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几何时,精明的商家为了达到促销的目的,在各类小食品中夹带好玩的飞机、转碟,或各种玲珑剔透的小动物玩具。而最近,一些小食品中夹带的“英雄卡”,则让许多学生陷入痴迷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清明节就要到了,我们幼儿园里的中班和大班都要布置以清明节为主题的看板,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家长进行宣传。我需要一些关于英雄的图片或文字,于是我在班上问了一下:“小朋友们,谁家里有英雄的图片?”许多孩子听了我的问题,马上皱起了眉头,满脸的迷惘。还有的孩子问:“老师,英雄是什么啊?”孩子的问题着实让我愣了一下,仔细一想,这个问题似乎是超越了孩子们的认知领域。  相似文献   

3.
赵丽丽 《家教世界》2023,(Z2):50-51
<正>“校园欺凌”一直是家长、老师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话题。很多家长焦虑担心,在我们看不到的校园生活中,孩子都经历了什么?他们遭遇校园欺凌的可能性有多大?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不受伤害?家长们的这些焦虑和担心在《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这本书中都给出了很好的解答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王元安 《山东教育》2002,(34):15-15
近年来,一些小学校园刮起了学生家长为孩子“跑官”、“要官”之风。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通过各种方式和关系,请求老师为孩子在班内安排个“一官半职”,致使有些老师不得不挖空心思,在常设的班干部之外,增设名目繁多的“官衔”,如管花的“花官”,管水的“水官”,管桌凳的“桌凳官”等等。为什么让自己的孩子当“官”呢?一些家长振振有词:“当班干部可以培养、锻炼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增强孩子的自律性、自尊心。”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让孩子担任班干部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达到这种目的,但这无形中也培养了一些“小官迷”,…  相似文献   

5.
何捷 《教育文汇》2006,(11):49-49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溜溜球就像旋风一样刮进了校园,一时间,无论上学、放学、课间活动,每个孩子手中都飞舞着一个小球。“飞旋陀螺”、“魔术手套”、“地球环绕”……这些招数连同“风火轮”、“金龙银凤“、“冲击波”、“火力银电”这些经过电视节目包装宣传的名牌溜溜球,让孩子们爱得着了魔。就在许多同行向孩子们发出“禁止令”的时候,我却决定向孩子们学习如何玩溜溜球。  相似文献   

6.
为成长配色     
我们渴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轻松愉快地学习.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说着“我能行”、“我成功了”走出校园,走向更高层次的殿堂。但是在教材的不断更迭中, 在学习内容难度的不断增加中,在评价体制仍以考试为重头戏的现状中,许多孩子在学习上丧失了尊严.在生活上远离了乐趣.学习生涯成了他们不堪回首的往事。这让我心痛!如何改变,如何让我们东洲中学成为孩子们主动求索知识的乐园、成为攀登发展的起点、成为生活的天堂,让每一个孩子在校园中都骄傲地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个家长走进校园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我们通过班主任例会、年级部和学科部主任联合会议、行政组会议等多次专题研讨.达成一个共识:每一  相似文献   

7.
施水泉 《家庭教育》2007,(2S):44-45
放寒假了,又遇上过年,让那些暂时解脱了学习重压的孩子欣喜不已。但是以往有规律的生活却被假期的一些不良习惯所取代,在喜庆玩闹的同时,却让一些小毛病、大毛病钻了“空子”。本结合一些具体的事例,讲讲这些过度玩乐、暴饮暴食所造成的危害,让家长和孩子都有一个警觉。[编按]  相似文献   

8.
最近,某门户网站的论坛中一网友发帖称,岳池中学让学生在校园当“保洁员”,在保洁的两天时间内,整个班级都不上课,自己上自习。该帖子出现后,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共鸣,一些网友表示支持和理解,认为现在的孩子不应该读死书,应鼓励孩子参加社会活动,体验社会的艰辛。但反对者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应该随便耽搁他们的学习时间……  相似文献   

9.
在很多家长的观念里,有了孩子就是增添了负担,你看,“生孩子、养孩子、教孩子”都是父母自上而下的行为。为了负担轻一些,大人最希望孩子“听话”,否则,就会忙中添乱。让大人疲惫不堪。  相似文献   

10.
肖红 《伊犁教育》2005,(4):45-46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每一个父母为教育子女都付出了许多。作为父母,在做这些应该做的事时,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那份深深的爱,并让爱延续,因为爱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前期的调查中发现,有39.2%的家长认为让幼儿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们通过观察、与家长交流、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了解到,许多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英语兴趣方面,有一些成功的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让孩子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在生活环境中感受英语的重要性。比如:电视新闻中出现的NEWS,大街上银行的英文标牌BANK,超市里一些食品或物品的包装盒上印有的英文MADEINCHINA等,这些都是随时可以看到的,家长要及时引导孩子注意观察,让孩子感到英语无处不在。如果在大街上遇到外国人,家长可告诉孩子只有学会…  相似文献   

