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质热液是由变质作用产生的。一般可分为区域变质热液和混合岩化热液。区域变质作用广泛发育于前寒武纪古老结晶基底及后期的一些造山带中,形成各种类型的结晶片岩。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热液为混合岩化热液。混合岩化作用一般发生于区域变质作用后期,伴随深部热液和重熔溶浆与已变质的岩层发生交代而产生的热液就是混合岩化热液,其形成原理与热液来源与区域变质热液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南东段矿体多为脉状,主要赋存在下元古界兴东群大马河组矽卡岩层内,矿石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浸染状金矿石,次为角砾岩型浸染状金矿石;分早晚两期成矿。早期为元古代混合岩化热液成矿,成矿热液的基本特点为富砷亏硫,温度较高,形成混合岩化热液型金矿体;晚期为燕山期再生岩浆热液叠加在早期矿体之上,使早期矿体变富。矿床成因暂定为再生岩浆热液叠加的混合岩化热液型。  相似文献   

3.
言圣  牛丽  蒋忠环 《科技创业月刊》2012,(5):174-175,178
五牧场区煤系地层底下存在燕山期火成岩侵入体,为煤变质提供了热动力;该区张性断裂构造使岩浆热传导和热液流动具有顺畅的通道;煤系地层上部的泥岩层起到隔热作用,煤层在长期热效应作用下形成不同变质阶段的煤种,故该区煤变质成因类型为区域岩浆热变质。  相似文献   

4.
新立金矿是黑龙江东部地区前寒武系绿片岩相变质带中发现的为数不多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受下元古界兴东群大盘道变质岩层控制,产出在特定的地质——构造环境中。成矿与变质热液混合岩化热液活动有关,矿体赋存的褶皱的转折部位及变质岩的层间构造带和接触带上。试图以分析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入手,对其控矿的地质特征进行总结,进一步指出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文章依托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哈达特岩金矿普查项目"以及在收集前人的各项成果的基础之上,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出露的地层为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岩性为一套巨厚的浅变质岩系,华力西晚期,蒙古洋自西向东闭合,自此,华北板块结束洋陆俯冲碰撞而转为陆陆碰撞(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陆陆碰撞形成大量以近东西向为主的逆断层、近南北向的正断层以及轴向近东西向的褶皱或复式褶皱为主的构造体系。变质作用以及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形成的变质热液、岩浆热液、构造热液等使得古老地层中的元素发生多次的分异富集,在成矿有利地段形成有工业价值的矿床。  相似文献   

6.
额尔古纳地块是我国重要的金矿成矿区之一,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造山型金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其中造山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额尔古纳隆起区,而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则主要分布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中。造山型金矿床的形成受控于韧性剪切带,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地壳浅部的含金矿源层,成矿流体为变质热液与大气水热液的混合热液;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形成则受控于火山机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岩浆本身,成矿流体为岩浆热液与大气水热液的混合成分。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甘河地区新元古界-下寒武统吉祥沟组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甘河到布苏里一带,主要岩石类型有千枚岩、板岩、变质细砂、粉砂岩,经镜下鉴定和岩石化学投图结果显示吉祥沟组源岩的形成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岛弧构造环境,变质作用类型为低温区域动力变质作用,成矿作用与金、银铅锌矿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李刚 《内江科技》2019,(1):70-71
研究表明该区主要的成矿作用是地下热液(含矿热液)在构造薄弱地带和活性较强的岩层中沉淀、交代形成。上泥盆统中宁组、下石炭统前黑山组部分岩层中含有多金属矿质元素,大气降水向深处渗流,深部变质作用形成的热液再加上岩浆的热源,使温度急剧加高,气化热液携带矿质元素通过高角度断裂上升,在有利部位富集,形成热液型银铅矿。先期形成的部分矿石在后期又遭受了构造的破坏,被搓碎的矿石角砾再次胶结成岩,形成了构造角砾岩型银铅矿。研究区多金属矿受F18构造破碎带控制明显,构造破碎带既是导矿构造,也是储矿构造,同时后期为破矿构造,矿体多赋存在F18主断裂旁侧的次级小断裂中,赋矿围岩以构造角砾岩、蚀变粉砂岩为主,是研究区最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李清地矿区构造单元位于华北地台北缘,集宁——大同——张家口深大断裂带南侧,基底为太古宇集宁岩群中深变质岩系,中生代中晚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沿断裂分布,矿区北部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及由弧状、放射状断裂组成的火山机构为低温热液银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矿体一般位于燕山期花岗岩的外接触带中。  相似文献   

10.
锡坪钼铜锡矿床属火山——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矿床和斑岩型矿床,文章从矿床地质特征、不同类型围岩蚀变及成规律的研究,认为围岩蚀变属于岩浆期后热液交代作用形成。受断裂构造带影响,形成不同的蚀变带,对钼铜锡的富集成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使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得到较好的解释,避免矿床地质描述与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发生矛盾,本文试图以金矿床为例,建立科学而简便易行的矿床地质与包裹体特征之间的链接。为此,本文简单评述了现有金矿床成因分类方案,建议以主导成矿系统发育的地质作用特征划分5种类型:①浆控高温热液型,包括斑岩型、爆破角砾岩型、铁氧化物型、夕卡岩型等岩浆热液型矿床;②造山型,即变质热液型;③浅成低温热液型——陆相火山岩一次火山岩中的改造热液型;④微细粒浸染型(卡林型或/类卡林型)——沉积岩容矿的改造热液型;⑤热水沉积型(VMS型和SEDEX型)——水下喷出地表的改造热液型。然后,分别介绍了5类成矿系统的标志性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特征,找出了它们之间具有成因标志意义的关键性差异;将成矿流体分为改造、变质和岩浆3个端元性成分,发现多数热液矿床具有多阶段多因复成的特点,晚阶段流体均为改造热液或有大量改造热液注入,因此指出,晚阶段的流体、蚀变和矿化特征不能用于判别矿床成因和类型,只有早阶段的特征才能准确指示矿床成因和类型。改造热液以低温、低盐度、低CO2含量为特征,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或海水;变质热液以中温、低盐度、高CO2含量为特征,而岩浆热液则以高温、高盐度、高CO2含量为特征;岩浆热液矿床发育含多种子晶包裹体和高盐度富CO2的包裹体,变质热液矿床发育低盐度富CO2包裹体,改造热液矿床总体缺乏含子晶包裹体和富/含CO2包裹体,大量发育水溶液包裹体。最后,讨论了各类成矿系统发育的岩石圈构造背景,如造山型矿床形成于地壳挤压造山.变质.隆升过程,热水沉积型矿床形成于地壳拉张成盆过程,古生代或更早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只能保存在增生型造山带等,提出矿床及其包裹体是研究大陆动力学的理想探针。  相似文献   

