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0.1mol/L的CH_3COOH溶液与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分析:NaOH与HAc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即为NaAc溶液,由于CH_3COO~- H_2(?)CH_3COOH OH~-,所以c(Na~ )>c(CH_3COO~-)>c(OH~-)>c(H~ ).2.pH=1的HAc与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分析:混合前CH_3COOH溶液中,c(H~ )=0.1mol/L,NaOH溶液中c(OH~-)=0.1mol/L,而CH_3COOH为弱酸,部分电离,即  相似文献   

2.
采用平行对比实验方法,对Mg(OH)2沉淀与NH4Cl、NH4Ac溶液反应的浓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演示Mg(OH)2沉淀与NH4Cl及NH4Ac溶液反应的实验时,最好选用浓度为0.12-0.15(质量分数)的NH4Cl溶液、3.0mol/L的NH4Ac溶液,且Mg(OH)2沉淀要新制的。改进后的实验,现象明显、成本节约、时间节省。  相似文献   

3.
以乙二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二乙醇胺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为原料,合成了水溶性树枝状聚(胺-酯).讨论了树枝状聚(胺-酯)用量、离心时间及溶液pH值对于Cr3+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25℃时,当pH=9.22,以3000 r/min的转速离心13 min,用20 mL PAE(NH2)8(c=0.01 mol/L)溶液处理10 mL CrCl3(c=0.1 mol/L)溶液时,Cr3+的去除率最高,为81.72%;25℃时,当pH=8.48,以3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用20 mL PAE(OH)16(c=0.01 mol/L)溶液处理10 mL CrCl3(c=0.1 mol/L)溶液时,Cr3+的去除率最高,为90.85%;25℃时,当pH=7.67,以3000 r/min的转速离心7 min,用20 mL PAE(OH)24(c=0.01 mol/L)溶液处理10 mL CrCl3(c=0.1 mol/L)溶液时,Cr3+的去除率最高,为95.17%.  相似文献   

4.
<正>典例常温下,向20.00 m L 0.1 mol·L-1HA溶液中滴入0.1 mol·L-1Na OH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lg c水(H+)]与所加Na 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M、P两点溶液对应的p H=7这个说法是否正确呢?  相似文献   

5.
卤素间置换反应的教学常以两个化学实验为引子展开,具体做法如下。实验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KBr溶液,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实验2: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KI溶液,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实验现象见表1。表1氯水和碘化钾以及溴化钾溶液反应现象实验操作2~3ml 0.1mol/L KBr溶液2~3ml0.1mol/L KI溶液说明实验前溶液颜色溶液无色溶液无色滴加少量新  相似文献   

6.
许瑞娟 《中学理科》2006,(10):43-44
有这样两道题:【例1】有下列物质:①Al2O3②NaHCO3③Al(OH)3④NH4Cl⑤H2S⑥CH3-CH2-CHCOOHNH2(1)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则上述物质必定不能在其中存在的是().(2)其中属两性物质的是().(3)其中可形成高分子物质的是().【例2】向0.2mol/L的CH3COONH4溶液中加入:(1)等体积0.1mol/L的HCL溶液.(2)等体积0.1mol/L的NaOH溶液并加热.上述两种情况下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这两道题中,都涉及到了一类物质———既可与酸又可与碱反应的物质.在高一课本《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章介绍了两种两…  相似文献   

7.
2017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教材中“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使用0.1 mol/L盐酸溶液与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检测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并利用pH试纸进行酸碱度检测。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对pH试纸精确读数要求也较高。为此,利用天然试剂代替教材中的实验试剂,并对实验设计进行创新。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柠檬汁代替0.1 mol/L盐酸溶液、苏打溶液代替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天然紫草溶液代替pH试纸具有可行性,实验操作简单且显色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为验证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第22页设计实验如下:取两支试管,各加入4 mL 0.01mol/L的 KMnO_4溶液,然后向一支试管中加入0.1 mol/L H_2C_2O_4(草酸)溶液2 mL,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0.2 mol/L H_2C_2O_4溶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题目在1 L水中滴入10滴(1 滴=0.05 mL)0.1 mol.L-1的HCl溶液,然后取出1 mL溶液稀释至1 L,则稀释后溶液的PH是多少? 错解一:滴入HCl的物质的量=10 ×0.05×10L×0.1 mol·L-1=5×10-5 mol,则C(HCl)=5×10-5mol.L-1.  相似文献   

10.
对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为验证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第22页设计实验如下:取两支试管,各加入4 mL 0.01mol/L的KMnO4溶液,然后向一支试管中加入0.1 mol/L H2C2O4(草酸)溶液2 mL,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0.2 mol/L H2C2O4溶液2 mL,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8,(42):155-156
高中化学教学中,遇到有关二元弱酸酸式盐NaHB溶液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时,我们通过定性分析得出稀溶液中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的二元弱酸酸式盐中NaHB溶液离子浓度大小的结论是c(Na+)>c(HB+)>c(HB-)>c(OH-)>c(OH-)>c(H-)>c(H+)>c(B+)>c(B(2-))。本文利用质子守恒以及假设c(HB(2-))。本文利用质子守恒以及假设c(HB-)≈c(NaHB),详细推导计算得出NaHCO_3溶液和NaHS溶液浓度在0.1mol·L-)≈c(NaHB),详细推导计算得出NaHCO_3溶液和NaHS溶液浓度在0.1mol·L(-1)到0.01mol·L(-1)到0.01mol·L(-1)内的关系为c(Na(-1)内的关系为c(Na+)>c(HB+)>c(HB-)>c(B-)>c(B(2-))>c(OH(2-))>c(OH-)>c(H-)>c(H+),这与我们高中教学中定性分析的结果不同。并且,笔者还探究了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的NaHSO_3溶液,在溶液浓度为0.1mol·L+),这与我们高中教学中定性分析的结果不同。并且,笔者还探究了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的NaHSO_3溶液,在溶液浓度为0.1mol·L(-1)到0.01mol·L(-1)到0.01mol·L(-1)内的浓度大小关系为c(Na(-1)内的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SO_3+)>c(HSO_3-)>c(SO_3-)>c(SO_3(2-))>c(H(2-))>c(H+)>c(OH+)>c(OH-),也与我们高中定性分析的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12.
例1 向100mL 3mol/L的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 Ba(OH)2溶液.(1)试写出至刚好出现沉淀总物质的量为最大值时的离子方程式.(2)随Ba(OH)2溶液体积V的变化(横坐标),沉淀总物质的量n的变化(纵坐标)如图所示.求B点和C点所对应的Ba(OH)2溶液的体积.  相似文献   

