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不过三。 孔令辉20年来一帆风顺。现在回想起来能让自己刻骨铭心的失败,也已经有两次。 坐在我面前的孔令辉刚打完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回来,家乡哈尔滨以贵宾的礼遇迎接这位奥运冠军。其实,据他的父母讲,小辉心里对这次奥运会的成绩并不满意。 去年的第43届世乒赛上,孔令辉与最要好的朋友刘国梁双双打入男子单打决赛,最后孔令辉获得第43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刘国梁获亚军,这也是孔令辉正式登上世界乒坛的开始。 但在本届奥运会上,刘国梁、孔令辉之间的名次发生了巨大的逆转,刘国梁一举夺得男单冠军,孔令辉却被韩国的金泽洙拒之于八强之外。失败以后,孔令辉给家里打来电话,父亲孔祥智不在家,他对母亲说:“金泽洙打疯了!” 才20岁出头的孔令辉不得不面带老成地承认自己打球有时在势头上压不住对方,“疯”不起来。  相似文献   

2.
“虽然没有瑞典人参赛,但是我们的对手还是不少,而且孔令辉、刘国梁、马林都有伤,比赛并不好打。”——尹霄 “每次比赛要预测冠军都比较难,如果非要说的话,我想中国队的几个年轻球员会有机会。”——陆元盛 “这次参加比赛设有什么想法,就是一场一场地打。预测冠军,我想王励勤、马林、刘国正和萨姆索诺夫有希望。”——孔令辉 “这次我们队去五个人,每个人实力都不错,所以我没有给自己定什么具体目标,我想只要能够打败遇到的外国选手就可以了。”——张怡宁 时间刚刚进入21世纪第10天,从不寂寞的国际乒坛便在日本横滨展开了…  相似文献   

3.
又见英雄来     
1995年,43届世乒赛,孔令辉与刘国梁以初生牛犊之气杀出重围闯人决赛,两员小将在津门展开龙虎斗,最终孔令辉凭借着技术出众、稳中更凶战胜了队友。于是那一年成了孔令辉年,杀气腾腾的孔令辉功成名就,连拿了三个世界冠军。  相似文献   

4.
晏学宁 《乒乓世界》2001,(10):22-24
8月22日下午我走进国家队训练馆,看见刘国梁正用孔令辉的横板与威海环翠区俱乐部的吴广打比赛,孔令辉站在一边观战,还不时给双方支招。只见刘国梁一边拉球一边对孔令辉说:“这块球板怎么这么‘肉’?你用这个板打球可真不容易。”这时,吴广把球打到刘国梁的反手位,刘国梁漂亮地用反手敲了一板直线,打得吴广措手不及,观战的人大声叫好,刘国梁自夸道:“我用直板都能敲,横板就更不用说了。”  相似文献   

5.
我带刘国梁     
孔令辉、刘国梁,是我主管的队员。记得天津世乒赛时有记者曾问我,你更希望谁拿冠军?我说,从感情上讲我是绝对的不偏不倚,但我承认我在刘国梁身上花费的功夫远远超出孔令辉。这倒不是我对刘国梁有什么偏心,而是因为他走的“直拍横打”之路是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路,一条注定更需要探索的荆棘之路。 被逼突围,众人寄望“直拍横打”  相似文献   

6.
南木 《新体育》2003,(7):12-13
掌声并不只是胜利者的专利。当乒乓王子孔令辉在男单半决赛中无奈地扔下球拍时,人们仍给了他足够的敬意。就像他的对手施拉格所说:“孔是一位伟大的选手。”很多外国媒体仍然一如既往地将感觉依然年轻和以往不同,这次远征巴黎之前,孔令辉已不再是舆论瞩目的焦点。人们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他的队友马琳、王励勤和年轻的王皓。好友刘国梁退役之后,在人们的意识中,孔令辉已不再风华正茂。然而,孔令辉却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已经老了。他说:“28岁,实际上还是当打之年。只不过中国队的新老交替太快了,所以总有人说我是老队员。但我从没这样想过。我觉得…  相似文献   

7.
奥运明星在悉尼出尽风光,他们自然成了国人的英雄。那么,这些尚未有心上人的青年俊杰的择偶标准又是什么?孔令辉,短发活泼型在悉尼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前,孔令辉特别有信心,誓夺这块沉重的金牌。中午吃饭时,室友刘国梁对他说:“小辉,你得给我‘报仇’!”孔令辉一口答应:“你放心!包在我身上!”刘国梁又想起一件事:“天津世乒赛的时候,王涛为我们男  相似文献   

8.
八运会结束后第三天,我和孔令辉、刘国梁奔赴法国尼姆,参加在那里举行的第十八届世界杯男子乒乓球单打比赛。尼姆地处法国南部,城市虽小,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的法国人不像巴黎人那样热情奔放,显得温和、含蓄。尽管如此,尼姆市民对乒乓球运动却情有独钟,在这座小城已经连续4年举办了乒乓球世界杯比赛,成为近几年世界男子一流乒乓球高手龙争虎斗的舞台。  相似文献   

9.
时间带走人的青春,却也能让人成长。期间,他送走过王涛、见证好友刘国梁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有舍才有得,今天的离去是为了明天更多的收获,虽然不能作为一名运动员参加比赛,但是如果能培养一名出色的运动员更是让人钦佩,而这个人就是乒乓球大满贯得主——孔令辉。  相似文献   

