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华侨、华人对中国体育发展的贡献华南师大关文明一、传播中华传统体育侨居海外的华人,大多保留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中作为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民族体育也就在他们的侨居地流传下来。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如下几个项目。1.武术。中华武术在亚洲传播最早、最广。从宋代开...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发展华侨华人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提高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情感意义;具有维系华侨华人的族群特征和身份特征,加速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促进华侨华人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的媒介意义;具有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和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意义以及提高华侨华人健康水平和生活素质的自然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近现代中国体育发展史上,海外华侨华人起了重要作用,他们既是西方体育入华的积极促成者,又是中国民族体育走向世界的媒介和桥梁,这中间产生了许多杰出人物和令人敬佩的事迹。在一百多年来内容广泛而深刻的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体育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而华侨华人的作用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并做出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4.
华侨华人支助祖国体育运动的动因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侨华人对祖国体育运动的发展有着桥梁作用、先锋作用、支助作用、促进作用和推动作用。其动因宜从我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与体育运动性质、功能的结合上进行研究。儒家文化“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尽忠报国”的思想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尊祖爱乡爱国的民族性格。体育运动的性质与功能能适应这种民族性格的社会需要;增强体质,适应华侨华人“谁号东亚病夫此耻宜雪”的要求;竞技运动场上的胜负信息的幅射能特强,能影响华侨华人在侨居国的社会地位的升沉,支助祖国体育成为其人心所向;联谊功能推动华侨华人参与体育运动;我国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精神,激起华侨华人社会的强烈共鸣,进而更加扩大其支助祖国体育事业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质性研究探索墨尔本地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途径。通过访谈法对墨尔本地区推广和参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10名被试进行资料的收集,进行推广模式的描述和因果网络的绘制。结果表明,影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推广的因素是华人数量的增加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等;推广和参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包括增加民族归属感等;有效的推广途径是具有中华文化背景的当地推广者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播至熟知的群体中。未来的国际推广工作可以以华人聚集区为中心开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随着后现代主义史学的兴起,"小写历史"蔚然而成风尚,对于历史的表述也从以往的着重于大历史观的表述而转向于对特定问题的表述,从专注于精英人物的活动的历史研究转向研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于是社会史、公众史和新文化史应运而生,并渐次成为史学的主流,这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无疑有着重要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传播作为一个文化现象,其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同步并互动,由此,考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演进路径与逻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作为一个文化体系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相对完整的演进历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演进路径主要表现为历史与时代的塑造、民族与地域的限定、阶层与性别的制约、隔离与传播的影响。从技术遗存与传承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正在逐步从经验导向向经验与科学并重过渡;从组织体系与发展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将从自发和松散向组织化和严密性迈进;从价值建构与影响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将从民俗和道德等层面向社会文化和经济等领域渗透。  相似文献   

8.
侨校是国家向海外和港澳台地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地和培养华人学子的摇篮.传统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华文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文章运用资料和逻辑方法,论述中华传统武术在华侨高校华文教育中的多元功能,提倡侨校要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突出和加强武术教学,兼顾武术的教育性、技击性和健身性.  相似文献   

9.
王衍榛 《体育世界》2012,(12):39-40
通过各种途径对太极拳的传播推广,即加强国民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认识,领悟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的文化.又可以把太极拳推向世界,让世界各国民众了解太极拳;接纳太极拳;喜欢太极拳,感悟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使太极拳扎根国内繁茂世界。  相似文献   

10.
媒介全球化下我国媒体体育传播的自觉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媒介全球化时代,从事体育传播的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体育文化要有自知之明,了解其历史、现实处境和未来发展趋向,同时做到主动利用先进的现代传媒方式传播传统体育文化,促使其早日融入全球化中.我国媒体体育传播须借鉴外国的做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在全球化进程中争取权益,确立地位,注重体育精神和文化理念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电视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抽样调查法,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电视传播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在西方体育文化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整体发展和传承面临危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退缩闭守,与其传播中的电视缺位不无关系。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电视相合的特性进行梳理,提出应加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电视营销,中国电视体育传媒界应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进行"议程设置",建立公共体育栏目、频道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保持自身体育文化的鲜明特色并广泛传播,不仅是建设体育强国、复兴中华文明的需要,也是保持世界体育文化的多元化,促进国际体育和谐、健康发展的需要。然而,目前对异质文化语境下体育文化传播的特殊性重视不够,在传播战略、传播机制、传播技巧、传播意识、传播手段和途径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因此,应对国际传播的现状和环境进行深入调研,全面把握对外传播的规律;同时,加强内部建设,打造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体育文化产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明确战略定位,并构建强有力的国际传播网络;借鉴国外典型个案,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单项传播进行整体设计;提高传播意识,重视培养体育文化传播的专业人才,积极推进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从目前来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世界体育文化界上的地位,仍然处于弱势的地位,但是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并不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本身上的弱,因为就中西方体育文化本身而言并无优劣强弱之分,而是在对外传播的策略、方法上的力度不够或是不正确所造成的,所以要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策略、方法上进行思考、反思。文章分别用文献资料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的研究,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传播的五要素,分别提出:提高传播者的主观能动性及能力;传播信息的整合;增加媒介渠道;把握受传者需求;重视传播效果的反馈。  相似文献   

