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落脚点,职业核心能力的衔接是课程衔接的关键.针对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主要问题,从中高职机电专业毕业生从事的相关工作岗位调研出发,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提炼职业核心能力,形成中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从核心课程的知识和能力开展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建设,解决了能力目标衔接不到位和实践技能培养重复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是课程的衔接,在职业教育体系内,统筹考虑"对口招生"中高职教育"3+3"衔接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突出中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基本能力课程模块、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职业综合实践课程模块,以及职业资格证书与技能鉴定的衔接,避免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浪费,促进人才培养递进衔接。  相似文献   

3.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要环节,影响课程衔接的因素包括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评价制度等方面。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衔接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重复、课程评价方法缺乏有效衔接。优化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衔接途径有:优化课程设置的结构;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避免重复;突出职业能力,改革中高职英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过渡和衔接。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81):168-169
本文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职业岗位能力,确定中高职教育衔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建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依据中高职阶段知识与专业能力的提高,探索了中高职教育课程的衔接实施策略,为中高职职业教育的顺利衔接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5.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内涵,也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技术难点。我国目前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更多的是体现在学制上的衔接,还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衔接,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衔接,本文提出构建"能力递进、纵横拓展、模块化设置"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能力递进"应体现在课程目标的确立上,"纵横拓展"应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而"模块化设置"则应体现在课程结构的搭建上。  相似文献   

6.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起点,而课程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文章以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为例,以课程为核心探讨了"3+2"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方式。首先,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要由中高职教师共同研究建立,在知识培养方面,中职阶段侧重打好基础,高职阶段侧重提升。中职培养的是汽车"护士",高职培养的是汽车"医生",在职业能力方面要形成衔接的、递进的能力培养体系。其次,建设好衔接课程,确定好衔接课程的中高职课程的目标、梳理好课程内容,采取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中高职衔接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中高职衔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中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出发,针对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探索中高职道桥专业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实训课程衔接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为其他专业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高职衔接问题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其核心是课程的衔接。在实践过程中,不同形式的中高职衔接模式,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对课程整体优化,探索不同的优化路径。我校积极探索的三种中高职衔接,其课程衔接也各具特点。在"岗位导向,双证融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中职课程(中职校)→高职基础辅修课程(中职校)→高职专业课程(高职校)"的课程融通以及"对接国外职业能力标准"的五年一贯制课程设计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相似文献   

9.
中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点是课程体系的衔接,应针对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衔接现状,整体优化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本位"的模块式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有效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科学合理衔接。  相似文献   

10.
章锐  周磊 《林区教学》2014,(9):18-19
中高职衔接电气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应整体考虑课程的设置,课程衔接是中高职电气专业衔接的根本。电气专业应采用中等职业教育三年制对接高等职业教育二年制的学制模式,科学地构建以职业活动能力为导向的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高职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3+2"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出现的问题,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提出了衔接机制,为实现有效衔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高职教育衔接要想顺利实现,其关键和核心是课程的有效衔接。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现状发现,我国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的职业教育要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衔接,必须区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建立基于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的递进式层次课程标准,开发出贯通中高职教育两个不同层次的课程教材,才能建构出合理有效的中高职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同时也为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建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摘要:轧钢专业中职和高职教育的衔接,要合理定位中高职培养目标,搞好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衔接,以促进高职和中职轧钢专业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包括普通文化课程衔接和专业课程衔接。普通文化课程的内容主要为科学知识,变化小,相对稳定。专业课程的内容主要为技术知识,变化较大且不稳定。中高职课程内容衔接的重点应放在专业课程上。专业知识技能结构具有应变、综合、创新的特征,在衔接时应给予关注。其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智力技能和提升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水平应作为衔接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中高职协调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从建立中高职“三二连读”培养机制入手,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师资队伍建设、职业资格证书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衔接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沈理 《职业技术教育》2012,33(14):68-70
作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结合点,对口招生考试制度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但现行的模式存在重形式轻内涵、专业技能考式趋向形式化的问题。针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实际,可通过探索集团化办学内部引领,推行学分互认模式、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推进中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衔接等,全面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中职与高职的有效衔接,是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由于中国中高职衔接起步较晚以及招生制度的缺陷,不论是实践还是理论方面,中高职衔接都是非常初步和不完善的。综观有限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以下一些欠缺:一是缺乏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二是缺乏研究体系和理论依据;三是研究缺乏对微观领域和具体专业的课程衔接研究。因此,关注中高职衔接的制度设计和具体专业的课程衔接研究,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对中高职衔接进行思考与设计,应是未来中高职衔接研究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8.
加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实现终身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重大目标。美国在中高职衔接方面的特点集中表现在:连贯的中高职衔接培养目标、合理的中高职衔接课程设计、宽松多样的招考渠道和规范的中高职衔接政策法规上。对加强我国中高职衔接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高职"3+3"分段培养模式,是江苏省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有益尝试。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开展中高职衔接项目已有7年,在此过程中,各校管理层高度重视,管理措施到位,科学设计转段方案,中高职教师之间注重互动交流,衔接项目取得较好效果。但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中高职衔接项目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度低、课程体系架构不够合理、转段考核制度有待理清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以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架构课程体系,整体设计、分段实施专业课程,构建科学合理的转段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同属职业教育范畴,但在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却出现了中高职的脱节、断层现象,而中高职衔接中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对于后续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教师培养、评价机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针对目前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无法有效衔接的内在原因,基于系统论,从中高职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各方参与者的沟通协调及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等方面着手制定培养目标,促使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