协同建构机理。阐述了其中知识内化与知识外化的双向建构过程,个体的认知系统是通过内部同化拓展认知结构,通过内部顺应学习改变其认知结构,进而通过外部同化和外部顺应建构知识系统。其中认知冲突能够促进内部顺应和外部顺应的发生,是推动认知系统和知识系统协同演化的关键因素;而作为两个系统相互作用的中介的交流与沟通则是解决个体之间以及群体之间认知冲突的主要方式。最后,以维基百科为例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感悟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是"学大于教"的教学行为。教师应支持学生在理解、感悟、批判过程中建构知识。感悟旨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穷通事理,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框架,内化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闻琳 《大众科技》2010,(4):170-171
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教师则应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文章分析了自主学习的内涵,指出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教学应用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认为,人的发展不是一个完全外朔的结果,而是一个在认识、实践中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个体要主动地建构对外部信息的解释系统。学习既表现为接受,也表现为感悟、体验、发现和探究,特别强调学习的“整个过程”,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掌握方法,.并把这些知识和方法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对许多事物深刻的认知水平上,健康美好的情感上,正确理智的行动上。基于对以上理论的认识,研究性学习作为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重要方式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