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芬兰人心中的最爱 在芬兰,森林每年木材的增长量高达8500万立方米,而砍伐量仅为1500万立方米。由于供大于求,芬兰的木材根本就用不完。森林加工工业在芬兰历史悠久,设备完善,技术先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木制建筑,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能工巧匠们不但能够制作出各种各样结构精巧、样式大方的木制器具,而且还可以生产出种类繁多的预制结构的木头住宅、夏日别墅、厂房和仓库等。  相似文献   

2.
素有“千湖之国”美誉的芬兰,是一个只有510万人口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这个波罗的海之滨的国度,至今保留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湛蓝的天空、浩瀚的森林、清澈的湖水、银白的雪原……在这片纯净秀美的沃土上,蕴涵着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哺育出众多在国际上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和享有盛名的设计大师。2005年9月,一个名为《今日卡伊·弗兰克》的当代芬兰设计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隆重展出,由此使中国观众有了一个难得的了解芬兰杰出的当代设计及其设计师的机会。包括芬兰在内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地处偏僻寒冷、地广人稀的欧洲北部。如果追溯一两个…  相似文献   

3.
国名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结构、民族特色以至历史、位置等;首都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名称也表现其特点;国旗是标志国家主权的旗帜,国旗的图案也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只要了解上述三种事物的由来,就可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个国家政治、历史、民族及地理等方面的情况。芬兰(Finland)国名:芬兰人称自己的国家为“Suomi”,它和“Suoma”属同一语源,在芬兰语中都是“沼泽地”的意思,即“湖沼之国”。芬兰约有6万个湖泊,故名。另一说,来源于条顿人对东北欧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人的称呼“suomelaisset”,Suo-mi 则是其缩略语。古英语里,fen、fenn 都是  相似文献   

4.
拉普人是生活在北欧拉普兰地区的土著民族,他们在寒冷黑暗的广阔区域里自我封闭地生活了几个世纪。拉普族是构成挪威、瑞典、芬兰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的一个古老部落。拉普人的总数约为8万人,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挪威,另有2000人生活在俄罗斯的科拉半岛。生活在挪威北部的拉普人自称为萨摩斯人,他们以坚持使用本民族语言而闻名于世。他们认为,这种曾一度在挪威被禁用的文字已形成一种独立而悠久的文化,并在持续发展下去。在这个北极圈往北400公里,距芬兰15公里,距瑞典或俄罗斯160公里的小镇上,萨摩斯人刚刚开始使用一种激动人心的象征标志,那…  相似文献   

5.
爱要慢慢来     
正每当我提及自己在夏威夷划皮划艇,在西弗吉尼亚州玩漂流或在死亡谷徒步旅行这样的经历,人们总会以为我天生爱运动。我曾经是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走的人,直到遇见韦恩。我们一见钟情,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走入了婚姻殿堂。激情褪去,我们终于要面对彼此的差异。他爱运动,而我很宅。他很邋遢,而我爱干净。他很守时,而我爱迟到。我们大矛盾没有,但是生活中免不了有一些磕磕碰碰,好在每当俩人剑拔弩张的时候,总有一个人能冷静下来。我  相似文献   

6.
<正>芬兰教育水平世界领先,是世界公认的教育体制最完善的国家之一,而其基础教育水平更是可圈可点。教育是芬兰保持卓越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之一,芬兰教育注重创造力和实践,是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的典范。而国民喜爱阅读、注重教育公平、师资优良都是芬兰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芬兰,"活到老,学到老"经常被人挂在嘴边,人们也相信它的重要性。芬兰人倡导从摇篮到坟墓的学习模式,公共大学的教育讲座总是人满为患,不早去根本就找  相似文献   

7.
黑夜笼罩古格遗址 像不可言说的秘密。一晃,大太阳倾斜,红月亮复又划伤一人的心灵……古格遗址.时值初更,鹰群无眠如不熄的喜玛拉雅碳火。无可言说的神祗目视:一滴狼血点缀了半扇天空。  相似文献   

8.
我认识邱澎是因为她的诗,一个苍洱大地上的默默歌吟者.她的诗,像秋虫,在成熟的田野里低吟浅唱,让人在繁复的生活里,不经意就受到感染,放下忙碌,重拾生活的真味,饱饮一壶透彻肺腑的香茗.她的诗,像萤火,在黑夜里闪烁,让读者在生活漫长的旅途中,看到星星点点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芬兰“探戈节”王基高编译7月13日是芬兰的探戈节,每年从这个日子算起,一连5天,大约会有10万名芬兰人赶到塞纳乔奇镇的教堂大街,婆娑起舞。100万人(约占全国人数的1/5)将通过电视收看这万人共舞的盛况。状似冷漠的芬兰人,对起源于南美洲阿根廷的探戈却...  相似文献   

10.
我以为的,只是我以为 从2014年与芬兰有交集开始,在两国间跑来跑去已成为我的生活常态.有意思的是,每当我跟朋友提起芬兰,大家似乎无一例外地先确认,我说的不是那个盛产郁金香、只一字之差的地方.这让我意识到,大多数国人都觉得芬兰实在是太小众了.  相似文献   

