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堂要求从“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走向“师生对话论”。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教学的本质就是主体间的交往和对话过程。对话,不仅是一个时尚的名词、一个新锐的理念,而应是一种实实在在、付诸课堂实践的全新的教学行为和语文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其实这里面包含着两层含义:(1)阅读是读者与文本间主体的对话过程;(2)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主体间的对话过程。这里面蕴含着语文教学对话的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2.
自从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教学呼唤个性化阅读,已成为一股异常强劲的带雨的春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句话指出了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发展方向,即提倡个性化阅读教学。曾祥芹教授在《新课标的阅读学阐释》一文中指出:“这句话针对‘讲读’模式的流弊,提醒我们:阅读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读者个性为依归,应该把课堂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把阅读还给阅读主体。”倡导阅读的个性化,是阅读教学向阅读基…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句话启示我们:阅读不仅是一种技能,而且是一种精神交流。平等对话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独特感受,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为前提。平等对话包括师生、师本、生本、生生之间的对话。本文中,笔者把论题界定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近日再读《语文课程标准》,对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两句话,不能不让我对当今的阅读教学产生一些质疑:阅读教学是通过“阅读”来完成教学任务并实现阅读教学本身的意义建构的,但学生的阅读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属于个性化行为?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阅读教学中究竟占有多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实施?于永正老师关于《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教学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一、课堂的主旋律:引导学生个性化地与文本对话 学生由于知识、智力、生活经验等的阶段性不足,缺乏高效自主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广度。因此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有效指导和引导。  相似文献   

6.
克林伯格认为:“教学本身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语文课程标准》也是这样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对话”,包含了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之间多方面的对话———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个体或群体、教师与文本等。我认为整个对话过程,应突出“人本”对话,因为文本是学习的凭借。教学对话的起点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研读在先是前提;教学对话的重点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坚持读懂是核心。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因为曲解了“语…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阅读课上,学生的第一要务便是与文本对话,即通过自主的读书实践,与课文的作者交流,从而内化课文的语言材料及其丰富内涵并学会阅读。作为教师,必须先与文本对话,取得亲身体验,然后才能再借助文本与学生“对话”,指导“对话”。要指导学生“对话”,自己必须先认真与文本“对话”。那么,我们在进入阅读教学的课堂之前,教师应该如何与文本对话呢?一、品读感悟语境路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他教学之前,总是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当学生…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阅读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行为。让我们一起来领略陈老师的"灵动"阅读妙方吧,(小博士)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体现了阅读的目的和本质,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无疑是课堂阅读的主体活动.  相似文献   

10.
自从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教学呼唤个性化阅读,已成为一股异常强劲的带雨的春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句话指出了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发展方向,即提倡个性化阅读教学。曾祥芹教授在《新课标的阅读学阐释》一文中指出:“这句话针对‘讲读’模式的流弊,提醒我们:阅读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读者个性为依归,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种个性化行为强调了学生是课堂阅读活动的主体,对话体现了阅读的本质是主体与文本之间精神交流的一种心智活动。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应把关注点从阅读客体(文章)向阅读主体(学生)转移,重视阅读主体的个性、价值观、审美能力和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致,让他们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认为,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全新的理念。首先,它体现了“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的格局,有利于营造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教学突出阅读性,再现课文本身的感染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寓教于"文",这应成为语文教师的自觉行为。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新理念要求语文教学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而不能替代学生在阅读中的地位。古人云:"言之无文,行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互动的动态过程。王荣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个命题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二是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也就是说它混合了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阅读教学存在着师本、生本、师生、生生的多重对话,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不但是因文会意的理解活动,而且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行为,个性化阅读更应如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将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归为三大类,即:学生与教师的对话,这是师生双方敞开心扉、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这是同学双方自由合作、互相启发的思维碰撞;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包含着对教材的理解、发掘和超越。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全方位、超时空、跨民族的交流,这种“对话”是新课改理念下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更应成为文本解读个性化…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是迄今为止对阅读教学最简明、最精辟的概括。它对我们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方法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语文课程就是要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样,阅读教学也应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阅读课上,学生的第一要务便是与文本对话,即通过自主的读书实践,与课文的作者交流,从而内化课文的语言材料及其丰富内涵并学会阅读。作为教师,同样必须先与文本对话,取得亲身体验,然后才能再借助文本与学生“对话”,指导学生读书,促进学生的内化。当下阅读教学的明显弊端是:只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满堂问答),而忽略了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读书实践)。据此笔者认为。改进阅读教学的关键就是精心设计并组织好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活动,重建阅读教学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表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认为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强调阅读教学活动的性质,它是一种对话行为过程,其中包含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这是一种群体合作活动;二是强调个体学生的阅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基础是文本。而当前阅读教学出现了淡化文本的倾向,导致一些阅读课成了漫无边际的“大话西游”,令人担心,我认为对话必须以文本为基础,文本不能淡化!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阅读理念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那么,语文课如何完成这种对话,实现高效课堂呢?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强调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构成阅读教学的几个要素中,“学生”“教师”都属于“读者”,而且“学生”排在“教师”前面,理应是“第一读者”。“读者”属于阅读的主体,“第一读者”更是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