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论海外华侨华人的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 ,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经过几十年的变迁 ,在完成从“过客型”到“定居型”的转变后 ,因应政治身份的变化 ,在文化上也逐渐融入所在国社会。笔者认为海外华人的认同 ,主要是文化认同 ,目前还处在一个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是融合与冲突并行 ,同时在全球化时代 ,存在加速认同与冲突的二律背反的现象 ,即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有强化的趋势 ,另一方面 ,这一趋势则有可能导致潜在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海外华侨华人四缘关系指的是亲缘、地缘、业缘、文缘。他们通过四缘关系进行认同整合,加强同中国的联系。四缘关系构成硕大无朋、坚韧长久的联系网络,深刻影响着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发展。四缘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历史等诸学科。四缘关系的集中体现是海外华侨华人的各种社团组织,本文试就这一方面略加剖析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以来 ,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研究东南亚华人历史的理论 ,在二战前较有影响的有“华侨殖民论”、“华侨革命之母论”等 ,其特点是把东南亚华人的历史看作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二战后较有影响的有“华侨社会阶级论”、“民族认同论”、“民族融合论”等 ,这些理论开始关注华人与当地其它民族的关系 ,探讨解决华人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华裔新生代是海外华侨华人的主体部分,成为连接国内外民族血脉的关键。为推动其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促进中国在世界范围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华侨大学华裔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情况为依据,通过深入访谈分析提炼,阐明当下华裔新生代的文化认同现状与特点,探寻促进文化认同方案,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维系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的血脉相通。  相似文献   

5.
泰华文学是泰国的华侨华人用汉语进行的文学创作.虽然泰国政府的华侨华人政策和我国的华侨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所变化,但泰华作家坚持以汉语创作的姿态,却鲜明地表现出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身份的建构.因此,泰华作家在不同时期与祖籍国的联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精神还乡,而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自身身份的文化表述.  相似文献   

6.
华侨华人研究是一门以特定人群为研究对象的学问。20世纪初,梁启超先生的《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掀开了我国华侨华人研究的序幕。二三十年代,热衷南洋问题研究的学者又发表了一些有关华侨华人的著作。然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华侨华人研究只是一门不成规模的边缘学科。20世纪80年代至今,华侨华人的经济实力增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使华侨华人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华侨华人研究也应运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研究领域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民族、国际关系等诸多学科的一门“显学”。但总体来看,我国的华侨华人研究还处在初级阶…  相似文献   

7.
身份认同与语言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印尼华人身份认同因时变迁,华语传承也因此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华人保持文化认同,华语传承意识萌发,但脆弱易受影响;第二阶段,华人认同中华民族和中国,华语传承快速发展;第三阶段,华人在族裔认同上认同华族,在国家认同上转变为认同印尼,华语传承积极转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海外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对华语传承影响显著。新的语言生态下,要实现海外华人祖语保持的目标,应多路径引导华人的华族认同。  相似文献   

8.
1882年美国通过华侨华人历史上第一个排华法案后,美国华侨陷入认同危机。康梁保皇派适时在美国华侨社会中宣传其救国思想,其活动客观上推动了华侨认同的改变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分析当前华侨华人研究存在的认识误区,认为研究者过于依赖现成的理论模式和概念工具,未能真正把华侨华人作为研究主体,忽视了对华侨华人具体生存环境与生存策略的研究。指出应在历时性的视野下,动态考察华侨跨国生存的历史过程,审视华侨与侨乡的内在历史联系,揭示侨乡社会文化变迁的内在机制。同时倡导在未来的相关学科的建设过程中,必须继承以往的学术传统,系统收集海内外的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建立华侨华人社会生活史研究资料库,建构以人为本的华侨华人社会生活史。  相似文献   

10.
文化身份问题是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现代性话语。文化身份是其既有稳定性又有变动性的构成因素(阶级、性别、国别、年龄、性、种族、道德、政治立场等)在异质文化冲突中的嬗变及其组合。文化身份在异质文化的冲突中发生嬗变,广告、消费文化在文化身份问题中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超级女声》通过“超级”确立身份,通过交往构建身份,通过自我身份认同达到社会身份认同。文化身份危机的根源在于自我认同的建构与社会认同的背离。个体文化身份要超越符号认同的屏障,重建文化身份的深度模式,摈除焦虑;社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为个体身份的重建开辟绿色通道,最终达到个体文化身份和社会文化认同的双重建构。  相似文献   