11.
涿州市古城区有一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涿州博物馆,其观众扶梯与空中景观走廊展示浓郁的时代气息,花岗岩建筑墙面给人历史的厚重感;自2014年6月30日开馆,每天观众人流如潮,甚至有的老人坐着轮椅在家人陪伴下前来参观……这座新落成的涿州博物馆,成为涿州市民关注热点的同时,也是涿州市文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2.
看鲁纳石碑     
刚去瑞士时,我曾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文学系当过一年的访问者。有一天,系里的英格玛·奥古林教授说,想请我周末到城外去玩玩,我欣然答应。四月,北欧的春天刚刚来临,车向斯德哥尔摩郊外驶去,大片绿色的原野,到处是星星点点刚吐蕊的黄色小花。沿路的景色令人心醉,就象法国画家巴比松笔下的油画一样。车在画中行,人在天地间。瑞典人似乎并不特意圈起一些小山、小河、小树林,对之精心培植,然后将之称为公园。他们致力于把整个国家建设成一个大公园,到处都有草地、森林;到处都有湖泊、岛屿;有看不完的绿色,吸不够的清新。人们生活在…  相似文献   

13.
嵌于烟波浩淼大西洋中的纽芬兰是加拿大东部的重要门户。它由半岛、海湾和星星点缀的小岛、湖泊拼合而成,海韵涛声谱就了的诗境画意,岛民原土蕴涵真情野趣,是人们狩猎、垂钓的休闲良地。又因其周围海域盛产鳕鱼,千百年来留有“鳕鱼之乡”美称。  相似文献   

14.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用这句中国谚语,去了解和认识另一个国度,另一个民族,也是恰如其分的。这是我在俄罗斯工作生活期间的切身感受。俄罗斯人的性格,天然的孕育于俄罗斯这方水土。形容俄罗斯的自然景观,可以概括为一个“大”字。俄罗斯是全球领土最大的国家,它拥有郁郁葱葱的大森林,辽阔无垠的大平原和呼啸弥漫的大风雪……于此相互映衬的是俄罗斯人高大魁伟的身躯、粗旷顽强的气魄和豪爽豁达的脾气。  相似文献   

15.
~~拥有美妙管风琴文化的拉托维亚更有着迷人的绮丽风光。拉托维亚濒临波罗地海东岸,北接爱沙尼亚,南临立陶宛,全境由低地平原及蜿蜒山丘组成。境内有3000多个湖泊,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河川有750条。最大的湖泊Lubans湖82平方公里;最深的湖泊Dridzis湖深达65.1米。拉托维亚气候属温和的海洋气候,风景优美,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国土面积被森林覆盖,有许多人迹罕至的独特自然景观和多种动、植物资源。拉托维亚人的主要宗教信仰为基督教路德教派、罗马天主教、俄国东正教。自16世纪宗教改革以来,拉脱维亚教堂以路德教派为主。拉脱维亚约三…  相似文献   

16.
童年的故乡     
童年的故乡□林非生活在汽车轰鸣和烟雾弥漫的大城市中,躲藏于钢筋水泥和高高耸立的斗室里面,迎接着黎明时分暗幽幽的朝日,送走了薄暮时分阴凄凄的夕阳。无论白昼还是黑夜,呕哑啁哳的车轮和喇叭声,把人吵闹得昏昏沉沉,于是就不能不回忆起童年时候的故乡来。我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许许多多的乐趣。现在就请大家跟我来享受一下炒土豆丝的乐趣吧。这是我第一次学炒菜。我放学回到家,作业写完后,便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可做的。我走进厨房,妈妈正想着炒点什么菜,我便说:“妈妈,我来吧!您就在一旁坐着看。”妈妈说:“好啊,我们今天就等着尝你的手艺!”  相似文献   

18.
去西伯利亚,去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这是我少年时代的梦想。记得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图并茂的前苏联画报一次又一次把我带到遥远的森林湖泊和西伯利亚苍茫的草原,让我久梦不已。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前苏联分崩离析了,但是,深深的贝加尔湖不会因此而干涸,涛涛的叶尼塞河不会因此而南流,人民依然要生活下去,大草原依旧春盛秋衰,  相似文献   

19.
空中鸟瞰鸡足山,最震撼人的是千峰万壑恣肆铺展的绿色浪涛,那种大气,太冲击人的视觉,似乎一下子要把人淹没。那是一种和在树林中穿行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在树林中穿行,感觉自己像一尾游鱼,真切而实在,你可以触摸长满苍苔的树干或一片片鲜活的绿叶,嗅一嗅默然开放的小花,甚至和一块禅意的石头对话……而在空中,你会觉得自己只不过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鸡足山气候温润,雨量适中,森林覆盖率达百  相似文献   

20.
白桦 《大理文化》2004,(1):31-33
我第一次访问滇西北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虽然,后来的滇西北之行使我十分忧伤,我的许多年轻朋友都老了,有些我所熟悉的森林、湖泊和古迹消失了.但,今生今世,香格里拉永远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第一次去滇西北,除了带回了美好的友情、沉重的思念,我还带回了许多诗篇,出版了一部四千行的长诗<鹰群>,完成了一部电影剧本<藏民骑兵队>,八十年代去滇西北,带回了一部长篇小说.滇西北给了我延续终生的、饱满的诗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