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毛泽东、周恩来为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杰出贡献。研究他们在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至1937年9月国共合作成立期间构建抗日民统一战线过程中的思路,可以从一个侧面窥见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对象是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因为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拥有全国政权、军权和财权,是当时的当权派。但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血战10年。蒋介石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后,仍然抱着“捷外必须…  相似文献   

2.
中国革命史上出现过两次国共合作。严格地讲,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我党同以孙中山为首的、代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国民党的合作;第二次,则是我党同以蒋介石为首的、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买办阶级的合作。所以,虽同为国共合作,因我党合作对象的不同。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道路更为漫长艰难和曲折,其主要障碍就是国民党蒋介石迟迟不肯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从而使国民  相似文献   

3.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国民党东北军将领张学良、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逮捕蒋介石,并扣押蒋系军政要员10余人,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蒋介石在国内外各种势力的逼迫下,接受中共所倡六项条件,获得人身自由,12月25日,在张学良的陪同下,飞抵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从此,中国的政治形势出现了新的局面。这一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事件,在当时极其紧张和复杂的局势中,能顺利的求得和平解决,是和以下诸方面的条件分不开的。一、西安事变的直接发动者,在和平解决事变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认为国民党已腐败,因此于1950年开始实施对国民党的“改造”。这次改造是国民党应变求存所作出的组织上和权力结构上的重大变革,为以蒋氏父子为首的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发生在五十年前的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在民族危机十分严重关头,在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政策的感召下,在我国人民抗日运动的影响下,要求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接受中共的联合抗日主张,但蒋介石不仅加以拒绝,而且逼迫张、杨进攻红军。张、杨两将军出于爱国热忱,实行“兵谏”,逮捕与囚禁了蒋介石,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由于中国共产党和张、杨两将军及广大爱国人士的努力,蒋介石答应了联共抗日的要求,使事变获得和平解  相似文献   

6.
何应钦与西安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事变是全面抗战爆发前夕,中国国内各种矛盾在民族矛盾(面临日本帝国主义的进一步侵略)压力下激化的产物。在这次事变中,作为蒋介石高级军事助手、时任国民党军政部长的何应钦,曾力主出兵讨伐,此举究竟是“害蒋”还是“救蒋”,史学界颇有争议。本文仅就何应钦在西安事变中的具体表现和作用,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7.
1937年7月,日本法西斯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国民党终于放弃了“剿共”政策,实现了与中共的抗日合作。但抗战时期国民党的联共抗日政策却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演变。一 1936年12月,西安发生了国民党东北军、西北军对蒋介石的兵谏——“西安事变”。该  相似文献   

8.
<正>1986年12月 12日,中国政治舞台上发生了一次“地震”.国民党东北军和西北军首领张学良、杨虎城为实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强烈的爱国要求,被迫在两安逮捕了蒋介石及其随行的军政大员,实行“兵谏”.“西安事变”使南京政府大为震惊.在如何对待事变的问题上,出现了两种对立的意见.倾向于亲日的军政部长、军委参谋总长何应钦,主张进兵西安,武力“讨伐”张、杨.何在取得指挥调动军队的权力后,立即发布了所谓“讨逆令”,调遣重兵进逼西安.亲英美派的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等,则坚决主张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以“营救蒋介石”.  相似文献   

9.
1936年,中国共产党对蒋政策由“反蒋抗日”转变成“逼蒋抗日”,这一转变有着深刻的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要是: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因受到英美等国逼迫对日态度有所变化;蒋介石因自身利益受日本侵犯而改变对日政策;国民党内部和地方实力派转向抗日。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由于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和我们党内右倾机会主义者自动放弃革命领导权,而遭至失败。大革命失败后,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建立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实施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城  相似文献   

11.
西安事变发生后的第二天,宋庆龄有没有主动要求亲赴西安,去说服张学良释放蒋介石,谋求事变的和平解决?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一种说法颇为流行。据称,一听到蒋介石被扣,宋庆龄第二天就急于要同何香凝一起飞赴西安,去说服张学良、杨虎城释放蒋介石,和平解决事端,只是因为找不到飞机未能成行。但是,经考证,宋庆龄生前好友胡兰畦的回忆是可信的:希望宋、何赴西安,谋求西安事变解决的办法,是李济深提出的,对此建议,何香凝只表示必要时可以赴西安,宋庆龄则没有表示要到西安去。  相似文献   

