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慧洁 《培训与研究》2007,24(11):77-78,70
1862年同文馆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新教育的兴起。自此以后,中国历史上数千年传衍而来的教育制度逐渐为新教育制度所替代。"新教育中国化"是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是通过对传统教育的选择、改造、发展和继承来实现的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11月8日,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办,江苏省教育厅、昆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2年国际教学新仪器新设备展览会团长会在昆山召开。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长王富、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陈鹏、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副所长刘诗海、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李兴植、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黄俭、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秘书长夏国明、江苏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副主任何永树等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会议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王长毅主持。夏国明对本届展会的筹备情况及工作安排做  相似文献   

3.
<正>《世界教育信息》创刊于1987年,现为半月刊。杂志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服务于中国教育国际化和现代化,努力以最新、最快、最权威的方式,客观报道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全面展示中国教育国际化的新探索、新实践,以更  相似文献   

4.
张瑞芳 《中国教师》2009,(19):38-41
<正>朱永新,1958年8月生,江苏大丰人。新教育实验发起人。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课程变革与近代"新教育"探索密切相关。从洋务运动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近代课程在课程观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践上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反映出近代"新教育"五方面的探索:一是培养具有"新人格"的国民;二是推行普及教育,提倡男女教育平等;三是崇尚实学真知和生活能力养成;四是关注儿童兴趣和个性特长发展;五是注重教学方法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中国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战略行动深嵌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共存的新时代背景之中,既应符合以建设"国际教育枢纽"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跨境教育的国际通则,又应承担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本土使命.当前,"国际教育枢纽"主要包括三种模式:学生枢纽、技术劳动力枢纽、知识/创新枢纽.中国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区域布局中,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是两个战略重点.在全球视野与中国行动的双重考量基础上,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应定位于学生枢纽类型,宜坚持"点"的建设思路,采取打造"留学中国"特色的发展策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应定位于知识/创新枢纽类型,宜坚持"面"的建设思路,采取打造"本土留学"特色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华教育改进社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极具影响的民间教育社团之一,基于改进其时中国教育、构建"新教育"体系之需,该社积极展开教育交流活动.通过邀请欧美教育名家来华讲学、考察、指导教育改进以及主动参与国际教育会议、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新教育状况等方式,该社敏锐地跟踪世界教育新潮,从而引领着其时国内的新教育运动,加速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新教育实验坚持以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和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为价值准则,以教师成长为逻辑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和相关课程为路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进行了二十年的田野实践探索。新教育实验提出的教师专业成长"三专模式"使数以千计的普通教师成长为卓越教师,在国内率先开展的"营造书香校园""家校合作共育"等教育理念与行动实践,为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家校社政共育提供了强大助力。在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抗教育异化,回归教育本质以及大面积改善区域教育生态等方面,新教育实验也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探索。展望未来,我们将通过持续完善课程体系、开展未来学习中心试点、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力争把新教育实验建设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使新教育共同体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新教育学派。  相似文献   

9.
《新教育》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教育杂志之一。它积极宣传杜威、孟禄等的教育改革思想、推动"六三三"学制的酝酿形成、倡导"教育独立"运动等,成为当时中国教育改革的思想源之一,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由"模仿日本"向"取向美国"的转型,影响了当时的舆论导向和教育政策的制定,调适了政府与民间的教育诉求,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演进。  相似文献   

10.
创新创业教育、"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主动作为,适应"三个面向"、创新驱动发展、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培养跨学科交叉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战略举措。从深化传统工科专业内涵改革和创办适应未来科技经济发展需求的新专业两个角度出发,积极开展"新工科"探索与实践,提出了"新工科"具有的创新性、前瞻性、交叉性、多样性和引领性等特征,并结合创新创业教育需求,以培养"品行、知识、能力和思维"四位一体的工程领导人才为目标,努力构建具有西安交通大学特色的"新工科"教育模式,丰富和发展了"新工科"建设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语文教科书的发展与"新教育"改革密切相关,民初"新教育"所发生的深刻变革,直接影响着此期国文教科书的编辑思想、内容类型、语言形式等,从国文教科书中可以探寻民初"新教育"想象。  相似文献   

12.
《世界教育信息》创刊于1987年,现为半月刊。杂志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服务于中国教育国际化和现代化,努力以最新、最快、最权威的方式,客观报道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全面展示中国教育国际化的新探索、新实践,以更  相似文献   

13.
写出《给中国教育的100条建议》的朱永新,作为当代中国新教育创始人,他对教育事业始终满怀激情;其教育激情远大于抱负,关注国家文化软实力、打造中国的新教育学派;通观全局的战略思考,使他十分注重教育的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沈明 《家教世界》2013,(7X):206-207
<正>陈鹤琴"活教育"思想是"中国化新教育的独特创造",是陈鹤琴先生在丰厚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基础上逐渐提炼而成的,是其长期致力于中国化新教育实践总结。陈鹤琴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提出"活教育"思想,经过多年教育实践和探索,他反对"死教育",倡导"活教育",形成了"活教育"思想体系。在现代教育史中,人们习惯把陈鹤琴称作"幼儿教育家",这不能够全面概括他在儿童心理、家庭教育、幼稚园教育、中小  相似文献   

15.
从教育思想转型维度对素质教育作了探讨,指出素质教育应历史地定位为中国式的"新教育".在其生成背景及改革的基本走向方面,对欧洲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作了比较分析,明确了彼此间的契合性.最后根据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经验,结合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应然走向,并尝试性地构建了这一中国式"新教育"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6.
《世界教育信息》创刊于1987年,现为半月刊。杂志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服务于中国教育国际化和现代化,努力以最新、最快、最权威的方式,客观报道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全面展示中国教育国际化的新探索、新实践,以更好地为教育管理者和决策者、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实践者和参与者以及关注世  相似文献   

17.
庄泽宣作为"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的主要倡行者,在中国教育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教育中国化"概念,并从理论上予以论证,而且对新教育中国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践行,较早构建了完整的新教育中国化方案,引领和推动了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的开展.作为教育史研究,我们不仅要考察、确定历史人物表面的言行以及这些言行所体现的历史,同时也需要考察伴随这些活动的历史创造者的内心世界.基于此,本文尝试采用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着重分析庄泽宣的社会心理层面的因素对其新教育中国化思想、行为的影响,同时,对庄泽宣的新教育中国化思想和行为如何影响了当时的教育改革,从而引领和推动了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的开展进行探讨,以期突破教育史重视分析教育家所处的外部时代背景的局限,丰富庄泽宣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2020年11月29日,长江教育研究院、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及湖南省教育战略研究中心在湖南省长沙市联合举办了"’教育评价改革’教育智库专题研讨会"。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湖南省教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石灯明致辞,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学会副会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教授,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志军教授等做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9.
<正>《世界教育信息》创刊于1987年,现为半月刊。杂志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服务于中国教育国际化和现代化,努力以最新、最快、最权威的方式,客观报道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全面展示中国教育国际化的新探索、新实践,以更好地为教育管理者和决策者、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实践者和参与者以及关注世界教育最新信息和中外教育交流最新动态的社会各界人士服务。2013年,本刊紧密围绕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实  相似文献   

20.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考试不改,教育难兴。考试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牛鼻子。"近日,在新教育研究院主办的"新教育、新评价、新考试"高峰论坛上,"新教育"发起人、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说,如果考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