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日本和服手绘纹样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装,和服纹样的题材及装饰形式散发出华美而精巧的艺术魅力。本文以和服手绘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这些特有的审美对象去思考凝练在手工艺人心目中的审美情趣,认为日本和服手绘纹样所表现出的技艺之美、象征之美、装饰之美,充分体现了日本民族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日本和服千姿百态,极具民族特色,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和服不但成为了日本人参加重大节日的必备服饰,也成为了日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从和服的发展历史入手,简要介绍和服的分类及特点,探究和服背后蕴含的日本人关于自然崇拜、神权信仰、谨慎守礼等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和服是指日本的传统民族服装,与日本人的生活和文化息息相关,在日本人心中它的地位勿容置疑,它让日本女人走向了世界,也让世界认识了日本。单阐述了和服的历史由来,种类结构、艺术审美以及现代传承创新,通过和服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日本文化。  相似文献   

4.
方丹敏 《大学生》2012,(8):24-25
东泰映画村里的和服京都是一个历史古城,与东京到处都是摩天大楼与匆忙的上班族不同,京都显得悠闲、安静,街上可以随处见到穿和服的人。3月14日下午,我们参观了京都东泰映画村,这是一个电影城,但是我们的参观与学习显然也不同于一般的游客。两位日本演员在小舞台上向我们介绍日本的和服,大家对和服也不陌生,以为就是介绍下款式、穿法或者电影中出现过的不同时代的和服,细听才知道,日本的和服也是一个天然的生态循环系统,而且包含了节省物料的深意。  相似文献   

5.
提起日本、日本文化,绝大多数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身着华丽和服的美丽日本女人优雅的身影.要深入理解和服的魅力,须从和服的演变、和服的种类、适宜场合,以及和服折射出的日本文化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进一步了解日本文化.  相似文献   

6.
"和服"中体现的日本人的几个性格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和服在日本长盛不衰的现象及和服的某些特点,对日本人对历史文物、大自然及人或事物的态度及其性格特征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外在体现。我们可以从很多语言的惯用表达形式或谚语、俚语中考察出其产生的心理过程和该民族的文化特点。尽管日本的传统服装——和服起源于中国古代(唐代),但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变革已经形成了日本独具特色的民族服装,和服以其自身的独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日本人的审美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红光 《神州学人》2009,(7):32-33
穿和服 我在日本留学期间,每年“成人节”的时候,都会驻足欣赏穿着和服去参加成人庆典活动的日本女孩,总也看不够。除夕之夜,一边听演歌.一边欣赏千姿百态、浓淡相宜的和服,它真不愧是日本服饰文化的经典。记得我在伊藤忠商社担任汉语讲师时,课间偶尔谈起和服,发自内心地赞叹过它的美和对它的喜爱。细心的细江同学听说我还没穿过和服,就热情地邀请我到他家体验一下。  相似文献   

9.
和服     
在英语等欧洲语言中,会把"和服"称为Kimono,即日文"着物"的罗马拼音。这是因为欧洲人与日本人于16世纪时就因地理大发现的缘故而有所接触(限于通商及传教),而当时和服一字尚未产生,因此欧洲人就以当时日本所使用的着物一字称呼日本的民族衣服。但现在,Kimono除了指"和服"这种日本特有的民俗服饰外,也有指东亚地区相似服饰的意思。现代日本女性和服的样式大多反映了其年龄、婚姻状况及社会地位,也反映了穿着场合的重要度。  相似文献   

10.
十一月十八日,我们乘车前往东京都台东区台东小学参观访问. 在欢迎队伍中,我们看到有几位中年妇女身穿艳丽的和服向我们躬身致意.我想,这几位中年妇女一定是怀着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才穿上了节日的盛装来欢迎我们,但是,为什么其他女教师却都穿着西式服装而不穿和服呢?直到全校师生的欢迎大会上,我才恍然大悟。在文艺演出中,有一个节目是家长会的代表表演日本民族舞蹈。而在台上翩翩起舞的正是刚才欢迎队伍中身穿和服的那几位中年妇女. 日本的学校十分重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日本朋友打比喻说,如果把学校的教育工作比作一辆两个轮子的车,那么,这辆车要前进,就必须两个  相似文献   

