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鹰翔 《航空档案》2007,(3):76-85
“米格”-23战斗机是苏联“米格”飞机设计局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为苏联空军所开发的前线战斗机,西方称其为“鞑靼者”。作为与西方国家所装备的F-4“鬼怪”Ⅱ和幻影F1相抗衡的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正是从“米格”-23战斗机的设计开始,改变了空军前线战斗机一直坚持的简单、轻巧和大量生产的思想,开始从技术上重视航空电子设备和机载武器的作用。同时,为了适应苏联军队在大规模战争中执行高强度作战的需要,在设计上大幅度提高了前线战斗机的全天候作战能力、航程和作战半径。  相似文献   

2.
苏-15战斗机是苏霍伊设计局在上世纪60年代专为苏联防空军设计的截击机。在苏联防空军最鼎盛时期拥有的2600余架截击/战斗机中,苏-15的装备数量达到了850~900架之多,约占防空军战斗机部队总装备数字的1/3左右。其在防空军装备中的主力地位一直持续到80年代初。苏-15在铁幕重重的苏联时期带有很强的神秘色彩,其生产总数虽然有约1400余架,但却从未出口到任何国家,甚至从未随苏军部队派驻到国外基地。而这一神秘的飞机,却因为两次痛击民航机的“战绩”而成为苏联防空战斗机中最特别的机种。  相似文献   

3.
姚原 《航空档案》2004,(2):49-51
目前,南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空军的战斗机都是超音速的。其中,印度空军的机型包括米格-21/23/27/29系列战斗机、幻影-2000战斗机和最新的苏-30战斗机,巴基斯坦空军包括一些老式的幻影战斗机和F-16战斗机等。然而,双方超音速战机的第一次空战却是发生在30多年前的印巴战争  相似文献   

4.
国际航空界普遍将正常起飞重量10吨左右的战斗机称为轻型战斗机,正常起飞重量在l5~20吨标准的被称为中型战斗机,正常起飞重量超过20吨的战斗机则属于重型战斗机的范围。轻型战斗机在冷战初期航空电子技术不高时一度成为各国装备的主体,以米格-15和F-86启动的东西方战斗机对抗贯穿了整个冷战的过程,即使在美国和苏联开始以中、重型战斗机作为装备主体之后,轻型战斗机在冷战双方对外出口和军事援助中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每过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一种新型号的轻型战斗机来维持这个规格飞机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军翼 《航空档案》2004,(11):90-96
作为一种战斗机,由雅克福列夫所设计的雅克-7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却活跃于截然不同的领域——成了VVS装备中一种极其重要的战斗机型号,甚至可以说是1942年时苏联空军所拥有的最好的战斗机。要知道,仅仅是雅克-7B战斗机的产量达到了5381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该机又是一种在设计上承上启下的优秀机种,总产量高达16769架的雅克-9型战斗机便是直接从雅克-7发展进化而来。但奇怪的是,  相似文献   

6.
《航空档案》2007,(1):72-77
沈阳飞机工业公司在1984年6月12日首飞了一架新型战斗机,这就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歼8Ⅱ型超音速战斗机。该机采用的两侧进气布局,一改我国原有战斗机的机头进气方式,是我国投产服役的第一种较现代化的机型。虽然歼8Ⅱ是由我国自行设计的,但是从外形上就会发现,歼8Ⅱ与苏联在1962年5月30日首飞的苏一15无论是外形尺寸还是基本结构都非常的相似,很容易就会把这两种飞机搞混。对这两种如此相似而发展的时间差距达22年的飞机之间进行一次对比和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作战思想的指导下设计的这两种战斗机在设计中所追求的完全不同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沪文 《航空档案》2005,(1):67-67
美国第一次设计超音速2倍的战斗机F-104的时候,尚没有超音速两倍的风洞。  相似文献   

8.
《航空档案》2007,(2):6-6
歼十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具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战斗机。随着歼十飞机的研制定型和装备部队,我国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设计技术。而实现这一关键突破的就是歼十飞机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文骢。  相似文献   

9.
聂云 《航空档案》2005,(1):76-77
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的援助下,人民空军迅速壮大。到1955年朝鲜战争结束时,中国空军已经拥有25万兵力,他们分别部署在27个师里,配备了5000多架作战飞机。中国空军从零开始,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空军,排在美国和苏联空军之后。在新中国空军作战飞机中,有多种型号的战斗机,包括雅克-9P战斗机。该型机是新中国从苏联购买的。在苏联,雅克-9型战斗机曾是王牌战鹰,二战中大战法西斯航空兵。  相似文献   

