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师德     
只有提高教师的素质,才能谈到学生素质的提高。“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教育。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教师的人格品行,言谈举止都会影响到学生,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应清楚地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要时时刻刻注意为人师表,严于律己!  相似文献   

2.
如何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们经常说:“教师为人师表。”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效仿的表率。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被后世誉为“万世之师”的他最早倡导以身作则,揭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孔子的一生是“以身立教”的一生,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敬。陶行知说过:“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由于腐朽思想文化的冲击,不少教师放松了个人修养,学生又怎么会尊重他们呢?这样一来,也就谈不上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了。  相似文献   

3.
一、身正为范,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人们经常说:“教师为人师表。”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效仿的表率。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被后世誉为“万世之师”的他最早倡导以身作则,揭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孔子的一生是“以身立教”的一生,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敬。陶行知说过:“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由于腐朽思想文化的冲击,不少教师放松了个人修养,学生又怎么会尊重他们呢?这样一来,也就谈不上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了。所以,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  相似文献   

4.
孔子从事教育40年,以“六艺”为教材,把“德行”列为四科之首,体现了他全面发展、德育首位的教育主张。由此出发,他全面阐发了为师之道,对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教师素质观。一、修己正身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他还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指出:“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可见,要使学生身正行直,教师自己先要正身,身正行直是教师的首要条件。教师只有以身立教,率身…  相似文献   

5.
也谈成人院校教师的为人师表王敏慧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苏联老一辈领导、教育家加里宁更是重视教师的表率作用,他指出:“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  相似文献   

6.
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教师是否能爱岗敬业,决定着他是否能尽职尽责地教书育人,也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教师能否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尊重家长,廉洁从教,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形象、威信,也影响着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对学生的感召力与教育力,从而影响教育效果。教师能否为人师表,严以律己,思想高尚,举止文明,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对象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功能。一、教师为人师表的教育功能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了教师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  相似文献   

7.
自省与自律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孔子一贯倡导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孔子说:“子师以正,孰敢不正。”教师要率先垂范,言行一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如果言行不一,教育学生助人为乐,互相关心,自己却自私自利,对学生的困难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8.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用在家庭教育上再合适不过,我们经常说教师要为人师表,作为所有教育中最基础的一环———家庭教育,家长更应当为人师表。一、在生活上"为人师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9.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这一职业的最佳诠释.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传道”,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学习的方法.江泽民同志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师能否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项指向未来的事业,是一项不断创新的事业。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实践,它涉及到教师的师德重建、知识更新、能力重构等。那么如何才能铸造出一支德能双馨的教师队伍呢?一、师资建设“德”为先对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曾有过精辟的论述。比如,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唐代的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指出教师三大任务之首就是“传道”;夸美纽斯强调教师应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要无限热爱学生;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些论述…  相似文献   

11.
人格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ona(面目),意为扮演的角色,后来引申为一个人的内外属性。目前心理学家对人格概念的描述也不尽相同,但可归纳为比较一致的认识:即人格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她是包括人所有方面品质的有机整体,从态度、认识到价值取向等等,从而使一个人成为有利于他人的独特个体。理想的人格具有示范作用,中国历代教育都注重“身教”,提倡教师为人师表。一个教师具有了“躬身厚而薄责于人”的品格,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这就是所谓的“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一个教师具备了…  相似文献   

12.
大教育家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说明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能否培养出好学生的重要前提,关系学生甚至国家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教师要讲究“师德”。什么是“师德”?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教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关心青年;讲究教法,循循善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师德的内涵。近代教育家徐特立说:“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是教行为的。”这就是说:教师要把学生教好,而要教好学生,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思想品质都应该有高度的修养。建国以来,党的政府都把师德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1997年8…  相似文献   

14.
陈炜杰 《师道》2011,(7):115-117
师者,范也。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早有古训:“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正,不令则行。”班主任要想管理学生必先管理好自己,要以身作则,令学生信服。  相似文献   

15.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所以说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人师表的德育功能探析王业祯一为人师表,一般是指人民教师在教育过程和各项活动中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效法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才能作人之表率。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为人师表”的义务。按照通常的理解,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17.
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或与同学、学校、教师、职工,或与社会各方面偶尔产生矛盾.甚至发生冲突是在所难免的。追求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在教育工作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第一,教师务必重视“身教”,注意发挥示范教育作用。教师在和学生的接触过程中,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以教师的模范言行影响、教育学生。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具有各师性,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高大的。教师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质、严谨的治学精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与生活态度等,…  相似文献   

19.
朱少玲 《教师》2012,(2):50-50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与学生产生着极大的关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良好的师德足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处处做学生的表率,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说明了为人师表就是无声的命令。要想规范学生的言行,教师首先要做到。下面就师德方面谈几点个人的浅薄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