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均衡不否认差异,遗传学、心理学、哲学都为教育差异均衡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解释。优质均衡发展是在认同差异的基础上形成的整体协同发展。基础教育学校的优质均衡是基于学校文化内涵发展的有差异的内生式均衡。基础教育学校发展的差异性表现为地理区位的差异、生源师资的差异和历史文化的差异三个方面。差异视角下的优质均衡表现为价值均衡、文化均衡和过程均衡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从区域、城乡、学校和受教育群体四个方面对于基础教育均衡度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发展从整体上看正在趋向均衡。各地区基础教育的差距总体出现缩小态势,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入学率,各地区中小学教师合格率差距不断缩小。同时,地区间财政性教育经费以及初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和中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的绝对差异仍然在拉大;小学和初中生均预算内经费城乡差异正在随着时序变化在减小,各地区城乡中小学教师合格率差异正在逐步减小。但是,我国中小学校之间的教育投入差距还相当大;不同群体之间接受基础教育还很不均衡。造成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栖霞区的B中学和H中学具有相同的区位和历史,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究其原因,生源、教师和文化等因素影响着学校的发展。问题解决的突破口首先应树立这样的观点:基础教育学校的优质均衡发展是一种差异视角下的均衡发展,它具有底线一致性、过程动态性和文化特色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路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状况突出表现为"发展内差异"。解决区域、学校和人群差异的思路与策略主要有三种:一是以针对性措施提升差序之底线的"成长性均衡",二是形成强势弱势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共建的"分享式均衡",三是视差异为资源、以变革促均衡的"有效益的均衡"。这三种均衡路径的价值追求各异,提升底线的均衡追求的是基础性的"成长",强弱互动的均衡强调的是"分享",以差异为资源的均衡则看重最有内涵放大效应的"增效增益"。评价三种不同路径的改革成效要有不同的重心。  相似文献   

5.
师资的均衡化是实现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区域内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间、校际间教师数量与质量的不均衡。在促进师资均衡化的政策实施中,形成了以促进教师流动为主的"配置式均衡"模式。"配置式均衡"旨在通过对现有师资的分配和再分配实现"均质化",却存在着实践困境和根本性的难题。进一步实现基础教育师资均衡,需要形成一种能促进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教师愿意"扎根"学校的"发展式均衡"路径。应通过加大扶持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发展的政策倾斜、立足于本校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素质、增强教师对区域和学校文化的认同等政策变革,形成基础教育师资的"发展式均衡"新路向,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均衡。  相似文献   

6.
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教育发展的宏观数据和微观调查数据,从区域、城乡、学校和受教育群体四个方面对我国基础教育均衡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一方面,使用教育发展的宏观数据构建教育均衡指数,运用两种指标体系测度了1995—2010年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程度。体系一的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机会均衡指数、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指数、教育质量均衡指数、教育成就均衡指数和教育均衡总指数均呈现逐年均衡的发展趋势,尤其在基础教育机会均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体系二的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基础教育的城乡教育均衡指数、学校教育均衡指数、群体教育均衡指数和教育均衡总指数依然呈现趋于均衡的态势,但区域教育均衡指数的变化波动较大。另一方面,通过来自河南省、山东省、陕西省和甘肃省的微观调研数据也得出了相似的判断,表明我国基础教育逐步走向均衡,但城乡之间的生均经费差距较大,不同类别学校之间发展不够均衡,不同群体的入学方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我国各地基础教育发展失衡现象十分突出,各地生均教育经费和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差距明显,基础教育其它指标的区域性不均衡发展。因此。应该大幅提高基础教育经费投资总量,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达到区域基础教育的相对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锡康 《教育探索》2011,(12):18-20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经历了起步和发展两个阶段.学者们认为,导致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的;二是由于各地区之间对教育质量评估的标准不同造成的.为此应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均衡指数,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英国作为世界上基础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同样面临着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困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每所学校都成功,每个孩子都优秀"的全纳教育目标,英国政府在不同时期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不同的教育政策。这些政策措施对英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汪丞 《中国教师》2006,(2):14-16
基础教育发展的严重失衡以及其所折射的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课题。现阶段,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区域内(一市、一县范围内)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三个层面。鉴于我国各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存在的客观差异,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的实施,在实现区域内校际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再推进城乡间教育的均衡发展,最终实现更大范围乃至全国教育的均衡化。因此,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缩小校际间的差距,解决区域内学校间发展不均衡问题,真正实现区域内校际教育的均衡发展。本文拟从这一层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及其实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应该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是相呼应的,应该是一种协调的关系。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要以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基础,既要有需求又要有前提条件,过度的超前和滞后,都是不恰当的。提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其目的是为了办好每一所基础教育学校。有人往往把“均衡发展”与“均衡化”相混淆,其实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均衡化是绝对的,均衡发展是相对的。要求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其实是要求办好所有能生存可发展的基础教育学校。均衡发展与其说…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给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带来挑战,也为推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带来了机遇。我们必须抓住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发展契机,遵循基础教育发展的特定规律,采取切实可行的改革策略,实现城镇化发展与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措施是:破除重点学校和一般学校的二元分隔教育制度,推进城市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立足各地不同情况与特点,积极推行农村基础教育城镇化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小规模化、小班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给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带来挑战,也为推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带来了机遇。我们必须抓住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发展契机,遵循基础教育发展的特定规律,采取切实可行的改革策略,实现城镇化发展与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措施是:破除重点学校和一般学校的二元分隔教育制度,推进城市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立足各地不同情况与特点,积极推行农村基础教育城镇化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小规模化、小班化。  相似文献   

14.
改善薄弱学校、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基础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近年来,英国为提升学校的质量和标准,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通过伙伴关系尤其是连锁和联合的形式在发展学校网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英国"连锁学校"的实践为其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就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而言,无疑可以从这种新的学校组织形式中吸取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教育发展策略,而学校发展是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发展的关键之一是校长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这项研究报告立足于贵州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以及贵州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以加强中小学校长,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长能力建设作为解决贵州省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一个重要措施,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贵州省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重视并首先在县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意义尤为重大。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有提高基础教育的普及水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坚持教育创新等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基础教育正从“有学上”逐步向“上好学”过渡,目前,优质教育资源不充分、学校之间不均衡还困扰着我们。可以通过让公办名校、特许学校和民办学校协调发展.促进学校与学校之间总体水平的均衡;让公办名校成为教师成长的孵化基地,促进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的均衡:让校长任期制、培训制、考核制成为常态制度,促进学校与学校之间领导的均衡等战略来进一步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 ,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使人人享受优质教育、平等教育、公平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一所谓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就是各地的基础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差不多 ,不存在明显的薄弱学校 ,大至全国范围内 ,小至一个区域内 ,在同一时期内的同龄孩子无论上那所学校 ,接受的都是差不多质量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 ,更不是绝对平均主义在基础教育思想和发展观上的反映 ,它是一种前进的均衡、优质的均衡和落后向先进看齐的均衡。基础教育在办学条件和办学…  相似文献   

19.
从教育公平视角看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是一个包含了教育平等并以平等为主要取向的相对概念或范畴,其主要特点是平等、差异和补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在实践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根据教育公平平等、差异和补偿这三大原则,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做到大力推进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促进基础教育领域内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和谐发展,以及对弱势区域和弱势学校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经济上的扶助。  相似文献   

20.
薄弱学校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所产生的重要现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发展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实现教育公平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解决"择校"问题与遏制教育腐败的重要途径。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发展应遵循"不均等地对待不均等者"的不均衡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