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连晓 《教学月刊》2002,(5):25-27
语创新学习,就是培养具有敢于和善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敢于和善于主动探究和发现精神的学习。语创新学习主要不是在于创造什么新的社会价值,而是在于培养创新精神,如能发表独到的见解,表现出超常的联想力和想像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新的思路和方式等等。这就需要学生养成突出的主体创新意识、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和习惯。所以,元认知教学干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2.
语文创新学习,就是培养具有敢于和善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敢于和善于主动探究和发现精神的学习。语文创新学习主要不是在于创造什么新的社会价值,而是在于培养创新精神,如能发表独到的见解,表现出超常的联想力和想像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新的思路和方式等等。这就需要学生养成突出的主体创新意识、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和习惯。所以,元认知教学干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性学习,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乐于探究,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性学习,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数学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创新思维意识,敢于突破以往的教学观念模式,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要善于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直观或间接地发现、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音乐课堂是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音乐课充满活力,让教师充满魅力,让学生充满动力,应该是音乐教改的首要任务。在音乐教学中,只有摒弃陈旧的模式,培养学生敢于“求异”、善于“思辨”、勇于“探索”、乐于“创造”、富于“幻想”的精神,才会在音乐学习中进发出创新的火花,萌发出创新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敢于质疑、大胆探索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下面谈谈本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课堂教学是实施这一目标的主渠道。每一堂数学都离不开习题,学生的能力主要是通过解题来培养的。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掌握数学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是善于解题,不仅善于解一些标准的题,而且善于解一些要求独立思考、思路合理、见解独到和有发明创造的题”。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才能把题吃透、讲活,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由知识的学习转化为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在各科教学之中,落实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上,让所有学生在对知识的探索中,敢于想象,敢于质疑,敢于“挑战”,从而使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但是目前的一些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练习题。机械呆板,生编硬套,故弄玄虚,矫揉造作,尤其是一些步骤较多的计算题、套路题,不但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问,更不利于培养出具有强烈创新性的数学优秀生。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十分注重优化数学的练习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只有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遣精神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知识始于问题,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问题意识"是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它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数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教学中,数学教学更多的是在灌输知识,使学生处在被动学习中。而学习数学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需要学生有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意识。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敢于发问的意识,让学生敢于质疑,学会思考解决问题,提高综合能力。本文论述了培养问题意识的必要性以及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打基础的重任。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要努力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经过实践证明 ,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有利于学生萌发创新意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开放的教学环境 ,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教育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是创新意识的培养 ,而创新意识是一种崭新的、独特的思维意识。常表现为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敢于大胆幻想 ,善于联想和想像。有了创新意识 ,才能抓住创新机会 ,产生…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将学生从被动接受中拯救出来,让学生敢于问、善于问,在主动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本文主要从创设问题情境、巧设问题障碍、优化问题拓展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80):16-17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和乐于质疑又是创新精神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既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又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和乐于质疑的方法、策略与途径,从而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促进教师自身修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陈文寿 《考试周刊》2013,(11):62-64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从实践中培育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要面向大多数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激发学生创新的勇气,树立学生的信心;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必须重点对学生进行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思想观念上要有重大的转变,施行开放式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基本目标的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整个教育体系所追求的目标。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提问题开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问题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7.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才在于教育,教育在于教师.在师范院校的数学教学中,为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我们必须用创新教育理念组织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情感与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学生敢于数学创新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对挖掘学生的创新和探究的潜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提问的能力,让他们敢于、乐于、善于提出问题呢?  相似文献   

19.
韩硕 《辅导员》2013,(30):62
数学教学活动中蕴含着无穷的创新因素,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应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一、营造敢于提出提问的环境问题是数学发展的生长点,学生能够发现、提出问题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教学"乘数"是一位数乘法时,笔者创没了这样一个数学情景:幻灯片显示出"爱家超市"的画面,展示出超市  相似文献   

20.
正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归根结底来源于学生面对问题时的质疑意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给学生呈现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激活他们的质疑能力。物理作为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更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中养成敢于提问、善于创新的本领。本文结合物理学科实际,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略谈点滴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