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1981年全国标枪集训期间,参加集训工作的教练员们对标枪运动员的身体训练问题进行了座谈,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大家一致认为:由该项特点所决定,标枪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应该是最全面的,所采用的训练手段几乎包括了田径运动中投、跑、跳三大类的所有项目,而且还将球类、举重、体操等运动作为重要手段而广泛采用。为了促进我国标枪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有必要将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们经常采用的行之有效的主要身体训练手段集中整理出来,提供给全国各地的标枪运动员和教练员,以便在安排训练工作  相似文献   

2.
八月一日至九日,省体委在烟台市蓬莱县举办了一次少年标枪集训比赛。参加这次集训的有来自十三个地、市院校的运动员三十八名,教练员十七名。特邀国家体科所投掷研究专家黄世杰同志到会讲课、辅导,还有省运动技术学院、省体校的优秀标枪教练员、运动员亲临现场示范,指导。大家一致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国内外优秀标枪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国内外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参数的类比,从中找出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存在的差距,为促进我国标枪运动水平的提高提出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国内外优秀标枪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国内外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参数的对比,从中找出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存在的差距,为促进我国标枪运动水平的提高提出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与世界优秀标枪运动员所采用的技术的比较研究,找出我国运动员的标枪技术在四个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以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的力学解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与世界优秀选手投掷步躯干后倾角等运动生物力学参数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标枪运动员在投掷步和最后用力技术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是影响运动员成绩提高与稳定的原因之一。为了提高我国标枪运动成绩,完善我国运动员投掷步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我国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的技术,采用了高速摄影机与影片分析,对李荣祥等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过程中,身体水平速度和器械(标枪)速度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从而,揭示了我国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特征。为便于分析,将其分为右脚触地瞬间、左脚触地瞬间、标枪出手瞬间三个时相进行研究。1.身体重心水平速度的变化交叉步右脚触落地后,由于人体的重心位于右脚支撑点后上方,地面对人体的反作用力方向与人体运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方法,对6名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左腿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并与国外优秀标枪运动员相关运动学参数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我国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左腿前摆技术较差,助跑与最后用力衔接不够连贯,重心水平速度损失较多等,而在投掷步最后一步左腿支撑能力和标枪出手瞬间左腿蹬伸能力方面我国运动员却不劣于国外运动员。希望我国教练员从中得到启发,促进我国男子标枪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三年在保定举行的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上。涌现出一大批有希望的青少年标枪运动员。通过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努力,运动成绩取得了较快的增长,同时也积累了多方面的训练经验。不少青少年标枪运动员已进入了我国成年组优秀标枪运动员的行列。后继有人,形势喜人。为了使我国标枪运动获得更快的发展,使之在较短时期内具有一般国际水平,在此我们就保定运动会上通过初步的技术统计和技术观察,对我国目前青少年标枪运动员的训练提两点粗浅的看法。一、加强关键性技术的训练据初步的技术统计和技术观察情况如下:1.标枪与手榴弹两者之间的成绩差距悬殊。这次比赛中男、女标枪第一名都参加了手榴弹的比赛,并获得了名次。其标  相似文献   

10.
对中、外部分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的掷标枪技术不十分理想,主要表现为最后用力时,左膝关节的最大弯曲角度相对偏小、标枪出手高度较高、出手角较大。  相似文献   

11.
笔者参加了今年7月至8月在河北兴隆举行的全国优秀青少年标枪运动员集训,发现一部分青少年运动员技术比较粗糙,有些人存在着一些典型的错误动作,这不仅反映出在技术训练中存在的方法问题,也反映出对于投掷技术概念的理解与要求上存在的差异,因此特撰写此文,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和世界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的分析与对比,结果发现:我国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第1、2步躯干后倾角过大,第2~3步躯干后倾角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以至于交叉步的动作速度及幅度受到影响;女子标枪运动员交叉步下肢前移幅度过小,影响躯干相关肌群收缩;我国男女运动员投掷步第4步都存在躯干后倾角下降较大,左膝弯屈角较小,左侧支撑无力的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对中、外部分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运动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方面的不足,对完善其最后用力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对象:以中、外部分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结果与分析由于人们对最后用力的起止界定存在着分歧,本文对最后用力阶段的起止界定如下:最后用力阶段从右脚着地身体重心前移超越右脚支点后开始到标枪出手为止。1.最后用力右脚着地至左脚着地时躯干后倾角一般认为,左脚着地瞬间躯干后倾角在20°~25°内比较合理。我国…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缺陷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男子标枪运动员和世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生物力学参数的对比,并结合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对现阶段我国男子标枪投掷步技术缺陷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转体是投掷步技术中每一环节的重要组成要素,我国男子标枪技术主要缺陷就是由转体的不完善引起的。通过调整投掷步中各环节的转体幅度和转体时机,可以改正当前我国男子标枪投掷步技术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出手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曙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4):485-486
对世界优秀标枪运动员的专项成绩与出手速度、出手角度等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揭示了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最后出手技术的主要特征,为标枪运动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 2 9人次投掷步技术纪录影片的解析 ,并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投掷步有关环节运动学参数变化的对比分析发现 ,我国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第 1、2步躯干后倾角过大 ,使第 2~ 3步躯干后倾角变化量相对较小 ,影响了交叉步的动作幅度。我国女子标枪运动员交叉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下肢前移幅度不够。男女运动员都存在着投掷步第 4步左膝弯屈程度较大 ,左侧支撑无力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世界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对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与世界优秀标枪运动员标枪技术的生物力学对比分析,发现我国标枪运动员的投掷步技术存在一定差距。表现为投掷步前两步躯干的后倾角度过大;交叉步躯干的后倾角度相对过小;最后一步丢失超越动作(躯干后倾角丢失);左腿膝关节弯曲角度较小等。当前完善标枪技术尤其是投掷步技术,是提高我国标枪运动成绩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以浙江省1997~2000年少年男子优秀标枪选手各骨龄段(12~18岁)的身体素质、生理指标、形态及运动能力等研究对象,探讨少年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各骨龄段的特征,以揭示少年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的特点,并把该特点运用到实践中。运用骨龄区别运动员的发育程度,预测运动员的身高,并把运动员各骨龄段的形态、机能、素质、能力跟我国田径训练大纲中优秀标枪选手的理想模式作对比与评价,在少年儿童中发掘最优秀的男子标枪苗子;建议各省、市级比赛中遵循该规律,以提高我国少年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选材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应我国田径协会邀请,联邦德国专家、慕尼黑体育学院讲师兼田径教练希克弗里特·贝克先生,于1985年3月6日至4月25日来我国进行了讲学。讲学内容主要涉及标枪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第一阶段从3月6日至4月4日在南宁市进行,主要以标枪训练为主;第二阶段从4月13日至25日在徐州市进行,以理论授课为主。 贝克先生的训练内容较为新颖,对问题的看法也较深刻,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信息。本文通过对贝克先生来华训练、讲学内容的归纳分析,结合这次全国优秀标枪运动员集训的情况,谈谈影响我国标枪技术发展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参加第 4届城市运动会 (1999.西安 )男、女标枪比赛运动员 2 5人次投掷步技术现场摄像的解析 ,并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投掷步有关环节运动学参数变化的对比分析发现 ,我国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第 1、第 2步躯干后倾角过大 ,第 2~第 3步躯干后倾角则相对较小 ,以至交叉步的动作幅度受到影响 ,女子标枪运动员交叉步存在下肢前移幅度不够 ;投掷步第 4步左膝弯屈程度较大 ,左侧支撑无力是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该技术环节的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