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08年岁末,上海《新闻记者》杂志刊发了《2008年十大假新闻》一文,12月29日上海东方网公布了2008年度“十大新闻”。①它们分别是:1.“巨蟒吞噬中国维和士兵”,刊播媒体:《西安晚报》,发表时间:2008年3月2日,作者:郑广辉;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最早的晚报,诞生于哪一年?在哪个国家?中外新闻界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概括起来,大体上有三种:德国说、英国说和美国说。 第一种,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晚报产生于德国,时间是1616年,报名叫《法兰克福晚报》。(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362页“晚报”条,又见《新闻记者》杂志1999年第6期《社会主义晚报学刍议》,作者均为周珂。  相似文献   

3.
2008年岁末,上海《新闻记者》杂志刊发了《2008年十大假新闻》一文,12月29日上海东方网公布了2008年度“十大假新闻”。它们分别是:1.“巨蟒吞噬中国维和士兵”,刊播媒体:《西安晚报》,发表时间:2008年3月2日,作者:郑广辉;2.“上海方言‘嗲(dia)’字收入《牛津英语词典》”,刊播媒体:《竞报》,发表时间:2008年3月19日,作者:张喧;  相似文献   

4.
巴金 《出版参考》2011,(9):40-40
最近听说上海《新民晚报》要复刊。有一天我遇见晚报的前任社长,问起来,他说:“还没有弄到房子”,又说:“到时候会要你写篇文章。” 我说:“我年纪大了,脑子不管用,写不出应景文章。”  相似文献   

5.
最近听说上海《新民晚报》要复刊。有一天我遇见晚报的前任社长,问起来,他说:“还没有弄到房子”,又说:“到时候会要你写篇文章。” 我说:“我年纪大了,脑子不管用,写不出应景文章。”  相似文献   

6.
2002年伊始,上海《新闻记者》杂志连续推出《2001年十大假新闻》、《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假新闻:腐朽文化的产物》等重头文章,振聋发聩。 从《2001年十大假新闻》一文可以发现,国际假新闻和涉外假新  相似文献   

7.
老上海也许会记得,在“一·二八”淞沪抗战前夕创办的《大晚报》曾经风行一时,短短几个月的工夫,它的销数便一举达到8万份,超过《申报》、《新闻报》等老牌大报在上海的销数,令报界不得不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它使晚报从此在上海盛行起来,读者也养成了“一天看两次报”的习惯。而使《大晚报》获得如此成功的,是总经理兼总主笔曾虚白。  相似文献   

8.
在1980年第4期《新闻战线》上,姜德明同志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回忆文章《想起〈鲁迅晚报〉》。在文章的最后,他无限感慨地说:“事隔三十几年了,遗憾的是几乎没有人提到过《鲁迅晚报》的事,我想再过若干年恐怕人们更要隔膜了。真希望当年参加过《鲁迅晚报》工作的同志能回忆一下这份晚报的诞生,以及  相似文献   

9.
记者的眼光———读南振中同志《新闻记者的透视力》有感刘向东不久前,读了南振中同志的《新闻记者的发现力》,这是他对新华社国内记者的讲话。新近又读了他的《新闻记者的透视力》,是对新华社驻外记者讲的。这一内一外,一“发现”一“透视”,有异曲同工之妙,值得我...  相似文献   

10.
“晚报的成功”上海最早的晚报,是《字林沪报》(字林报中文版)所办的《夜报》。因缺少销路,不久停刊。之后,又陆续出版过以下晚报(报名后括号内注明创刊或起讫时间):《上海晚报》(1898)、《晚钟报》(1912)、《上海夜报》(1924)、《中国晚报》(1921—1928,创办人沈卓吾)、《东南晚报》(1924)、《江南夜报》(1924)、《申江晚报》(1925)、《东南夜报》(1926)、《中南晚报》(1925—1927,经理蒋裕泉,主笔高尔松、高尔柏)、《上海晚报》(1926—1928)、《江南晚报》(1927,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2002,(2)
读了好几年的《新闻记者》,总觉得有话要说。《新闻记者》在我们报社俏得很,杂志一到资料室就会被人“抢”走。现在的新闻业务刊物说来不算多,可也不算少,但人们为什么会如此钟情《新闻记者》呢?对此,不同的读者,自然会有不同的理由、不同的答案。然而我  相似文献   

12.
《新闻记者》杂志是我案头必备的刊物之一,陪伴我走过了12年的业余新闻写作之路。 我读《新闻记者》杂志有三种读法:一是粗读,就是将所有文章先过目一番;二是细读,主要是读我特别喜爱的采访体会、新闻作品评析和新闻写作知识 等文章,这些文章对我来说针对性强,帮助更大、更实惠;三是集读,就是将我阅读过的《新闻记者》杂志 中有收藏价值、使用价值和指导价值的文章和资料 复印下来,自编成《新闻写作实用指南》剪贴本,以备 查考。有时一些基层单位要我去谈谈业余新闻写作 体会,剪贴本又成为我讲课的“好帮手”。 记得去年我家…  相似文献   