11.
连接副词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对篇章的连贯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ETS语料库从使用频数、位置特征和语法型式三个方面对中、日、德学习者结果连接副词的使用情况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非本族语英语学习者在结果连接副词的使用上存在异同点。中、日、德学习者均依赖于少数几个连接副词,且其书面语中存在口语化倾向;中、日学习者作文中连接副词的位置和语法型式的多样性都不如德国学习者。这可能与学生的语域意识,回避策略以及语言负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普遍认为的日语中含有形容词的存在句(不规则句式)结构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发现了它们与日语存在句之间的连续性特征,并指出具有这种连续性特征的深层原因在于格助词 「に」的语义特征的连续性.因此认为,含有形容词的存在句(即不规则句式)应该也属于存在句范畴中的一种,只是它们与典型的存在句相距较远,位于存在句范畴中比较边缘的位置罢了.  相似文献   

13.
National differences in patterns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reflect differences in patterns of communication and delegation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In mature U.S. corporations, projects are generally controlled by superiors and implemented by subordinates who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People making critical decisions may lack critical information while the people responsible for implementation may not have a stake in overall project success. The result is frequent failure. In U.S. startups, smaller Italian companies and in Japanese management groups, work is carried out by cooperative groups. Members have a shared stake in overall project success. Decisions are made to promote overall project success. Differences among small group performance in U.S., Italian, and Japanese companies reflect differences in the scope of group activity. U.S. startups can innovate technologies, business processes, and products. Innovations by small Italian companies are generally restricted to changes that compliment the activities of other firms in their network. Japanese business groups operate within a highly structured corporate environment. Innovations tend to be limited to elaborations in core technologies, processes, and products.  相似文献   

14.
从语言具有连续性特点的角度,对普遍认为的日语"不规则句式"结构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发现了它们与日语存在句之间的连续性特征,并指出具有这种连续性特征的深层原因在于日语的「なる言語」这一特性,即日语具有个体和事件的场所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围绕日本的谚语来进一步分析谚语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背后隐藏有关日本人、日本民族在内的日本文化特点。文中重点选取了日本人实际生活中常用的谚语用例,旨在探寻其中反映出的日本人独特的文化心理及富有大和民族自身特色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6.
授受动词作为补助动词在一个授受事件句式中同时出现两次所构成的授受补助动词双重同现句一共有4个句式,文章通过语料库查找实例,从动作者等要素分析考察了实例使用状况,验证了先行学说,归纳出基本句式结构和句意,分析了实例使用偏差成因,归纳出双重授受句式最容易使用的是补助动词2为受益义的句式,补助动词2为クダサル的敬语组合,而最少用的是补助动词2为施惠义的句式、补助动词含サシアゲル的敬语组合的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17.
由于日语与中文的语法结构截然不同,因此在学习日语的被动态时,很多初学者在日语的主语与对象语的处理上往往容易混淆。要想熟练掌握日语的被动态用法,首先要了解被动态的形态、句式和语义的特征,并对被动态用法的若干类型以及被动态的一般倾向要十分熟悉明了。  相似文献   

18.
方明礼 《钦州学院学报》2012,27(4):37-43,48
翻译误译等现象会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障碍,影响读者对原作的阅读、理解和欣赏。通过《午后曳航》译作与原作的对照比较,发现题述作品译作中存在的照搬原文、忘文生义以及语法、句式、动作主体、词汇等诸多方面的误译现象及起因。由此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日本文学翻译工作者及日本文学翻译出版界的注意,最终达到在尽量减少误译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日本文学翻译作品译作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日语句型是构成句子的语法骨架,其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日语句子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一般决定了日语句型表达的是肯定与否定的意义.但是,日语中,有一些句型是否定的形式,却不表达否定的意义.又或是,肯定的形式的句型,却不表达肯定的意义.本文仅就日语句型中存在的形式与意义并不总是一致的特别现象试略述之.  相似文献   

20.
从入学选拔、课程设置、能力培养和毕业要求四个方面对日本国立大学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方式及特点进行了概括与归纳,可以看出日本研究生培养有以下特点:选拔方式灵活、考查全面,注重加强与社会产业界的联系,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做法对于优化我国研究生教育人才选拔方式,加强研究生能力培养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