14.
体育作为“西方文化”的一种物化载体,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进入中国。由于西方体育文化与东方传统体育文化本质上的差异使得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传播必然受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抗阻,因此,体育领域中的“西学东渐”是一个充满着矛盾冲突的过程。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整理,总结出:近代上海体育在西方侨民体育的示范和引导下,走上从惊诧、排斥到调和、吸纳西方近代体育的发展历程,完成了对西方近代体育从吸纳、比照、融通的3个递进的演进过程,实现了西方体育在中国本土化的“变迁”与“重建”的过程,上海民族传统体育也经历了“解构”到“建构”的痛楚,实现了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中央电视台1983年-2007年二十五届春节文艺晚会节目内容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作为当今中国最具竟争力的主流媒体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关注程度存在一定的缺失,在传播与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体育文化方面表现不足;关注、传播与弘扬传统文化及传统体育文化,保持民族文化的鲜明特征,实现民族文化的回归与复兴,始终应该成为媒体尤其是中国主流媒体和全民族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6.
秉承“团结、友好、合作”的奥林匹克精神,第八届全荷华人体育运动会圣火,又将于一九九二年十月在荷兰王国首都阿姆斯特丹的南运动场里点燃。举办这一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已成了荷兰侨社一年一度的盛事。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有条不紊,密锣紧鼓地进行。全荷华人体育运动会(下简称:荷华体运会)在短短八年内,能够发展到今天名声远播,成绩卓著,除了侨社本身的支持、合作,广大旅荷华侨华人的拥戴参加,以及荷兰王国政府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体育由于自身地理环境、价值理念、传播模式和传播思想等方面的限制,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日益趋向保守性、封闭性和"部落"化.同时,因西方体育本身的通约性、参与性、娱乐性、竞技性、刺激性、实用性等诸多特点,在强势的"西学东渐"之风下催生了中国对西方体育的被动接受和主动运用.尤其在当下传媒全球化下,西方体育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高端的传媒技术、娴熟的传播经验和隐蔽的文化策略,以惊人的速度取代了中国传统体育本该有的天然优势地位,而一跃成为中国体育的主流.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法、对比法等,从多元视角透析了西方现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旨在反思我国传统体育在西方体育挤压下渐趋边缘的历程,同时,探寻我国传统体育的未来传播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逻辑分析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清晰明了的动态文化符号集聚和辐射机理进行剖析。研究认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集聚的内生源动力是地域环境因素;交通隔阻与文化传播不畅通性是民族传统体育地域集聚首要因素,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多样性衍生的基石;历史上民族迁徙和民族战争对现行民族传统体育辐射传播留下重要的痕迹。各具特色浓郁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和民运会是民族传统体育多元地理集聚和辐射以及人文集聚和辐射的两大驱动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集聚与辐射的均衡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实现科学发展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9.
石小娟 《乒乓世界》2005,(11):60-60
由日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日本新华侨华人会、日本中华总商会、横滨乒乓球协会主办,中国大使馆、中国乒乓球协会、日本乒乓球协会后援的第二届在日华人乒乓球比赛,于2005年9月11日在日本横滨文化体育馆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体育故事存在国际认同不足等困境,如何基于文化陌生感的语境建构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是亟待思考的现实议题。该研究以共情传播为理论,指出了中国体育故事中的共情元素、共性历史、共同诉求和共通价值,为跨文化传播中建构国际认同提供了共情可能。并以国际认同的建构为导向,构建了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中的共情传播模式,认为承载不同价值观、不同主题的中国体育故事,在相应的跨文化传播场域,能够经由共情传播建构国际认同。基于这一模式提出了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中建构国际认同的路径:提炼中国体育故事与世界的共情元素,消解认知偏差;从平民视角和他者视角讲述中国体育故事,强化情感认同;强化中国体育交流故事传播中的聚合效应,以共识促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