13.
阿伏伽德罗常数一直是高考的常青树,本文主要结合这部分知识在高考中的常考点,总结了在学习过程中的易混点、易错点,希望能帮助同学们走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雷区". 例1.(2012年海南卷)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5 mol H2和0.5 mol 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 B.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0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C.1.0 L的0.1 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S2-离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22.4 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  相似文献   

14.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等量关系的确定,牵涉到电解持的电离、盐的水解等理论知识,又与计算方法和计算技巧紧密联系。 1、直接进行计算,比较浓度大小例1.0.2mol/L Ba(OH)_2溶液中与0.5mol/LNaHSO_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几种离子浓度大小  相似文献   

15.
溶液的pH计算方法就是从定义出发,根据表达式来求pH.计算pH的难点在于找出溶液的氢离子浓度c(H ).下面归类溶液pH的计算类型及方法.一、单一溶液pH值的计算1.强酸溶液例110mL,0.05mol·L-1的H2SO4溶液,pH值为.解析:c(H )=0.05mol·L-1×2=0.1mol·L-1pH=-lgc(H )=-lg0.1=1方法:强酸HnA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则在溶液中c(H )=ncmol·L-1,pH=-lgc(H )=-lgnc2.强碱溶液例220mL,0.1mol·L-1的Ba(OH)2溶液的pH值为.解析:c(OH-)=0.1mol·L-1×2=0.2mol·L-1c(H )=(1×10-14)÷0.2=5×10-14mol·L-1pH=-lgc(H )=-lg5×10-14…  相似文献   

16.
花生壳活性炭对溶液中亚甲基蓝和亮绿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磷酸法活化制备的花生壳活性炭是一种廉价、有效的吸附剂,可用于染料溶液吸附脱色.实验测定了亚甲基蓝和亮绿在花生壳活性炭上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染料在花生壳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式,其中亚甲基蓝和亮绿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596mol/L和528mol/L,吸附平衡常数分别为0.328L/mol和0.103L/mol,吸附过程遵从假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在亚甲基蓝与亮绿的混合溶液中,当吸附剂的投加量不足时,亚甲基蓝优先吸附.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二节第23页中的《科学探究》栏目中,设计了三个对比实验. 实验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5%的H2O2溶液,再分别加入0.01 mol/L FeCl3和0.01 mol/L CuSO4溶液各1 mL,摇匀,比较分解速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并做出结论. 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4 mL 0.01 mol/LKMnO4溶液和2 mL0.1 mol/L H2C2O4溶液,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一粒黄豆大小的MnSO4固体.摇匀,观察褪色时间,并做出结论.  相似文献   

18.
铵盐与强碱的稀溶液之间混合反应时没有氨产生,这是公认的事实·其原因是生成的新碱(NH3·H2O)产生的氨在水中的溶解度特别大,常温常压时1体积水中可溶解约700体积的氨;生成的新盐(钠盐、钾盐)多为易溶物·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 OH-NH3·H2O但浓的铵盐溶液与浓的强碱溶液之间在通常情况下混合反应时是否有氨产生和有晶体析出呢?高三新教材第32页有这样一段叙述:如果把(NH4)2SO4浓溶液和NaOH浓溶液混合时,生成挥发性的NH3……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H4 OH-=NH3↑ H2O这种表示意味着浓的铵盐与浓的强碱之间反应时有氨产生…  相似文献   

19.
中和滴定实验是中学化学中最重要定量实验之一.实际上,滴定方法在化学研究和生产实际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所以各种试题中经常出现以中和滴定原理为考查落点、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综合题,现选两例分析如下: 例1 实验室中有0.1mol/L的H3PO4溶液,有未知浓度的Ba(OH)2溶液和常用的仪器. (1)若采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来测定氢氧化钡溶液物质的量浓度,通常用到铁架台、滴定管,还有_. (2)若实验室没有指示剂,你认为能否测定出氢氧化钡物质的量浓度? (3)若测定出氢氧化钡溶液浓度为0.1mol/L,取该溶液30mL,向其中慢慢滴入0.1mol/L磷酸溶液直到过量.在下图中,以沉淀的物质的量(10-3mol)为纵轴,加入磷酸溶液体积(mL)为横轴作图.  相似文献   

20.
关于I~-的检验方法,很多教师和一些学生都持怀疑态度:稀硝酸氧化能力强,可以把I~-氧化,I~-不存在了,用硝酸银溶液又如何来检验呢?下面我们做一系列对比实验,让事实来说话。一、实验过程实验1.配制250 mL 2 mol/L的硝酸溶液;0.1 mol/L、0.2mol/L、0.4 mol/L、0.8 mol/L、1.0 mol/L的碘化钾溶液各100mL;适量淀粉溶液。I.取1 mL各种浓度的碘化钾溶液于5只洁净试管,向其滴加3滴淀粉溶液,振荡。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