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某军需仓库政治处主任张玉富,在仓库干了两年,使仓库的报道工作受到上级表彰。对于他,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有一颗惜才之心。张玉富在新闻行当里干了十几年。1993年,他升为政治处主任。他上任后先是制定写作人才培育计划,接着又为有写作特长的战士报名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学习,订购了《新闻与成才》等刊物,还把两名优秀报道员选送到新闻单位学习深造。平时他不论工作多么忙,总忘不了给报道员提供线索,帮助修改稿件,并经常督促检查,在他的热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有5名官兵的新闻写作水平提高很快,每人年见稿量都在50篇以上。勤务…  相似文献   

2.
曾一度与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无缘的广州军区驻桂某军需仓库.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连续两年被军区联勤部和分部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面对成绩,报道员们深有感触地说:“关键是李政委和魏主任两位主官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善打‘新闻牌’,高度重视、关心、支持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3.
提起河南省孟津县人武部政委李忠国,熟悉他的报道员们都习惯地称他为“第一编辑”。李忠国今年45岁,在武装战线上战斗了26个春秋。五年来,他通过改、审、选稿的形式,传帮带了一批报道员,经他看、审、修过的稿子就有800余篇。报道员们说起他当“第一编辑”的故事,个个如数家珍。报道员张文说——“李政委看稿真细心’我刚当报道员那会儿,由于基础差,不懂新闻的ABC,写出的稿子句子不通顺,错别字多,李政委总是不厌其烦地修改。几年来,经他修改过的稿子就有百余篇之多,可以说他是我从事新闻报道的启蒙教师。去年8月15日,我写了…  相似文献   

4.
某军械仓库政治处主任叶健,对报道人员精心培养,热情关心,使仓库的报道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在职4年,该仓库连续4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4年前,叶健从繁华的都市来到这沂山深处的某军械仓库。上任伊始,他发现该库连续6年没被电台报刊用过一篇稿的落后状态后,当即建议举办新闻写作培训班,并请来驻地报社的编辑、记者,为报道员们讲授新闻采写技巧等知识。他还订购了《新闻与成才》等近10余种写作刊物,组织大家边写作边学习,不到半年,就培养了5名能够独立见稿的报道骨干,在省市级电台报刊见稿30多篇,为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5.
上任第二天——找报道员谈话 2010年11月8日.王宁到团里报到的第二天,我就收到他的短信:到我办公室来。当时我开会关机了。直到上午12点30分我开机后.才发现政委10点30分发的信息.我心想这下完了。我急急忙忙赶到他办公室,只见他正和士官报道员王德诚谈话.了解团里新闻工作的情况。见到我,他微笑着和我握手,示意让我坐下,问道:你就是李可学,我说是的。他问我:连队的报道员队伍怎么样?我答:每个营连都有2至3人.他们工作头绪多.写稿子的时间有限。政委说:“写新闻是培养人才的一个路子.  相似文献   

6.
李树林任空降军某团政委近三年来 ,始终把新闻工作当成部队的一件大事抓 ,取得了好成绩。该团按《纲要》加强建设的先进事迹多次在《空军报》、《基层政工读物》、《解放军报》和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刊(播) ,这无疑与李政委关心新闻报道工作和亲自参与报道工作分不开。注重报道骨干的培训是抓好新闻工作的重要一环。李政委深知 ,要想搞好新闻工作就必须加强报道员队伍的建设 ,搞好队伍建设 ,就必须加强报道骨干的选拔培训 ,这是打基础的工作 ,马虎不得。每年新战士一入伍 ,他便指示政治部门到连队摸底物色 ,发现好苗子后进行重点培养和扶…  相似文献   

7.
一个连续多年与新闻报道先进单位无缘的单位,要想走出低谷,首先要拥有一支过硬的报道队伍。141医院刚刚上任的政委刘会兴和政治处主任陈艺园深明其理。于是围绕着建设报道队伍的问题,在这个医院出现了政委主任“同唱一首歌”的爱才、育才故事。刘政委:三请报道员政委刘会兴原是后勤某分部干部科长。今年年初,分部领导决定让他到141医院担任政委,当他了解到这个医院新闻报道工作开展不起来的缘故就是缺少报道骨干时,他上任伊始就在分部范围内物色报道骨干,旨在使该院报道工作打个翻身仗。分部所属一个仓库地处大山沟,这个仓库的新闻…  相似文献   

