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介语的认知发生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把母语语言规则转移到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并且运用母语语言规则简化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的产物,它反映学习发生一种新的认知,中介语认知的发生与学习过程中的语言,心理,社会和中介语系统等因素相关,中介语认知的系统发生形成中介语认知图式,指导和管辖第二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2.
中介语理论对口语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介语"来历和理论 (一)中介语的理论基础 对于中介语的研究和分析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最初,20世纪60年代以前,行为主义在语言学领域盛行,中介语的研究也是在这种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下进行的.行为主义注重的是反应——刺激的语言行为活动,当时采用的教学法也是听说教学法.他们还认为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母语对语言学习者的影响很大,会影响学习者的语言习惯,母语会对学习者产生迁移或者干扰的作用.语言学家在当时采用的方法是对比分析法来研究和分析中介语.  相似文献   

3.
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外语课堂与语言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语言学取向的二语习得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诸如输入、输出、形式聚焦等一系列十分有用的概念框架,对语言教学实践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课堂二语习得的更多层面还有待探究。源于维果茨基学说的社会文化理论包括中介、内化、活动、最近发展区等核心概念在内的丰富思想,对我们理解二语课堂的活动系统、教师的中介作用和课堂互动与促进发展的关系等,会提供一种更宽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中介文化是指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构建的一种兼具第一语言和目的语双重文化特征的特殊文化。本文首先分析了中介文化的特点,认为中介文化的特点与中介语具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其次从学习过程中的语言、心理和社会等相关因素出发对中介文化发生的认知基础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尝试性地探讨了中介文化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介语是一种在结构上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对语言学习者有着正面和负面双重的影响。以中介语理论为基础的错误分析理论是应用语言学的前言,它的研究成果体现了对学习者语言系统的重视。本文对中介语的偏误分析并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概念,语言迁移与中介语关系密切,语言迁移的双向性对中介语的概念和模型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从中介语的定义阐明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的中介语应包括汉语中介语和英语中介语,并根据语言迁移理论中迁移方向的双向性,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其中介语更复杂,应该包括受汉语中介语对英语正向迁移而产生的英语中介语和受英语对汉语影响而产生的汉语中介语,进而引起了中介语模型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普通话中介语是一个连续体,必然涉及语言迁移的问题,语言迁移是中介语出现的重要根源。迁移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方言文化、方言态度和方言语码转换都会对普通话中介语产生负迁移。呼和浩特人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要主动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按照这些规律有意识地改正自己的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8.
戴花 《文教资料》2009,(36):31-33
语言并非如传统语言学描述的那样不偏不倚地反映客观现实。语言是与人类社会一同产生的交际工具,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渐丰富。批评语言学的概念是福勒、霍奇、克雷斯等在1979年出版的《语言与控制》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批评语言学采用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主要理论依据的语篇分析方法.借助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理论。通过对大众语篇的分析以揭示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及其对语篇的影响以及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其目的是最终在看似简单的日常话语中揭示其所隐含的社会不平等.进而抵制这种不平等。  相似文献   

9.
俚语是语言变异的一种表现,属于社会语言学的范畴。越南语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产生其语言变体——俚语。越语俚语,尤其是其构成特征,成为越语学习的内容之一。透过社会语言学视角,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层面对越南语俚语的构成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介语"是一种连接母语与目的语的一种过渡性质的中介式的语言系统。对于个体学习者而言,这种中介式语言系统的产生依赖于其对某种语言学习行为的发生,并且会无限趋近于目的语,但几乎不会达到与以目的语为母语的人相当的语言能力状态,只会在目的语学习过程中衍生出若干有特点的状态。每种语言的学习都伴有中介语的生成。基于汉语的学习,个体中介语存在有初起步状态、不断完善状态以及石化状态三种相互连接又各自独立的状态。对外汉语教师应关注这三种状态的中介语特点,为对外汉语教学打开新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迁移(transfer)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上的术语,是指对A任务的学习会影响到对B任务学习的结果。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是描述二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对二语学习产生影响的术语。迁移可以有正迁移(facilitation)和负迁移(interference)。母语迁移既体现在对二语输入的理解过程中,又体现在二语输出的产生过程中。本文根据录音材料分析了英语学习者口语表达中母语负迁移引起的其中介语(interlanguage)中各种错误。尝试着提出正确对待母语负迁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介语母语痕迹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语是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可视的、高度结构化的语言输出现象。中介语的形成离不开母语的迁移作用。由于受到母语的迁移作用,中介语中留下许多的母语痕迹。对中介语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二语学习者语言学习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13.
李世强 《保山师专学报》2000,19(1):81-84,86
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无疑会对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语言环境应该包括“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外延”指英语语言的市场需求及社会交际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内涵”指英语学习者以英语文化的心态进行思维的语言心理环境。本文从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及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语言环境的外延与内涵进行了理论阐述。对英语学习爱好者而言,语言环境的外延是语言环境的外在因素;语言环境的内涵是语言环境的内在因素。对语言环境所指的范畴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正确处理好语言环境的外延与内涵,即外因与内因的关系,这必将有益于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4.
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母语迁移是一种普遍现象,其影响可以从它在习得中的形式、内容、过程来研究和分析.母语和目的语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及母语句式或用法的泛化导致迁移.对比分析理论认为,语言迁移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影响语言学习的主要因素.在二语习得领域,中介语的研究始终倍受关注,研究发现,语言迁移与中介语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将就语言迁移对中介语形成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作为影响二语习得的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之一,语言学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预测学习者的成就及指导课堂教学。通过语能测试有助于教师分析学习者的语能倾向类型,进而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指导教师的中介作用。语言学能倾向是影响一个外语学习者学习成效的重要素质因素,教师可有效利用中介者的身份来引导学生认知自身语能优势,自主探寻语言学习的成功出路。  相似文献   

16.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必然受到其母语的影响并形成一种既不同于其母语又不同于目标语的一种被称为"中介语"的特殊的暂时语言形式.这种暂时的语言形式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在翻译教学中,成为学生学习翻译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性语言,产生出正面和负面的双重教学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中介语现象,分析并归纳中介语对翻译教学的影响并利用中介语研究以促进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17.
二语习得者在学习目标语时,会产生一种语言即中介语。在从母语向目标语过渡的过程中,中介语会产生僵化现象。这种现象会阻碍对目标语的学习,影响习得者对目标语的掌握和使用。文章对中介语的僵化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抵这些原因总结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任姹婷  高栋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6):120-121,131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在上海这个海纳百川的城市中,上海话、普通话、其他方言的转换更是屡见不鲜。名人周立波的语码转换相当频繁,因此,结合社会语言学中Gumperz、Myers-Scotton等语言学家的理论,来分析周立波语码转换的心理动机及产生的各种语言效果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中介语是一种常见而自然的现象,是学习者在母语和目的语交互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认知的印迹,反映了语言、心理、社会等多种认知方式的制约。而中介语有其自身的构建规律,这种规律通过偏误分析得以把握和运用,为二语习得的实践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崔姗 《华章》2010,(29)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以言语的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研究人类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不但对探讨语言的起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对本族语和外语教学都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学习心理语言学对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包括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和心理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这些结论有待于在外语教学实践中进行验证,从而使可行性理论得到应用,实现成功的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