12.
红军、东北军和十七路军“三位一体”的抗日军事联盟的形成,西安事变的发生,都可视为毛泽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结晶。西安事变期间,毛泽东经历了由主张公审蒋介石到释放蒋介石的思想转变,最终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虽然没有使“三位一体”的抗日军事联盟得到巩固,但却促成了国内和平和更为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到来。国内和平的出现,毛泽东所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相似文献   

13.
影视剧《远东阴谋》中张学良将军身旁有个侍卫官,镜头很多:参加执行清除暗通日寇的杨震霆、常荫槐,“九·一八”之夜对蒋介石下令不准张学良抵抗的电报痛心疾首。后在1936年12月12日晨,又领一营人冲进临潼华清池卧室,一直追寻上山,终将蒋介石擒获。他,便是东北军卫队一营上校营长王玉瓒。王玉瓒,1899年出生于辽宁省黑山县大夏村农民家庭。青年时投笔从戎,在东北军从上士文书升到上校营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为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他随部队退往关内,携家带眷,受尽了沦亡之苦。1936年,…  相似文献   

14.
西安事变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事变前国民政府的对日立场、中共对国民政府内外政策的反应、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关系及事变的发起与解决过程看,导致西安事迹发生的关键因素不在于是否抗战,而在于如何抗战,蒋介石与张学良、中共之间最根本的分歧在于两条抗战道路,即全面抗战和片面抗战观念上的冲突。正是由于西安事变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蒋介石自我中心的内外政策,才大大促进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1927年国民党反共分共后,以蒋介石、胡汉民、汪精卫为首的各派系为争夺中央权力明争暗斗,大动干戈。他们都不敢公开放弃孙中山的旗帜,无不指斥对方违背“总理遗教”,无不标榜自己是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蒋、胡“约法”之争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次斗争。“约法”之争本质上虽属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争夺,但蒋、胡在国民党一党专政体制上,在党、政、军等最高权力关系上,在人治与法治、集权与分权,以及“遗教”的应用等许多问题上暴露出明显的分歧。胡氏反蒋虽未能阻止蒋介石的军事独裁统治,但却反映出胡汉民政治思想中的某些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6.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拓留了蒋介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周恩来带领中共代表团赴西安,他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终于完成了第二次国共和作。  相似文献   

17.
西安事变后,以国共合作抗日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渐形成。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政策经历了由剿共内战到联共抗日的转变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1936年 12月 2 5日 ,张学良亲送蒋介石回南京 ,标志着西安事变的初步和平解决。但西安事变的遗留问题 ,即东北军、17路军如何处理 ,无疑成为解决西安事变善后的关键。现依据所掌握的资料对此加以研究 ,以利于对西安事变全貌的理解。一张学良送蒋回南京 ,临行前匆匆留下一手谕 ,指示西安诸事悉听杨虎城、于学忠指挥。但杨、于二人在西安方面实权并不多 ,倒是送蒋而被囚禁的张学良多次书信、电报影响着西安的一切。12月 2 5日 ,张学良在洛阳致电西安 ,要求释放被扣的蒋方十几个军政大员。电报在西安引起强烈的反响。少壮派孙铭九、应德田等人…  相似文献   

19.
1938年,日本侵略者占领武汉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逃到重庆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由片面抗战也随之转为消极抗战。而国民党内部的矛盾斗争也明显地表现出来,蒋桂之间围绕财政上的一系例斗争就是其中之一。本来,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集团与蒋介石统治集团间长期以来就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这种矛盾和斗争早在两广统一时就产生了,此后愈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也蓬勃兴起,在中国境内已有了两条战线:第一条战线是解放区军民和蒋介石进犯军的斗争;第二条战线是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与全国人民为敌的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处在了全国人民的包围之中。在第二条战线中,民主党派积极参加,和中国共产党一起,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迎来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