13.
陈建国 《新闻世界》2004,(11):70-71
地方新闻是地方媒体坐拥的一个富矿,充分挖掘这座富矿.这对地方媒体强身健体、抵御外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断地强化本地新闻在版面上的地位,不断地增加本地新闻的版面.始终充当本地新闻发布的“第一媒体”.这是《大江晚报》创刊九年来坚持的一贯做法。从2003年6月1日至今,《大江晚报》将第三版辟成了一个专门报道昨夜、今晨芜湖发生的新闻的专版,名叫“昨夜今晨”。版面开设一年来,以及时、客观、贴近生活、敢于说真话、为百姓办实事而受到读的喜爱,成了《大江晚报》又一个深受读欢迎的“拳头”版面。读说:“昨夜今晨”版是《大江晚报》向读奉献的一道“鲜活、麻辣、家乡味十足”的“新闻大餐”。  相似文献   

14.
上海一周刊2006年第8期刊登《皖北“小偷村”内幕》的文章,在新闻界引起不同的声音。由于这篇报道以偏概全、以局部替代整体,带有较为强烈的“地域歧视”倾向,遭到了安徽《新安晚报》的质疑。从3月13日起,《新安晚报》推出了一系列文章,社会反响强烈。同时该报还向全国的新闻工  相似文献   

15.
知识与趣味     
为《北京晚报》、《郑州晚报》和《南宁晚报》题报头的是毛泽东,《今晚报》是邓小平,《羊城晚报》是叶剑英,《长沙晚报》是胡耀邦,《乌鲁木齐晚报》是郭沫若,《科学晚报》是方毅,《合肥晚报》是茅盾,《福州晚报》是赵朴初,《泉州晚报》是胡乔木,《齐齐哈尔晚报》是启功,《西安晚报》和《南昌晚报》是舒同。上海《新民晚报》的报头是从孙中山先生遗墨中选出的,昆明《春城晚报》报头是用几位古代大书法家的遗墨拼集而成。其中“春”字从元代大书法家鲜于枢的《亭云馆法帖》中选出,“城”字取自《中华书法大字典》所录古代伕名者书法,“晚报”两字则是根据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拼集而成的。《贵阳晚报》、《兰州晚报》、《钱江晚报》、《新乡晚报》和《沈阳晚报》等报头都是从鲁迅先生的遗墨文稿中选辑加工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1996,(6)
一迭精神档案读《西安晚报》曲江副刊的“今日老三届”征文,我很难把握住评论者冷静的理性判断,我愿意坦率地说,我偏爱这组文章。我一直自认为是准老三届、类老三届,我几乎在读自己的青春,读自己那一段遗落在山野间的生命。“文化大革命”中期,我作为省级机关下放农...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伊始,上海《新闻记者》杂志就连续推出《2001年十大假新闻》、《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等重头文章,振聋发聩,令人敬佩! 从《2001年十大假新闻》一文可以发现,国际假新闻和涉外假新闻就高达50%,除“中国少女改写牛津大学800年校史”外,其它4篇都是新闻翻译作品。对四篇新闻翻译再进行分析,“上海将建300层的摩天大楼”和“汤加出现反华风潮”分别译自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和《新西兰先驱报》,其新闻来源  相似文献   

18.
我是济南市商河电视台的一名新闻播音员 ,也是《新闻记者》的一名忠实读者。当我读完2001年第12期上刊登的《报纸 :在竞争中开始淘汰赛》一文 ,对“电视台应增设文字校对”的建议深有同感。再读同期49页上题为《在天安门城楼上———国庆四十五周年庆典采访记》一文后 ,我觉得文章中写的应该是1994年国庆庆典 ,但文章中说到 :“……回想十七年前天安门城楼上的一次采访 ,这种感受就更深了。”十七年前 ,应该是1984年 !果然 ,文章中写到 :“一九八四年十月一日上午 ,我同邹爱国同志作为国家通讯社负责采写国庆四十五周年庆典…  相似文献   

19.
A·潘克拉托夫在自己的文章中指出,我们的“年轻队伍”缺少的正是进取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这个意见是公正的。在五年学习期间必须磨炼这些品顷,没有这些品质,未必能成为一个好的新闻记者。干新闻记者这一行的,应该是有进取精神,有倡导能力的人。有一天,我翻台历,看完其中一页上写着“航空节”,突然产生写一篇来自驾驶舱的报道的念头。我被这一想法激荡着,立即给《第聂伯河晚报》编辑部打电话。也许你们对来自驾驶员座舱的报道感兴趣?可能的,飞吧!——新闻记者Γ·罗马连科向我送行。一小时后,我已经在飞行中队副司令员A·索尔达将科的办公室里了。他仔细地听我说,彷佛是顺便说:“须知”上规定,不准许局外人进驾驶员的驾驶舱。  相似文献   

20.
说来凑巧,从《西安晚报》上读了陈仓先生《盛世需要危言》一文不久,便从一文友那里得到一本《陕西杂文精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精选》)。陈先生的文章,说的是作者自己对~杂文作家荣获全国大奖的感慨。他将当今中国称为“盛世”,将杂文喻为“危言”,纵论了”盛世”与“危言”二者互为作用、相得益彰的关系。待读完《精选》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