11.
华人华侨对中华民族传统宗教的认同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认同,这种认同来自于宗教活动中所获得的"福报",集体归属感和心灵状况的改善。通过不同的宗教认同形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人们疏离飘荡的心灵得到了慰籍与安宁。由此,由宗教认同所衍生出的自我认同,身份认同,价值认同成为华人华侨和谐共生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12.
青田是我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很多华侨会充分利用每年的暑假或其他假期,将孩子送回国内接受“本土”文化的教育。图书馆作为文化聚集地,在对华侨子女华文教育中有着其独特的重要性,应从抓好图书馆文献资源和环境建设以及阅读策略的指导等两方面入手做好为华侨子女服务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教师作为研究者”已经成为当代教育中广为人们所接受的观念。华文教师,通过积极参与“行动研究”,置身于自己的教学环境中,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为实现华文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身处华文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应当增强积极投身教学科研活动的意识,这是华文教师基本素质的体现,也是加强海外华文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其自身造血能力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侨务文化的认识论,要以世界文化体系为宏观背景,在具体的文化表现中审视其形成及发展。侨民是各民族、各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和载体,其所固有的民族文化与居住国文化在不断的碰撞与交流中,形成了新的文化形式。这种文化是两种或者多种文化体系的冲突与融合,其所产生的结果必然是对自身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居住国文化的接受。就在这一系列文化对话的过程中,完成了新的文化认证。在全球化语境中,确立中国侨务文化认识论,必须以中国文化认识论为主,进而寻找侨务文化形成的源流及发展趋势,为文化融合确立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旖旎 《南平师专学报》2007,26(1):70-75,100
本文以华侨农场和归侨为研究对象,以文书档案为基本资料,关注在文革期间,在武夷山区建立的特殊社区的过程。并从档案入手,剖析归侨群体是如何经历一个从华侨到归侨的角色转变。在其内部组织建构中,笔者所观察的是一个社群如何在文革特殊政治和社会环境中形成、发展。面对诸多压力,归侨群体又是如何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反抗。另一方面从农场与外部联系中,我们可以看到归侨群体的自我意识是如何通过他者的群体认同建立起来并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6.
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浙江省五所高校的来华留学生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目前高校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总体趋于积极正向,且汉语水平对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较显著.针对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应在树立文化平等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语言与文化教学的融合、优化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人才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入WTO后,中国本土人力资源的流动具有三种可能的方式:在国内层面,大多数人才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少数人才向非发达地区逆向流动;在国际层面,很多优秀人才向外企、国外流动;国外部分优秀人才随着外资流进也一同流入中国国内,成为中国人才资源的增长点。针对人才外流现象,应建立有效开发机制;深化企业改革,激发人才事业心;强化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构造一种限制人才外流的“文化壁垒”;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多渠道、多阶梯的升迁制度。  相似文献   

18.
北美新华文文学,作为具有特定时空意义和文化内蕴的文学类型,创造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意象。这些意象包含有文学和文化两方面的特性,因而可称作"文学性的文化意象",此种意象的营造可以看作是北美新华文文学的重要诗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从中、西文化的二元出发,形成和谐相生的"第三元"文化格局,将是中华文化对世界的重大贡献.新世纪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是考察这一文化格局的重要一维.新世纪10年海外华文文学在深层次上呈现的中华民族文学的整体性,海外华文作家"新老"交接中的世代沟通,华人新生代和新移民作家创作引起的海外华文文学格局的深层次调整,汉语在文化流徙传播中的丰富发展,都反映出海外华文文学超越东、西二元而指向"第三元"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传承侨乡优秀文化 构建先进文化育人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在“中国第一侨乡”的五邑大学,积极挖掘、传承包括爱国爱乡的“根”文化、扶贫助困的“义”文化、开放兼容的“桥”文化、天下大同的“和”文化、艰苦创业的“搏”文化等在内的侨乡文化精华,作为德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资源,用以构建先进文化育人体系,通过“系侨情、学侨史、知侨心、懂侨务、建侨乡”教育,使学生具有博爱、感恩、通达、兼容、和气、创新、务实等侨乡优秀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