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疲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一种主观体验的倦态,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十分有害的。通过探讨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心理疲劳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诊断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旨在优化体育教学过程,完善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高校女生生理、心理特点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延平 《辽宁体育科技》2005,27(3):93-93,104
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高校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她们在生理、心理上已趋向成熟.但耐疲劳能力差,合理安排体育教材,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1学校体育有助于缓解学生精神压力,消除其心理紧张 现代的中小学生面对紧张的学习和来自多方面的压力,普遍感到压抑,易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很显然,处于这种心理状态的中小学生十分渴望能从压力下解脱和人性复归,而学校体育能较好地满足这一需求。体育运动能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缓解因学习、生活等带来的紧张,精神状态达到平衡,从而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疲劳,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实初中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初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学习效能和心理疲劳等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在学习效能上得分要显著好于不锻炼的学生,而在心理疲劳上则明显低于他们。  相似文献   

5.
探讨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体育学习兴趣是学习者对体育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它在体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他的认识活动中的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等智力因素密切相连,也和支持学生体育学习的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直接相关,它贯穿于体育学习中的知识习得、技能掌握和身心发展之始终。因此,体育教师应注意对学生加强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把知识、技术、技能传授的有效性和身体、心理的发展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效果。一、发挥体育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首先,体育学习兴趣的产生能…  相似文献   

6.
对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学校体育教学的相关的知识理论,对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探索中专学生自我评价的心理结构,自我评价的心理功能对促进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体育锻炼能力、促进学生心理个性健全发展和社会化的进程等方面的作用,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自我评价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体育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7.
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学生体育学习白组织极性问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本文分析了其划分的根据-体育人口,重点论述了形成我国学生体育学习白组织极性心理状态的经济结构,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经济结构形式下学校体育教师在改善学生体育学习自组织极性心理状态中的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体育理论教学过程分析,发现学生在理论课学习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消极心理,为了克服这些不良心理,对恐惧和拒绝心理、焦虑心理、模糊心理、轻视心理、兴趣的单一化等进行了原因分析及反馈矫正,有利于心理调节,排除心理障碍,使学生掌握基本体育理论和技术理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张新华 《湖北体育科技》2001,20(4):111-112,115
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能力进行了初步探索,介绍了长期教学中形成的工作经验,提出了改变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提供学生创造性学习条件;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提供学生创造性学习空间;改变心理教育观念,激发学生创造心理等有益做法,对改进中学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在体育教学中,一些学生错误动作的产生和出现消极性练习并非是动作概念不清或身体能力不及,而是由于各种心理障碍的影响所致,如临场情绪过敏、心理疲劳、动机不足、运动感觉迟钝等。积极的、适宜的心理状态能够促使学生较快、较好地学习和掌握各项动作技能,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体育学习焦虑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心理训练为手段,探讨大学生体育学习焦虑控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体育学习焦虑的控制有助于动作技术的掌握和完成质量的提高;有针对性地采用认知、表象、放松训练及暗示调节等心理训练方法,能有效地降低学生体育学习的状态焦虑。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人们积极地接触、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体育兴趣就是积极认识体育运动或从事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本文通过分析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性,提出了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几点想法,以期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终身制体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心理策略”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而采取的各种行动方式和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心理策略,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技能,同时又能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因此研究体育教学中的心理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预见和指导学习的心理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让学生完不成动作或出现错误动作而失去学习信心时才去补救,而要善于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预测其易犯的错误和学习动作的难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样教师就比较主动,效果较好。如在教排球垫球时,估计学生做这个动作,最容易…  相似文献   

14.
于涛 《体育教学》2006,(4):58-58
快乐体育是指以学习各项运动的乐趣为中心,让学生从运动中得到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方法,从心理方面讲、快乐体育是指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5.
<正>针对"如何在体育课中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这一话题,多数教师往往更多地关注场地器材安全、保护与帮助措施等较为直观的方面,却疏忽了学生体育学习心理安全防范与心理环境的营造。在此,笔者主要从心理安全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心理安全是学生体育学习的前提基础。体育课中,更应加强学生心理安全防范与心理环境的营造。学生体育学习的过  相似文献   

16.
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方法与措施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体育活动要求运动付出较多的体力,比较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但是如果对活动本身感兴趣,就会精神饱满,积极热情地投入,并刻苦学习,努力进取,从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入手,总结和分析了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乔柱 《体育世界》2008,(11):19-21
体育课堂教学心理卫生,是维护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自觉防止和消除妨碍学生成长的消极因素,形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学习环境的重要保证。体育课堂教学整体目标,是决定体育课堂教学心理卫生的基础;体育课堂教学过程诸要素,是制约体育课堂教学心理卫生的关键;体育课堂心理气氛,是实施体育课堂教学心理卫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调节体育学习心理,让不同学生体验成功和快乐,成为目前体育课堂的核心素养,成为影响体质发展的先决条件。本文通过合班分项教学模式对比分析,试发现合班分项教学对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和意志力的影响,并结合学生体育学习的成败归因,让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有效改善体育学习心理与兴趣,改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为学校体育教学新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的体育兴趣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人对客体的选择”,“是对一定对象的心理倾向”,“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根据心理学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学生的体育兴趣理解为:学生从事体育(或体育中某一内容)学习与锻炼的心理倾向或选择。体育兴趣是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是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积极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心理因素”。很多人都爱引用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来说明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性。然而,在我国的五六十年代,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堂教学心理卫生摭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课堂教学心理卫生,是维护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自觉防止和消除妨碍学生成长的消极因素,形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学习环境的重要保证。体育课堂教学整体目标,是决定体育课堂教学心理卫生的基础;体育课堂教学过程诸要素,是制约体育课堂教学心理卫生的关键;体育课堂心理气氛,是实施体育课堂教学心理卫生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