12.
对诸暨孝四地区加里东期混合岩化变质岩的变质温压条件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显示,孝四地区陈蔡岩群的变质温度约645℃,变质压力约为5.1kbar。提出陈蔡岩群普遍发育的混合岩化现象是减压部分熔融的结果,研究区晚奥陶世到中志留世大规模的地壳抬升是造成陈蔡岩群普遍发育混合岩化的重要原因,很好地解释了陈蔡岩群中普遍发育的混合岩化现象,也对认识华南加里东运动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在早期形成的矿床或者岩石,因为受到全新的温度和压力以及构造变动,同时还受到热水溶液等原因的作用,使得其遭受了变质作用,从而使得其其物质的成分和结构以及构造、形态等,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从而形成的矿床就被称之为变质矿床。由于变质矿床矿体受原岩建造和变质程度控制,产于特定层位,并且由于变质温度的差异随远离接触带矿物组合及结构等常有明显的分带。而变质矿床与岩性也息息相关,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矿业的发展,加大对变质矿床与岩性关系的分析研究力度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从而才能够找解决变质矿床的有效方法,才能够促进我国矿业的快速稳步发展。通过对变质矿床和岩性的深入分析,然后对变质矿床和岩性的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锡铁山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裂陷带中部,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盆地边缘的同生断层作为含矿热液的到矿构造,断层下降盘形成的盆地构成含矿热液集中稳定沉积的容矿构造,成矿后期的断层对矿体形态的破坏、以及区域挤压作用是矿体发生交代改造及构造变形。经过成矿期前后的一系列构造控制影响,形成现有的矿体形态。  相似文献   

15.
三沟铅锌矿位于辽宁省本溪县境内,由王家沟、李家沟、苏家沟三个矿段构成,其成矿受地层、岩浆岩和构造联合控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辽河群浪子山组和大石桥组的铅锌矿源层,经后期构造岩浆活动形成了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16.
经综合对比辽东尖山沟金矿区与小佟家堡子金矿区,发现两者具有很高的成矿相似度,矿床成因均沿不同规模断裂构造上侵的含矿热卤水混合(渗透)大气降水形成中低温热液,于大石桥组上部大理岩、片岩、变粒岩或与盖县组片岩互层过渡带成矿,矿床类型为中低温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金矿床。两者同处于尖山子断裂下盘附近,空间上属于同一套岩石组合序列,具备建立(描述性)地质找矿模式条件,本文重点围绕尖山沟金矿区从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进行论述,结合前人对辽东金矿床研究,建立辽东中低温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金矿床描述性(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7.
对夹皮沟地区夹皮沟群变质岩一斜长角闪岩及夹皮沟和二道沟金矿金矿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及单个包裹体成分激光拉曼光谱研究。结果表明:金矿石中发育水溶液相、含CO2相及CO2相等三类包裹体,成矿过程中,流体经历了NaCl-H20.CO2体系的不混溶作用,各类包裹体均一温度157.2℃~440℃,盐度1.8%~11.6%NaCleqv,流体密度0.54—0.96g/cm^3;变质岩中以发育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为主,其均一温度为260℃~480℃,盐度为36.5%-54.8%NaCleqv,流体密度为1.06—1.17g/cm^3,反映了变质流体为一中温、高盐度、高密度均匀NaCl-H20热液体系。成矿流体与变质流体存在明显差异,表明该区金矿床成矿流体并非来自太古代变质热液。结合新近的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和测年数据,认为本区金矿成矿流体以来自岩浆热液为主,矿床成因属中生代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8.
经过对安鹤北段深部煤芯的化验和分析,并综合区内地层构造情况,分析得出,本区内对煤质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变质作用,而变质作用主要有:深成变质作用和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白云鄂博地区在中上元古代沉积大量碎屑及碳酸盐沉积岩,后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变动、区域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但这套地层成为一套浅变质的类复理式建造。其中,碳质成份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后,形成石墨,后再经过岩浆侵入,在接触变质作用下,石墨片度变大,形成现如今的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乌拉山—大青山一带石墨矿床的分布特征、矿床类型、控矿因素的分析归纳,初步总结了该地区石墨矿的成矿规律。主要石墨成矿带地处中朝准地台西北部,其中包括阿拉善台隆、鄂尔多斯西缘坳陷带的贺兰山台拱,白云鄂博台缘坳陷带及内蒙古地轴的阴山台拱等次级构造单元。区内的石墨矿床按成因主要分为: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床、接触变质型石墨矿床和岩浆—热液型石墨矿床三大类型。成矿规律主要包括地层因素、区域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以及构造因素3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