10.
离子鱼 《航空档案》2007,(10):16-25
多用途战斗机简单的说就是可以通过更换机载武器来执行多种作战任务的战斗机,超音速喷气战斗机中除了F—102/106和苏9/11这些纯粹的防空拦截机之外,绝大多数战术战斗机在设计上都具备一定的多用途作战能力。具备高作战效率的多用途战斗机可以说是世界各国空军和战斗机科研单位的最终目标,技术上的发展和战术上的需求共同促成了多用途战斗机的广泛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参观航空自卫队百里基地 从东京乘车向东偏北方向行驶约80公里,临近茨函县境,突然发现车行前方2架战斗机凌空而起,时而贴近地平线,时而迅速拉起,机上清晰可见红色太阳徽记.随行人员介绍说,这是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15战斗机正在作编队飞行训练.走进日本航自百里基地大院,只见处处井然有序,一架美式F-104J型战斗机作为基地成立后最先装备的飞机,现已当作陈列品在基地门口冲天而立.从1938年起,百里成为日本海军筑波航空队一个分遣队所在地,1945年机场曾遭废弃,1965年才再建机场并正式成为基地.1972年8月编成以F-4EJ为主战装备的战斗机部队,1985年起装备世界上最先进的F-15J主力战斗机.驻防部队的任务是首都及附近地区的防空任务、防范入侵领空之敌和基地自身业务,曾参与多种抢险救灾行动,包括1986年水灾救助、1991年火山喷发救助和1995年阪神大地震灾难救助等.  相似文献   

12.
《航空档案》2009,(3):95-96
在开始设计“东风-107”超音速飞机时,徐舜寿特地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请罗时钧教授为设计人员讲授超音速空气动力学,请马明德教授讲授超音速实验空气动力学。徐舜寿又请示局领导,为设计室配置了MNT-9模拟计算机及103数字计算机。并亲自带队到福建前线,征求使用部队对新机设计的要求和意见。  相似文献   

13.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突然爆发。驻扎海湾地区的美国陆军步兵三师(简称步三师)迅速从科威特进入伊拉克境内,开始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方向推进。同时,美国空军F-15E战斗机部队迅速投入了空中作战,包括遂行空中巡逻和对地空中支援等任务。  相似文献   

14.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后,为了造成打通苏联、雄峙西北的战略态势,党中央和军委制定了宁夏战役计划。红四方面军三十军、九军、五军及总部直属部队于10月底相继渡过黄河,进入甘肃河西地区。后因敌情变化,宁夏战役未能执行,西渡红军组成红西路军,开始挺进河西,执行打通国际路线的艰巨任务。在寒风刺骨、滴水成冰的河西走廊,在没有后援、缺乏装备、人地两生的情况下,红西路军两万多将士,面对十万之众的马家军阀部队,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浴血奋战达5个月之久,最后兵败祁连,几乎全军覆没,只有李先…  相似文献   

15.
扬威 《航空档案》2004,(4):23-24
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前苏联派出了一支航空志愿部队进入中国,协助中国人民进行空中抗日作战。其中,一名飞行员就是奥帕索夫。奥帕索夫属干比较勇敢的前苏联飞行员.志愿来华进行空中抗日作战,可以飞两种战斗机:伊-16和伊-15“比斯”战斗机。他来到中国后不久,就部署到长江的武汉肮空基地,开始迎战日本法西斯的空中入侵作战。  相似文献   

16.
柏达 《航空档案》2005,(8):53-55
战斗机:当今世界上哪些战斗机可以进入十大战斗机的行列?这得依战斗机的作用来判断:战斗机的主要任务是夺取制空权,保证己方攻击机遂行任务,防止敌人进攻友邻部队和基地。有许多战斗机兼具对地攻击,反舰等多种用途,但它们的主要目的是制空。  相似文献   

17.
苏-33舰载机解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33是俄罗斯海军航空母舰装备的主力舰载作战飞机,在美国海军的F-14战斗机退役后,苏-33将成为目前世界上装备的唯一的一种重型舰载战斗机。作为俄罗斯海军最先进的舰载战斗机,苏-33竭力维护着实力已经严重萎缩的俄罗斯海军舰载航空兵最后的尊严。  相似文献   

18.
朝鲜战场上王牌飞机的空中对垒,使敏锐的军事科学家们意识到了研制高速战斗机的重要性。1958年,美国率先实现这一目标,研制成功M2.02(2146千米/小时)的F-104星式战斗机。苏联也在同一年研制出了性能相近的米格-21战斗机。米格-21还在研制之中,中国就与苏联签订了引进该机的技术援助合同。  相似文献   

19.
《航空档案》2007,(3):10-15
去年12月29日,在当晚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隆重报道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十装备部队的消息。一时间,神州大地万众沸腾。本月5日,一航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告一航自主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以歼-10战斗机.“太行”发动机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航空武器装备部队。读者纷纷打电话到编辑部询问歼十的情况,并希望《航空档案》更多的报道歼十的有关情况。依照10日一航下发的对歼十“适时、适度”的宣传方针,我杂志社执行主编王辉同志对我国歼九飞机总设计师王南寿同志再次进行了专访,请王老站在设计师的角度评价与歼九有着血缘关系的歼十。现将采访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1941年底,驻菲律宾的美军受到重创——轰炸机和战斗机大部分被毁,空中防御能力丧失殆尽,所有部队被迫撤往巴丹半岛固守,军心开始涣散。面对无望的战争和无果的等待,许多人情绪低落、牢骚满腹,甚至有人当了逃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