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ridSim模拟器是网格相关研究中通用的模拟、分析工具.为了进一步丰富GridSim模拟器功能以使其更好地支持算法、性能模拟,提出并实现了在GridSim中引入优先级的预留策略,扩充了GridSim的性能.在优先级预留系统中,对GridSim预留模块中已有的先来先服务(FCFS)预留调度算法进行了改进,将优先级与先来先服务相结合提出了一个新的预留调度算法ARWithPriorityPolicy.实验结果表明,结合优先级的预留调度算法可以有效减少被拒绝的预留请求数目.  相似文献   

2.
GridSim网格仿真工具为网格调度策略的仿真提供了基本的程序开发接口,但它并没有提供交互式的图形界面以及数据管理功能.采用Standard Widget Toolkit(SWT)图形接口编程方法,基于GridSim设计,实现了具有交互式图形界面的网格仿真工具.扩展后的网格仿真工具具有数据管理功能,可将实验环境定义数据、实验过程数据、实验结果数据以及实验分析数据统一管理起来.该仿真工具为学生学习计算机算法设计和实践提供了一个方便、灵活的实验平台,提高了教学实验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网格资源调度策略是网格计算领域中的关键研究方向之一.网格模拟器是资源调度策略优化和改进研究的重要平台.本文阐述了GridSim模拟器的整个框架结构和运行机制.分析了其不足,并加以改进形成新的模拟器DSSim.还对基于市场经济模型的DBC:优化调度算法进行了改进,并通过新模拟器DSSim进行了相应的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无论在任务平均完成时间还是任务的完成率上都优于以前的优化调度算法.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应用GridSim开展网格调度研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一种基于Broker的调度分析结构。最后,就基于Broker的退火调度算法,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稳定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网格工作流技术是目前网格应用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网格技术在e-Learning中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项目需要采用工作流和具有工作流特征的服务来管理网格中的应用,提高e-Learning应用的执行和管理效率。本文综述了网格工作流技术的特点和研究现状,进一步分析了网格工作流技术研究的关键问题,并利用网格工作流技术来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虚拟协同组织支撑环境,利用协作学习支持工具,实现自动或半自动的生成适应性的协同学习任务和活动序列,形成人、培训活动以及各种支持工具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6.
网格技术——被称为下一代的Internet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近几年IT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网格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网络资源的充分共享和提供较高的计算能力。一个好的任务调度算法能够更好地发挥网格资源的作用。在网格任务调度的研究中采用一个实际的网格环境是没有必要的,而往往采用网格模拟器来完成。用SimGrid SG模拟网格环境,应用Min-Min算法思想对依赖任务实现了调度,通过对算法的模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并找出了实现算法高效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网格框架结构体系进行试验与有限元模拟实现了对该新型结构体系承载力的理论研究,分析了网格框架受力性能的影响因素,归纳总结出了网格框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理论分析、解析、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研究网格不匹配度对计算精度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具有精确解的多次激波冲击压缩计算模型,使用二维弹塑性流体动力学有限元程序进行了大量的数值模拟.通过比对数值模拟结果与精确解的差异,半定量地给出了网格不匹配度对计算精度的影响,其结果对复杂物理计算中网格最大不匹配度的确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数据网格的教育资源服务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应用网格技术来构建一个分布式网络教学资源服务系统,即构建基于数据网格的教育资源服务系统ERSDG,分别从GlobusToolkit工具包、系统模型、系统架构、系统功能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如何构建ERSDG系统。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网格框架墙体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前期试验,进行了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比较分析认为ANSYS软件能够较好地模拟墙体内力和变形发展的全过程以及裂缝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可以满足实际工程实施与科学研究的精度要求。在此研究基础上,又对前期试验中没有涉及到的其他参数进行了模拟,从而完善了影响钢筋混凝土网格框架新型墙体抗震的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