12.
《教育情报参考》2006,(6):20-20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孩子“因贫失学”让人心酸;城市教育资源分配失衡,“择校”成为许多家长的梦魇:“分数至上、考试至上”的社会风气让无数孩子远离快乐;乱收费现象严重,个别学校和老师频频把敛财黑手伸向孩子——义务教育阶段的这些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童谣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孩子们对这个世界最直观、最朴素的认知。好的童谣,承载着孩子阳光般的希望,让孩子稚嫩纯真的岁月,变得丰盈而灿烂。但当前在不少地方,确有一些内容低俗甚至充满暴力倾向的“灰色童谣”充斥校园。相信以下这则“灰色童谣”不少孩子都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14.
《农村教育》2006,(3):7-7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孩子“因贫失学”让人心酸:城市教育资源分配失衡,“择校”成为许多家长的梦魇;“分数至上、考试至上”的社会风气让无数孩子远离快乐;乱收费现象严重.个别学校和老师频频把敛财黑手伸向孩子——义务教育阶段的这些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孩子的活泼、淘气劲,往往让人觉得天真、可爱、富有生命力与创造力。然而,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的优越感越来越强,一些孩子身上表现出的“孩子气”,则让人深为忧虑。   一曰“娇气”。在一些家庭里父母过分地溺爱孩子,养成了小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这些孩子在生活中毫无动手能力,更不要说独立完成某项任务。他们如同温室里的花草,经不得阳光照射和风吹雨打,一旦有挫折,便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前进的勇气。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   二曰“傲气”。家庭的优越感与家里有意无意地捧为“掌上明珠”,使一些孩子…  相似文献   

16.
李桂珍 《湖南教育》2002,(16):20-20
据调查统计,2001年我国“校园暴力”情况为:10.5%的学生面临“校园暴力”的威胁,94%的孩子认为在社会中自身的安全不能得到保障。近年,各地媒体也纷纷报道有关“校园暴力”的新闻。“校园暴力”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校园安全与否,是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的重要前提。而目前在我们的一些学校,侵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向同学索要钱财,不从便拳脚相加;有的为同学间的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伤害他人;有的以大欺小、以众欺寡,甚至收取保护费。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  相似文献   

17.
做家长真是可怜。从孩子出生到考大学的近20年,许多家长一直都陷在子女教育的恐慌之中。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甚至在怀孩子、生孩子前就开始恐慌了:为孩子挑好了属相、出生的月份再怀孕:每年9月1号前,都有一些本该在9月份生孩子的城市年轻夫妇.为了让孩子能早一年上学而选择剖腹产,对孩子实行“人工迫降”。  相似文献   

18.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溜溜球就像旋风一样刮进了校园,一时间,无论上学、放学、课间活动,每个孩子手中都飞舞着一个小球。“飞旋陀螺”、“魔术手套”、“地球环绕”……这些招数连同“风火轮”、“金龙银凤”、“冲击波”、“火力银电”这些经过电视节目包装宣传的名牌溜溜球,让孩子们爱得着了魔。就在许多同行向孩子们发出“禁止令”的时候,我却决定向孩子们学习如何玩溜溜球。  相似文献   

19.
一日,接到值日生报告,说这几天垃圾箱货满为患。原来,都是“小浣熊”干脆面惹的祸:有些只撕了个口子,面还完好无损。难道是学校的伙食下降了?没有啊!那些孩子都能吃上个三四两米饭。午间到学校小卖部一转,但见全体同学都投入到“小浣熊”的抢购中,不为别的,只为那随面赠送的“水浒卡”。那卡2寸见方,上有一位水浒英雄的卡通图案,还有生平简介、绰号等。男生女生都对此倾注了大量的热情,那些平时里颇具英雄气慨的男生大有不收集到108张誓不罢休之势。如果等这些孩子收齐108张,且不说要浪费多少钱,更主要的是要牵制他们的多少精力?如果简单地…  相似文献   

20.
学习的目的     
之涵 《云南教育》2005,(5):37-37
老师上课教授,让学生自己看书、复习、做作业、考试……。这些手段的目的都不是让孩子非得知道这些知识,而是让孩子亲自体会接受知识、学习本领的一个过程,是让孩子慢慢有“自学”的本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最重要的,是教育的本质目的,也是孩子将来最受用终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