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工作人员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构成徇私枉法罪的关键点,在于司法工作人员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利用其手中的司法职权实施了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渎职行为;具备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身份的司法工作人员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应当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2.
2004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以下简称网吧)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过文化、工商、公安、电信管理、教育、财政、法制办、文明办、共青团等部门(单位)的共同努力,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通过专项整治,网吧总量得到控制,结构得到调整,黑网吧、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以及传播有害信息等违法经营行为得到治理,网吧管理长效机制开始逐步建立。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整治成果还只是阶段性的,对这一成果还不能估计过高,稍有松懈,问题就有可能反弹。  相似文献   

3.
高校管理学生行为是否能受司法审查一直受到质疑。高校管理学生行为在某种范围内所具有的公权力性质,以及高校管理权的来源和性质,使司法审查高校管理学生行为具有可行性。剔除传统观念的影响、权力与权力的制约、依法行政是司法介入的必要性。司法审查是保障又是监督,但并不意味着干预,司法审查高校管理学生行为必须把握好尺度,建立司法审查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文章借用传播学的视角,结合目前电影市场的最新动态,从人物在电影中的核心作用、电影的传播特点、影视作品的教育功能等方面阐述了当代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努力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渠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内部行政行为的司法救济问题在当前的理论研究上存在争议,法律规定上也有一定的模糊性,这样的状态已经影响到了行政诉讼的顺利进行和行政相对人权益的保护。本文试图从性质上对内部行政行为做一区分,将其划分为工作性质和人事性质两类不同的内部行政行为,将工作性质的内部行政行为划分为对相对人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和对相对人权利义务没有实际影响的行为,将前者纳入司法救济范围在理论上和法规上是无障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王林 《许昌学院学报》2010,29(3):139-142
抽象行政行为的数量繁多,性质不同,如果都纳入司法审查的范畴,在我国现阶段还不现实.抽象行政行为分为立法性抽象行政行为和非立法性抽象行政行为,结合我国司法现状,应先将非立法性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到司法审查的范畴,为抽象行政行为的全面司法审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公证证明行为性质的争议仍在继续,同时存在不同的主张:司法属性说。国家证明权说,行政行为说。笔者认为,公证行为具有公私双重属性,公证行为的公职属性是一种行政确认行为,具有行政可诉性。  相似文献   

8.
暑期将至,为将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工作继续推向深入,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决定在暑假期间在全国开展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特别行动,严防严查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行为。  相似文献   

9.
在刑法理论和实践中,行为人购买假币后又使用假币或出售、运输假币同时又使用假币数行为的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比较复杂。本文从各行为的作用对象入手,详细分析了作用于不同对象的数行为的性质和法律责任,意欲为完善司法实践活动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76):31-32
在中日交流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中日影视作品的交流愈发密切。影视作品片名的翻译对于该作品的传播来说可谓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从观众层和译者身份两方面对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这方面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向世界传播和推广中国优秀的影视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