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高校学习困难学生实施“过程管理”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高等教育规模逐年扩大,进入大学的"门槛"逐年降低,高校生源素质日益下降,高校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文章深入分析了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过程管理"培养模式,实现了学困生的教育转化,促进了学校的学风建设,对同类高校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学困生问题的出现,很大原因就在于这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畏难与抗拒心理,以及学生的家庭因素,影响小学教学质量。针对小学高年级学困生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促进学困生的教育转化,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困生的形成在低年级时已经初显端倪。本文以宿迁学院机电工程系具体数据为依据,分析高校低年级学困生成因,提出教育转化方法和重点,对低年级学困生学习心态的调整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对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五年制高职教育的难点是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其原因在于五年制高职学生中学困生占有较大比例。实现对五年制高职学困生的思想转化,就要从六个方面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用档案记录的方法使学困生的言行明确化,并有选择、有策略地与家长沟通教育思想,形成思想教育转化的合力。  相似文献   

5.
"学困生"的教育与转化是高校学风建设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进行有效帮扶是对其实行转化教育的前提。基于此,对高校"学困生"的成因进行探讨,并结合书院制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学困生"帮扶机制的路径和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学困生的教育转化,为学习困难学生的"过程管理"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伟华 《考试周刊》2009,(36):207-208
虽然学困生的成因和教育转化的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在这热点背后,国内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忽略了对这一类特殊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关注,本文作者针对学困生心理问题中的抑郁倾向问题做了成因和抑制的思考,以期对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闫英 《学苑教育》2023,(17):12-13+16
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新课标要求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就不能忽视“学困生”的存在,因此要重视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学校教育长期面临的难题,本文着重谈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其“学困生”的有效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张紫琳 《考试周刊》2014,(7):176-177
学困生泛指品行或学习落后的学生,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关乎学校的稳定、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本文在分析中等职业学校综高班学困生产生的成因及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探讨了"交流、关爱、宽容、欣赏、激励"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山区特殊环境中,学校、家庭、社会和自身四个方面的原因,使学困生普遍存在。对学困生实行转化,必须要采取"克服偏见、施之以爱,关心学生、做有心人,将心比心、讲究宽容,用心发现、抓闪光点,用心感动、持之以恒"的教育转化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10.
单景辉 《辅导员》2014,(10):75-76
如何转化"学困生",使他们茁壮成长,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会经常碰到的不小难题。笔者的经验是,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找出"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首要完成的工作。其次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学校的每个班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学困生,我们班也不例外。根据这几名学生特点,笔者通过和家长沟通,与曾和他们上过同一幼儿园的同学交谈,了解了他们成为"学困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的产生是学生个体在社会和个性化过程中发展不和谐的反映。班集体中存在学困生是客观现象,班主任要对学困生有正确的认识。任何一个学困生都有值得肯定的一面,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特长,以此为教育转化的突破口;任何一个学困生不是一成不变的,  相似文献   

12.
学困生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和学生工作的难点。此前的研究多聚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和具体的帮扶举措,少有研究立足高校学困生的课业数据,强化过程管理,未雨绸缪。以某地方理工科高校2018级学困生为蓝本,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对理工科高校学困生的课业表现和形成原因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高校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学困生的教育是班主任科研永恒的主题。学困生的形成有着家庭教育、环境影响的历史根源,也有学校教育失误等诸方面的原因。大多数学困生有一种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对老师有戒备之心,处处设防。另外,他们缺乏自制力,不能有效控制约束,调整自己的情绪、情感和言行,忍耐性较差。对他们的教育转化工作采取的方法应是多样化的。现就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14.
<正>班主任工作中,最困难的问题莫过于学困生的教育问题。一个班级,如果出现一个或几个学困生,往往就会牵扯住班主任许多精力。因此,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甚至在学校教育工作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学困生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被人们关注和重视。经过多年对班主任工作的探索与研究,我认为,要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对矛盾。一、"抑"与"扬"的矛盾处理  相似文献   

15.
教育转化学困生,必须热爱、理解和尊重他们;让他找回自信;帮助学困生克服困难,培养其意志;家校联通,积极疏导学困生情绪。作者从这四方面阐明了教育转化学困生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学困生的转化,如果教师能以人为本,以爱去感染他们,学因生是可以转化为优秀生的。  相似文献   

16.
郭甲尚  张硕 《教育艺术》2007,(11):39-39,36
"学困生"出现的原因比较复杂,有个性特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原因.对"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应针对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和对策,有的放矢,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一些教育工作者往往忽视了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这样既不符合社会、家庭对学校的期望,也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学困生的转化需要我们付出特别的爱心,下面从四个方面谈一下"学困生"的转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让所有学生都得到进步、得到提高,这就要重视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本文从教师、家长的引导、教育方法方面探讨学困生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是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就要关注班级中每一位学生,只有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知识起点上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才能说我们的数学教育是成功的教育,从而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让数学学困生也能和其他同学齐头并进,真正落实学生的全体、全面发展。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这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对一个班级的影响力也是比较大的,数学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笔者结合多年对学困生的数学教育经验,现将学困生的主要表现,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分析和学困生的教育转化策略三个方面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9.
单景辉 《辅导员》2014,(15):75-76
正如何转化"学困生",使他们茁壮成长,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会经常碰到的不小难题。笔者的经验是,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找出"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首要完成的工作。其次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学校的每个班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学困生,我们班也不例外。根据这几名学生特点,笔者通过和家长沟通,与曾和他们上过同一幼儿园的同学交谈,了解了他们成为"学困生"的原因。做事不知深浅、我行我素的小宁,由于父母年龄较大才得子,所以一生下来就掉进了娇生惯养的圈子。上学后不懂学校规矩,不懂得孝敬父母,  相似文献   

20.
做好高职学困生教育转化工作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转化学困生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要真诚地为学困生付出爱心、耐心和恒心:树立信心是学困生转化的基石;付出爱心是学困生转化的源泉;理解与尊重是学困生转化的润滑剂;沟通与交流是学困生转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