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在研究界备受冷落的王蒙的"荒诞小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文化学和叙事学等多种研究方法,从考察王蒙先生的"荒诞"观念出发,深入内在的文本情势阐释之中,通过对几个文本的细读.重点考察了王蒙荒诞小说里的政治话语和知识话语戏仿问题,尤其提出了荒诞小说话语戏仿的三种形态:时空错位.日常化(庸俗化)以及夸张,从而形成了文本的荒诞意味.  相似文献   

2.
本文重新考察了八十年代初期表现王蒙忠诚不渝的“少共精神”的一组小说,认为这样的忠诚中包含着内在的隐忧,王蒙也敏感地意识到了这点,但以身“忘”神“游”的传统文化精神将它回避掉了。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王蒙同时创作出两组小说:一组以抒发理想逝去的感伤惶惑为主,一组以语言的幽默恣意为主。它们看似毫无关联,但实质上却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在前一组小说中,王蒙抒发了新时期理想主义失落后的感伤与惶惑,直至《活动变人形》为盛。在后一组中,众多“后现代”小说手法的借用使得王蒙回避了精神苦痛,达到了语言的狂欢。两组小说中理想主义的痛苦反思与回避痛苦的幽默恣意并存,揭示了王蒙小说中一贯的二元性主题对话。它们相互补充,但却减弱了小说理性反思的力度,削弱了小说文本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鉴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艺理论界就“荒诞小说”中的荒诞审美类型划分问题的诸多不足,文章运用叙述学话语分析理论,立足于文本分析,将中国“荒诞小说”中的荒诞审美类型重新划分为:观念与技法的荒诞、条件性情境荒诞、本体性荒诞。  相似文献   

5.
王蒙小说的语言经历了一个由封闭到开放的过程。五六十年代是王蒙创作的起步期,封闭性是其语言的主要特征;70年代末是王蒙语言变化的过渡期;80年代以后是他的小说语言的开放期。开放式语言是具有内在说服力的语言,它具有未完成性、多种可能性、不确定性、幽默戏谑性诸特点,杂语与并置是它的基本存在方式。但王蒙的小说还不是巴赫金意义上的“对话”性,而是潜在的对话,即“亚对话”。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话本小说、通俗小说编创方式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本事诗、诗话与话本小说文本编写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将本事诗、诗话与早期话本小说之间的“诗”与“事”的内在结构、内在要素进行对照,说明早期话本小说文本是在改造、加工、运用本事诗与诗话中的某些文体要素而成熟起来的。最后探讨了出现这种联系的原因及其条件。  相似文献   

7.
王蒙在新时期写了许多在当时引发巨大风波的小说,大量的研究者从小说发表之际便展开研究,这种研究也一直持续到现在。梳理从1980年到现在关于这些小说的文学批评研究并分析其内在特点,重点揭示文学批评对王蒙小说经典化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蒙小说是一种生活化小说,从文本形式到精神内质都向生活全面开放.其无故事的叙述文本呈现为"讲说”性,"讲说”性叙述话语的具体形式特征表现为转说性和随意性.但是,由于受到过重的历史印痕、过浓的庙堂意识、过亮的光明情结的多重困扰,王蒙小说的超越意识尚嫌欠缺.既受惠于生活,又束缚于生活,这是王蒙小说成败得失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王蒙同志以艺术家的睿智和勇气,开拓了艺术的新天地。他的小说创作富有鲜明的时代感,洋溢着强烈而又独特的创新精神。研究他对创作的新的追求和新的探索,对促进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是有益的。王蒙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注目。总结“意识流”手法方面的创新是必要的。但这种手法上的创新仅仅是王蒙小说创作成就的一个方面。如果以此作为研究王蒙小说的聚光点是未必妥当的。我以为,王蒙小说创作的创新主要不表  相似文献   

10.
荒诞意识与表现形态──从一个角度看美国小说的发展邵旭东关键词荒诞意识;表现形态;美国小说1众所周知,20世纪西方文学中普遍存在的荒诞现象,使“荒诞”成为本世纪西方文学的重要特点之一。然而,当我们从这一角度考察叛国当代小说发展的时候,当我们追溯美国小说...  相似文献   

11.
王蒙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在无产阶级政治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从文本自身到文本之外《影响》都笼罩着某种斗争的紧张情绪。一方面是由文本而引起的讨论。分两个部分:讨论之一是关于编辑事件。具体指文章投到编辑部以后,到发表出来,从题目到内容,编辑部都作了一些改动。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编辑秦兆阳为这次修改作了检讨和解释,讨论的主流倾向是批评编辑的。讨论之二是对文章的“典型环境”、“共性和个性”、“党性”、“人民性”、“阶级性”、“英雄性格”、“正面人物”等等问题提出质疑。在这组讨论中,王蒙作…  相似文献   

