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静  丁姗  石勇 《文教资料》2014,(15):126-128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它所具备的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下,正确理解并宣传“中国梦”,让“中国梦”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鼓励学生在实现个人梦的道路上共圆“中国梦”,是当前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新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要"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看到这句话,既让我有一种深深的感动,也启发我长时间思索它所蕴含的深意。这句话包含着总书记对青年人健康成长的殷切期望,对我国教育事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题中之义。联系中小学教学,笔者觉得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挖掘每个人的"小梦想","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中国梦”.要让梦想变成现实,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要脚踏实地地实现每一个梦想,必须要求我们每个少先队员努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实现“中国梦”的接力棒即将传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担负起这个使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我们每个人将自己的小小梦想汇聚在一起,就能编织起一个大大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田明月 《文教资料》2014,(7):111-112,124
“中国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国梦美,教育任重,高校作为教育施展的重要阵地,承担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使命。知识女性作为高校重要群体,在建设和谐高校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伟大中国梦,高校知识女性责无旁贷,这不仅要求知识女性自身努力,而且要求高校创造环境。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共同的梦想,与高校党员个人理想信念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内在一致性.理想信念关系到高校党员的社会价值判断和社会认识,它是决定“中国梦”伟大构想实现的精神核心.用“中国梦”统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把实现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实现个人理想,以个人理想的实现来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一词迅速成为全国人民高度关注的焦点。什么是“中国梦”?它的本质和内涵是什么?实现“中国梦”又具有怎样伟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作为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基地,高校在面对“中国梦”这一理念时,又该怎样去理解、借鉴和运用它来进行思想教育?在实践中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强烈号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本文将从“中国梦”的定义、本质、内涵出发,以“中国梦”对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为指导,探讨高校如何在“中国梦”理念下进行思想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夙愿,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践行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中国梦”是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的全面发展的梦,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克服信仰危机弊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应当提升“中国梦”的生活契合度,坚持主体性“中国梦”认知教育,将“中国梦”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承载着万千家庭的梦想,寄托着祖国的希望。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要帮助每一个孩子播种梦想、点燃梦想、实现梦想,并把自己的梦想和中国梦有机结合在一起。作为教育人,要自觉践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教育梦,自觉地担当起"筑好教育梦,助力中国梦"的历史责任。有教无类,让梦想在同一片蓝天下点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毋庸置疑,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个中国家庭最重要的事情,办人民满意教育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照亮了中国的天空,点燃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之灯。教育与中国梦紧紧相依,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十二五”发展步伐,中国教育从“有学上”迈入“上好学”的新发展阶段,人们对“教育梦”也充满了更多的希望和期待。  相似文献   

10.
周中亮 《学周刊C版》2014,(2):206-206
教育是一门科学.但在教育实践中.许多中小学校出现了漠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实现“中国梦”.建设“好教育”,让孩子有孩子的生活.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他应该成为的人.让学校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成为中国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信仰是贯穿在人的世界观中的一种意识规范,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存在缺失的现状,在开展信仰教育的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挑战,既有日益感性化、感官化的价值理念的挑战,也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客观现状的挑战,更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也是每一个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梦。高校应在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追求“中国梦”的实践中推进信仰教育,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结合起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与强盛的梦,同时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具体的梦,因而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勤劳奋斗、诚实劳动才能最终实现。尊重劳动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尊重劳动是中国梦的基本价值取向,劳动铸就中国梦,而其中树立的劳动模范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楷模,要让中国梦成为造福每一位劳动者的梦。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梦什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党内著名理论家、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l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这是实现21世纪头50年“中国梦”和后百年“中国梦”的最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2013年,“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心渴望和高涨热情,同时也提出了一个亟待阐释的重大课题。加强“中国梦”的研究与实践,逐渐成为当前理论研究与从事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热点问题之一。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高校在投身实现“中国梦”伟大实践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责任。笔者认为,当前,高校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探索投身实现“中国梦”伟大实践的思路与方法,保证实效,形成氛围,引导高校师生员工准确理解“中国梦”并为之努力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如何具体投身实现“中国梦”伟大实践,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邹长杰 《教师》2010,(27):107-107
差异性是个体的本质特征,是学生得以发展的根本,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基本条件。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尊重差异,欣赏差异,多角度评价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特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让每一片叶子都翠绿。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与党组织在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等要素上具有内在的同一性,通过阐释中国梦与党组织的“三力”,进而揭示中国梦与党组织建设存在“目标指向与战斗堡垒”、“话语体系与建设内涵”、“梦想驱动与组织行为”等三大关系,由此立足高校实际,从“嵌入与建构”、“融入与共生”、“促进与反哺”、“感召与自觉”、“推动与创新”等方面阐释中国梦话语、中国梦教育、助力中国梦、树共同梦想、创组织特色,旨在寻找中国梦与高校党组织建设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照亮了中国的天空,点燃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之灯。教育与中国梦紧紧相依,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十二五”发展步伐,中国教育从“有学上”迈入“上好学”的新发展阶段,人们对“教育梦”也充满了更多的希望和期待。  相似文献   

17.
差异性是个体的本质特征,是学生得以发展的根本,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基本条件.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尊重差异,欣赏差异,多角度评价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特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让每一片叶子都翠绿.  相似文献   

18.
陆洪涛 《考试周刊》2012,(81):124-124
既然倡导让学生个性发展,就不能在教学中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搞一刀切,而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差异性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实现“百花齐放春满园”。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里的教师梦想是什么?她在哪里、又如何实现呢?教师的梦想在催生学生的梦想、呵护学生的梦想、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换言之,每一位学生都有梦想、每一位学生都努力追逐梦想、每一位学生都梦想成真,就是每一位教师的梦想。课堂是教师播种梦想的地方,因为学生的梦想在这里被唤醒;课堂是教师成就梦想的地方,因为学生的梦想在这里起航并带着由此沉淀的“素质”而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20.
王春艳 《下一代》2013,(10):26-26
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梦。身为人民教师的我们的中国梦是什么呢?而我们又敢不敢梦呢?我们不仅要勇敢地梦,还要狠狠地梦。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因人而异,但我们的梦想都是建立在中国这块热土之上,我们可以统称为我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