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80年代,英国莱斯特大学遗传系亚力克·杰夫里斯教授发明DNA指纹鉴别技术。现如今,该校遗传系的科学家们正研发另一种新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A-PAGE方法,对外源DNA导入两次的四个后代变异系、一个后代变异株系的六个单株和导入后代间杂交的四个后代变异系进行了醇溶蛋白电泳分析。结果表明:1.外源DNA两次导入进一步强化了变异;2.A-PAGE方法不仅可用于验证外源DNA导入的变异后代,而且可检测后代变异系的遗传稳定性;3.使外源DNA导入后的变异后代间再进行杂交,能够丰富变异类型。而且导入技术与杂交方法的结合,可以互相补充,对作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漂移到人体会怎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路 《科技广场》2003,(4):46-46
前不久,英国《自然》杂志和美国《科学》杂志等相继报道,转基因食品即遗传改造的食品,其DNA片断(转基因)能进入人体肠道细菌体内。  相似文献   

4.
<正>生命的核心是遗传物质,也即脱氧核糖核酸(DNA),人的DNA包裹在细胞核中,一个人的DNA包含了其所有的生命和遗传信息。现在,研究人员已经能通过对DNA编(剪)辑来根治人的疾病,甚至可能操控生命。编辑DNA的利器编辑DNA需要工具,这些工具实际上就是一些蛋白酶,它们可以在特定的位置切割和编辑基因,因此也可以视它们为基因剪刀。现在,最厉害的基因剪刀或基因编辑器是CRIS-  相似文献   

5.
60周年前的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JD.W8tSOn.1928-)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FCrick,1916-)共同提出DNA双螺旋分子结构模型.并从分子层面阐明了DNA如何携带遗传信息及复制的机制,由此揭示了生命遗传的奥秘,奠定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美国加州的卡里·穆利斯和加拿大籍英国人迈克尔·史密斯,由于在遗传领域研究中各自取得突破性成就,两人共获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发明使深入研究生命的基本结构成为可能,对生物遗传领域的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古DNA: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知过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生物分子遗传研究室成功完成了山东省临淄地区古墓群中古人类群体DNA的分析 ,阐明了不同历史时期山东半岛人群的分布及遗传结构与现代人的异同性。目前正分析殷墟出土的商代晚期古代人群的DNA解析结果 ,以期复原我国商代人群结构、迁徙模式和文明、文化传承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nature国际合作遗传研究Nature封面:古人类DNA。Nature杂志第7624期封面文章报道了来自多样地理种群的787个高质量基因组。非洲人的预估变异累积速度慢于非洲以外的人;此外,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安达曼原住民来自早期走出非洲的现代人类的遗传并不显著,但是与其他非非洲种群起源相同。研究估计,在一次走出非洲后,澳大利亚和巴布亚原住民在51000-72000年前从亚欧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发布历时两年调查完成的中国姓氏统计研究,这项调查涉及全国1110个县和市,得到了2.96亿人口的数据,一共收集到4100个姓氏。在此前的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姓氏分布图与《中国人口生要死因地图集》中的疾病分布图有重叠,所有的姓氏和常见疾病之间似乎都存在一种说不清的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10.
姓氏之最     
<正>在远古时期,不管是王族还是庶民,都不存在姓氏一说,直到秦朝大一统后,中国的姓氏文化才逐渐走向正途,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人数最多的姓据《人民日报》最新统计,李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全国有9 500多万人姓李,大约占总人口的7.94%。  相似文献   

11.
多亏有了新一代自动机——DNA自动定序仪,现已有可能直接存取全人类基因中的遗传信息。这些自动DNA定序仪是起因于生物学史上一项史无前例的计划,即美国人和日本人制定的人类基因组定序计划。这项计划雄心勃勃,目的是详细调查和破译组成人体遗传物质的35亿个碱基;它是基础科学和临床生物学特别是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景爱 《百科知识》2009,(4):55-57
在说契丹人的姓氏以前,先讲一下姓与氏的由来、姓与氏的区别,或许有助于对契丹姓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生命科学     
生物电脑可按 DNA结构进行自我复制 ,并可植入人体内 ,控制人的感觉 ,处理外界传入人体的各种信息。同样 ,DNA在生命科学中占有一定的主导地位。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以遗传作为维系纽带的个体发育与种群进化的世代递进。而支配和联接这些基本特征的要素则是遗传信息 ,它将漫长的进化过程完整地记录在 DNA中 ,利用遗传信息从 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单向传递过程 ,“指导”合成特定的蛋白质得以实现 ,即遗传这一重要生命活动实质上是核酸分子运动的结果。科学家研究表明 ,人类的疾病与 DNA遗传基因密切相关。人体衰老、患病 ,实质是基因受…  相似文献   

14.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10,(10):11-12
一个胚胎两个妈 英国研究人员首次实现了人类受精卵之间的DNA移植,从而获得一个拥有3个人遗传物质的受精卵,其中包括一名男性和一名女性的细胞核DNA,以及另一名女性的线粒体DNA。研究人员先从一对夫妇捐赠的受精卵中取出细胞核,  相似文献   

15.
日前,由我国科学家带领的国际团队成功提取到田园洞人的核DNA和线粒体DNA。分析表明,田园洞人只携带着少量古老型人类——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DNA,更多表现的是早期现代人的基因特征,且与当今亚洲人和美洲土著人(蒙古人种)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而与现代欧洲人(欧罗巴人种)的祖先在遗传上已经分开,分属不同的人群。田园洞遗址发现于2001年,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距离著名的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约6公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DNA分子标记技术不断涌现并应用于在食用菌遗传育种、菌种和菌株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定位和克隆等研究中。本文对DNA分子标记RAPD、SCAR、ISSR等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其在食用菌遗传多样性鉴定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7.
1月22日21时整,由中国、英国和美国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协作组”在深圳、伦敦和华盛顿同时宣布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这一计划将测定选自全世界各地的至少1000个人类个体的全基因组DNA序列,绘制迄今为止最详尽的、最有医学应用价值的人类基因组遗传多态性图谱。  相似文献   

18.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是该校传统优势学院之一,学院设有动物科技系、动物遗传育种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基础兽医学系、预防兽医学系、临床兽医学系等6个系,拥有一支以学术大师为龙头,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51人,其中专任教师121人,教授29人,副教授29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级专家2名,部(省)级专家9名,博士生导师26名,有4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学院科研实力雄厚。依托学院资源先后建立了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同一个受精卵能够发育出成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其中的细胞形态各异,功能千差万别?为什么同卵双胞胎也会有各种形态行为的差别?表观遗传学机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表观遗传是指在没有细胞核DNA序列改变的情况时,基因功能的可逆的、可遗传的改变。表观遗传现象主要包括DNA甲基化、RNA干扰、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学主要研究表观遗传现象的建  相似文献   

20.
缺乏细节的遗传风景 如果要评选20世纪最重大的科学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无疑是强有力的竞争者。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发现,遗传物质DNA(即脱氧拨糖核酸)是由两条相互缠绕的长链构成的,长链上分布着控制生命活动的基因,基因实际上是由更小的分子即核苷酸构成的.不同的核苷酸会排列成一定的顺序.控制着细胞中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