12.
论新时期小说中的荒诞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小说中的荒诞意识缘于对“文革”的反思,表现荒诞意识的方法可分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与西方荒诞意识不同,新时期小说中的荒诞意识带有中国本土色彩;荒诞意识最终被默认,在新时期小说中经历了从问题到背景的转换,新时期小说不得不用日常生活来抵抗荒诞,这同时也意味着荒诞意识的“消失”。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王蒙小说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1990年为界评述了王蒙小说研究发展的两个阶段:80年代对其意识流小说、幽默风格等研究多是追踪式的评论;90年代对王蒙小说的综合研究在质量和深度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通过考察王蒙小说研究的构架和形态,有助于总结王蒙小说研究的得与失,并可籍此拓展王蒙小说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文学批评领域内,小说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模式与批评范式在历史与审美的交融中,逐步由“外在批评”转向与“内在研究”的结合。其中,戈德曼的“发生学结构主义”文学社会学理论、深入研究文本结构要素与特定社会精神结构三者间的复杂关系,生成了独特的批评视角。由此,运用“社会学的想像力”,将“发生学结构主义”文学研究方法在中国小说文本研究中加以转换,便可探讨社会学方法与其他方法结合的可能性,拓展小说社会学领域广阔的再生空间。  相似文献   

15.
《我弥留之际》中福克纳呈现了一个荒诞的世界里现代畸零人病态扭曲的心灵和现代家庭逐渐消亡的亲情。小说自出版以来广受好评,批评家们亦从多个方面对文本进行阐释。然而,作为一位实验主义先驱,福克纳在该小说中彰显和延伸荒诞感的艺术手法却鲜少有人关注。该文旨在从小说语言和写作手法所传递的荒诞感出发,深入分析其荒诞艺术及效果,意图为荒诞文学及福克纳作品研究提供新的理解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小说中,荒诞意识或隐或显地显示于现实主义小说和先锋小说中。其产生一方面根源于中间观点、历史与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西方荒诞文学的影响,但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小说中荒诞意识的分析,表明:尽管西方的荒诞文学对新时期小说的影响是全面的,但新时期小说户荒诞意识的产生有自己独特的现实、历史及文化背景,并形成了自己的发展脉络、精神线索与内在的思想理路。  相似文献   

17.
"狐狸"王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蒙是一个狐狸型的全能作家,堪称当代文学巨匠,他在小说、随笔、诗歌、文学评论等领域均有建树,其中尤以小说和政论随笔成就最大。王蒙的小说是一种自叙传式的“骚体小说”,由于意识流手法的运用、独特的语言风格、超群的政治智慧和复调主题,从而丰富和深化了现实主义流派.形成了“经验现实主义”风格。同时,他的小说也存在着潜在模式化、“思”的缺席、政治术语过多、理念大于形象等缺陷。王蒙的政论随笔确立了其改良主义与左翼自由主义者的立场,以讲常识、讲中道、讲多元为核心命题,反对一元化、绝对化和建构论唯理主义,因而达到了时代的思想高度。王蒙的创作虽非完美无缺,却与赵树理、浩然一起.代表了一个文学共鸣时代的艺术和思想高度;他以自身的创作实绩和影响,命名了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王蒙时代”。  相似文献   

18.
五四以来涌现了大批“儿童视角”小说,本文试在文本研读的基础上,研究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作家文化心理的相同之处,并挖掘出内在的深层文学底蕴。  相似文献   

19.
对疑问句的青睐是王泉小说语言句类选择的一个突出特色。这一特色影响了王蒙小说的语体风格,这种风格就是“反思疑问式”。反思疑问式语言是王蒙自由联想体小说的语言基石,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叙述功能,而且还具有文化功能。它具有对话、协商、怀疑、探索等特点,从而构成一种可能的文本。它折射出王蒙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这就是平等、民主、多元意识,以及反对独断论和极端化思想,倡扬宽容对话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0.
王蒙小说中有一批以描摹人生世态的为主的作品,我称其为"讽谕性寓言体"小说.智性视角、幽默、调侃、荒诞化、政治寓言是这些小说的突出特征.这种文体特征的形成与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讽谕诗以及民间的笑文化有明显的渊源关系.当然,王蒙本身的幽默天性和生活体验也使他在继承中又有创新,从而形成属于他的独特文体--"讽谕性寓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