8.
某车材仓库政委赵恒正,对报道人员精心培养,热情关心,使仓库的报道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连续两年被分部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前年初,赵恒正到这个仓库任职后,首先询问新闻报道情况,当听说仓库连续8年没被报刊电台用过一篇稿,报道工作处于落后状态时,他当即建议举办新闻写作培训班。赵政委曾当过报道员和新闻干事,在培训班,他亲自为战士讲解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与技巧,还带领战士报道员到连队班排了解情况,采写稿件。他还订购了《新闻与成才》等近回0种写作刊物,组织大家边写作边学习。不到半年,就培养了4名能够独立见稿…  相似文献   

9.
今年来,济南军区某军需仓库群众性写稿蔚然成风,使报道工作上新台阶。  该仓库过去抓新闻宣传工作,总认为是政工干部、报道员的“职责”。张云波上任政治处主任后,多方取经借宝,结合仓库工作实际,有计划、有组织邀请报社编辑、记者为广大官兵讲课,举办新闻、摄影培训班,努力营造群众性写稿的氛围,官兵写稿热情空前高涨。仅今年1-11月,该库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军报》、《人民日报》、《解放军画报》、《新闻与成才》等中央级报刊刊稿100多篇。 某军需仓库群众性写稿蔚然成风@吕爱强  相似文献   

10.
铺路搭桥人     
今年年初,牛启富走马上任济南军区后勤某物资仓库政治处副主任岗位时,迎接他的是,仓库新闻报道工作在军区后勤单位年年是后进。他深知要使仓库新闻工作走出低谷,重要的是要为人才搭好成才的桥梁。为此,仓库党委在他积极建议下,把抓新闻报道工作,培养新闻人才列入重要的办事日程。曾经搞过新闻报道的牛启富,从横向与纵向两方面采取措施,抓好新闻报道工作。仓库的报道骨干囿于眼界的狭窄,时常出现方向不明而对一些新闻线索把握不准。为了让报道员及时掌握宣传动态,有的放矢地采写稿件,他经常打电话向上级探询最新宣传精神,索要近…  相似文献   

11.
招“兵”新疆军区某仓库的正规化建设、营区治理等工作5年来16次受到上级单位以及总后的表彰,1989年全军物资仓库正规化验收达标现场会在这里召开。但所有的工作成绩都未能报道出来。贾宝山1992年被任命业务处长后,仓库的报道工作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去年春,当贾处长得知仓库报道员小向因闹思想情绪对新闻工作热情不高时,就连续3次找小向,一面做他的思想工作,一面流露出调他到仓库业务处的想法。小向被贾处长的诚心所感动,高高兴兴地走进了业务处的报道组。治“鞍”小向当了业务处的第一名报道员后,贾处长接着又成立了3人报道组,共…  相似文献   

12.
董强  张芥 《军事记者》2005,(11):62-62
某红军团政委李红军十分注重对新闻报道这支“特种兵”队伍的培养,不断地为报道员队伍充氧加料.极大地调动了报道员热爱本职、建功军营的积极性,使团队的报道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报道员都说,李政委不仅是领导、良师,更是报道员队伍的“氧气瓶”。  相似文献   

13.
宋培松,自从1994年初调到某综合仓库任政委, 这个仓库的新闻报道工作年年被分部评为先进单位。 这奥秘全在宋政委为报道员热心“搭桥”上。 宋政委刚调到这个仓库后,发现仓库没有一个报 道员,仓库一年到头也不在报刊电台上发篇稿子。什 么原因呢?宋政委通过抽查、分析认为,仓库之所以 没人愿当报道员,关键是大家不理解他们的辛苦,报 道员往往费劲不讨好。症结找准后,他先在常委会上 讲,后在军人大会上讲,内容之一是:干报道员这一 行十分不易;内容之二是:大家都要理解、支持、尊 重报道员。这一招果然有效,一…  相似文献   