10.
参加第46届世乒赛的8位男选手,资格最老的是25岁的刘国梁。从第42届开始,刘国梁披挂上阵,一届不落,对乒乓球的意义和胜负的滋味自然比旁人体味更多。 在马文革、王涛离开国家队之后,刘国梁与孔令辉就开始挑起了主力的担子,刘国梁说已经习惯了作为老队员的压力。“我从第44届开始就是主力了,这么长时间都能够承受,因为每个人都要面对挑起重担的这一  相似文献   

11.
采访刘国梁、孔令辉是在国家队的训练馆里,当时孔令辉和刘国梁正在练习无遮挡发球。刘国梁的感觉似乎不太好,总是没发好,有点懊恼。他们俩不停地交流着接发球的体会。记者看到,由于要“无遮挡”,刘国梁每次将球抛起后,左手都要刻意移开,而不像以  相似文献   

12.
第十六届世界杯男子单打锦标赛于10月12日至10月15日在法国的尼姆市举行。这是国际乒坛上继5月在天津举行的第四十三届世乒赛、8月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四届世界杯团体赛之后,在本年度里进行的最后一个重要赛事。我队派出了老将王涛、年轻的世界单打冠、亚军孔令辉和刘国梁。经过历时4天的角逐,孔令辉、刘国梁、王涛分别取得了第一、第三、第五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3.
我认为,第45届世乒赛团体赛决赛对瑞典队的上场阵型不太理想,虽说可以上孔令辉、刘国梁、刘国正三人,但刘国正应打一或二号主力位,而不只是单打第三场一场。  相似文献   

14.
惠钧 《乒乓世界》2006,(12):15-15
第16届乒乓球男子世界杯赛于10月12日至10月15日在法国的尼姆市举行。这是国际乒坛上继5月在天津举行的第43届世乒赛、8月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4届世界杯团体赛之后,在本年度里进行的最后一个重要赛事。中国队派出了老将王涛、年轻的世界单打冠、亚军孔令辉和刘国梁。经过历时4天的角逐,孔令辉,刘国梁,王涛分别取得了第一、第三、第五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5.
上期载:是上天成就了孔令辉,还是孔令辉自己成就了自己——这是一个让人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但现在任何人——我、你、孔祥智、孔令辉恐怕都不能给你满意的答案。 * * * “孔令辉的确很幸运。小学上的是继红校,上小学后正赶上学校成立乒乓球队,他的班主任也特别支持他在乒乓球队,所以乒乓球队成立第一年他就进去了。这时省  相似文献   

16.
蔡振华已经是第二次碰到这 种难题了,第一次还是在 1996年。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前,中国 男兵奥运会阵容的确成了一个大难 题。在孔令辉、王涛由于世界排名成 为奥运指定参赛选手,吕林专攻双打 的前提下,男单第三人便必须在丁松 与刘国梁之间做出“痛苦”的取舍。当 时丁松的外战能力更被舆论看好,但 最终刘国梁凭借与孔令辉双打配合 上的优势挤掉了丁松。 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刘国梁一口气拿下男单、男双两枚金牌,迅速确立了自己在国家队中的绝对主力地位。自亚特兰大奥运会后不到两年的时间,丁松的名字在中国乒坛上已经很少被人提…  相似文献   

17.
上期载:马文革在1991年那段逆境中的日子的所有表现及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处在低迷状态中的所有决心,都在孔令辉年轻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这种烙印让他至今仍回味无穷。而与此同时,孔令辉的每一天每一刻都发生了慢慢的变化,他感觉不到自己正走在一条光明的大道上。找在孔令辉的家里曾见到过几帧刘国梁着西装革履在柔光镜下拍的明星照,虽是一时兴起之作,但有板有眼,非常上相;孔令辉也有一套这样的明星照,不过他穿着便装,坐在那里傻傻地笑,像一个十六、七岁的中学生。这对叱咤世界乒坛的宝贝兄弟(12月10日,孔令辉又夺得了亚洲杯乒…  相似文献   

18.
叶孤城  庆玉 《新体育》2003,(1):54-56
喜欢乒乓球,一定认识刘国梁;提到刘国梁,不能不想起直拍横打;而了解直拍横打,就不能不说说王皓。 要评出当今乒坛第一高手实在不容易,是王励勤还是马琳,是孔令辉或者是波尔?当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乒乓球界,谁是直拍横打第一人却已有公论。不是刘国梁,不是马琳,也不是秦志戬。他就是不久前在荷兰公开赛上夺得男子单打冠军的王皓。 如果说刘国梁的横打技术已初具规模,那么王皓则让人们看到了这一技术成熟的希望。刘国梁反手更多地使用推挡防守,王皓则完全放弃了推挡,而以横打去进攻,其反手在和横板的对抗中已不落下风…  相似文献   

19.
南木 《新体育》2003,(2):21-22
"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英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如果秦始皇是张艺谋的“那一个”,那么刘国梁则无疑是许多人心目中的英雄。大雪初霁。面对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和啤酒,虽没有青梅煮酒的雅致,却多了几分生活的气息。在这样的氛围里,听刘国梁纵论乒乓无疑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20.
柯瑞子 《乒乓世界》2012,(12):18-19
王皓最终挤掉孔令辉,获得雅典奥运会单打名额,是个意外;王皓作为中国队的三号,一路杀进决赛,是个意外;决赛中王皓被韩国独狼柳承敏——一个从来没有输过的对手击败,更是个意外。这是那届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丢掉的唯一一块金牌,也是男乒以及中国球迷心中永远的痛。赛后刘国梁搂着王皓走出体育馆的那一幕至今令人唏嘘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