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们进而认为没有生活味的课堂则是死的课堂。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离开生活谈语文,或是离开语文谈生活,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学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历史本来是很生动的,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模式却把"活"历史教"死"了。那么,如何让历史教学"活"起来?在实践中我尝试师生互动的历史课堂教学,既激活了课堂,又使师生在互动中和谐发展。那么究竟如何营建师生互动的历史课堂呢?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我们只有将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并学会在学习与生活中与人交流、探究学习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学科,其教学也需要生活化,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李杨友 《广西教育》2014,(21):117-11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教育的"生活化"是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课堂教学改革应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倡导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也需要生活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更好地习得知识。教师应拉近学生的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距离,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信息技术的紧密联系,使信息技术课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相似文献   

8.
王雷 《师道》2002,(10):22-23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先生是先死,学生是学死!先死与学死所造成的国是死国,所造成的世界是死世界。——陶行知  相似文献   

9.
《教育》2011,(6):8-8
《教苑荟萃》2011年第12期发表竹彩芹的文章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就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习是死学习,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就是死书本。死教育、死学习、死书本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语文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的陶行知先生这样说道:“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之重要。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作为基本理念,第一次被写进课程标准,它包涵三个基本要义: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改变课程内容‘难、烦、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应该包括生活中的内容,让数学教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说,没有生活味的课堂是死的课堂,没有生活味的语文是死的语文。生活语文,就是从生命认识论的高度审视语文教学,从“生命意义”和“生成论”的意义上来把握语文教学,将学生学习语  相似文献   

16.
“以儿童生活为本”是新世纪教育理念的一个明显特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品德与社会》教学要真正化枯燥乏味为生动精彩,  相似文献   

17.
<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还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由此看出,教育源于我们的生活,教育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一、生活教育的特点在幼儿教育中的体现生活教育要将教育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生活中寻找教育的内容,正如  相似文献   

18.
彭佳 《生活教育》2008,(12):32-32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陶行知先生强调说.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能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们是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19.
《新作文》2007,(3)
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同样,作文中没有生活作为素材,这样的作文是僵硬的、呆板的、空洞的。小学生习作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学生语  相似文献   

20.
<正>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在生活中备课。为此我们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