14.
提起某团政治处主任孙如意,报道员们总是竖起大拇指夸不完、赞不够……1993年底,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孙如意走马上任该团政冶处主任。当时,团里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报道组,新闻报道工作处于低谷,一年内共上稿5篇。他上任不久,首先从政治处挤出一间房子作为报道组办公室,把原来的新闻干事从日常生活的杂事中解脱出来,专职负责报道工作,并在机关会上多次强调,无特殊情况不得给报道组人员安排勤务性的工作,以保证报道组人员有充足的采访和写作时间。他听说在团里烧锅炉的战士小曹擅长写作,已有文章在报纸上露面,通过调查,马上把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驻豫某师的新闻报道工作搞得红红火火,这与他们有一个真心爱才的主任分不开。王争亚主任曾是报道员出身,深知报道工作的重要和艰辛,所以他1995年初到该师任职以来,就十分重视新闻报道工作,平时不仅亲自带头写稿投稿,还非常注重新闻人才的发现、培养和留用。他知道,报道工作要搞好,关键是必须有一支能征善战的报道骨干队伍。1995年3月上任不久,他到某炮团检查工作时,无意中发现有一位名叫左起超的新闻于事文字功底很好,便调他到师报道组当了一名新闻干事。如今,左起超不但成了报道组长,而且每年都有上百篇稿件见诸《解…  相似文献   

16.
说起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性,东海舰队某军械仓库政委吴宗昆深有体会。他常说:新闻报道工作是部队政治工作的组成部分,作为一名政治干部一定要重视。基于这种认识,他在报道工作上倾注了不少心血,在当好新闻报道工作把关人的同时,还设身处地关心报道员的生活和成长,真心为报道员搭建成才平台,从而使仓库的新闻报道工作一直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17.
某车船仓库政委王和彬是报道员公认的“后勤部长”。他到该仓库任职以来,仓库连续3年因报道成绩突出受到上级的表彰,有一名报道员提干,有两名报道员回地方后进报社和电台当了记者。提起这些,仓库官兵们纷纷向笔者介绍王政委和报道员之间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故事一:执著红娘政治处干事小候干报道有一股钻劲,但在处女朋友上老“卡壳”。二十六七了还没有对上象。照他自己的话说,找女朋友是上帝安排的,碰到就谈,碰不到就打光棍。这话传到了王政委耳朵里,他把小候找来,向他讲述恋爱和工作的关系,说只有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才…  相似文献   

18.
“有事找政委”是报道骨干的一句口头弹。一次,报道员小刘抓到一条“活鱼”;三名战士避免了驻地一起油罐车与汽车相撞的特大事故。他赶写了一篇《我是军人》的快讯。可抬腕一看,已是下午5:4O了,驻地邮局6:00下班,骑车已来不及,想搭车,可家里剩下的一辆车一位首长马上要用。李政委得知此事,立即把车派给报道员到邮局发稿。李政委常对人讲,他就是报道组的“后台老板”。7月份,报道员向勇写了一篇(怎能如此午休)的稿件,批评两个连队在午休上的不正确做法。稿子没发出去连队便找上门,要求小向高抬贵手,否则,后面的话说得很难…  相似文献   

19.
某高炮旅政治部主任秦树堂重视报道是有了名的。要问他是怎么抓报道的,这里只讲几件小事。一、房子。奏主任是前年3月份调高炮旅任职的,上任的第三天,他就到报道组转了一圈,当他看到报道组四名报道员挤在一间狭小的房子里、趴在两张破办公桌上写稿时,很是难过地摇了摇头。他当即向报道员们表态:“明天就给你们解决房子问题。”当天晚上,秦主任就和副主任进行了协商,决定把政治部的一间仓库腾出来,作报道组的办公室。说干就干,第二天早操后,秦主任和副主任就上了办公楼,两个人忙了整整一早,连早饭也没顾的上吃。8点钟上班时,报…  相似文献   

20.
前几年,某仓库的新闻报道工作比较薄弱,自从1997年8月政治处主任孙杰上任以来,仓库的见报刊稿数不仅实现了零的突破,而且一举摘掉了落后的帽子。上任踢“三难”孙杰上任不久,就发现仓库的新闻报道工作开展不利的原因是“三难”。一是骨干难培养。政治处只有一名干事,工作头绪多,没精力潜下心来写新闻稿件。加上仓库人少事多,有写作基础和爱好报道工作的人少,多年来没有建立培养一支过硬的报道队伍。二是信息难畅通。仓库地处深山腹地,偏僻、闭塞、信息不畅,与社会接触少,写出的稿子跟不上形势的需要。三是经费难保障。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