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被乾隆称为“十全武功”之首的两次金川战役是乾隆年问发生的耗时最长、耗银最多的平叛战争,对大小金川的两次用兵,不仅劳民伤财,而且成为清政府由盛转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嘉绒地区而言,战争是残酷的,不公平的,但是在客观上保持了金川地区的稳定和统一,促进了民族交流和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金川地区在清朝中央政府直接统治下的封建化进程,为嘉绒地区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宗教信仰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海兰察是清代乾隆朝平定第二次金川战争的重要将领。海兰察与统帅温福关系不合,但在清军木果木大败、温福阵亡后的善后行动中,海兰察发挥了稳定军心的关键作用。阿桂继任统帅后,对海兰察予以充分信任,海兰察感恩戴德,勇猛作战的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在喇木喇穆偷袭战和赴北路协助副将军明亮等战斗中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体现了高超的军事素养,加快了战争结束的进程。但海兰察也存在着滥杀、粗暴等不足。  相似文献   

3.
苯教与大小金川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史料,从分析金川与清政府的关系入手,进一步分析了苯教在金川地区的影响,并认为:乾隆皇帝对金川藏族苯教信仰的偏见,使金川藏族产生了一种对抗心理,而正是这种宗教心理影响,导致了清政府大小金川战争的失败。  相似文献   

4.
辽宁濒黄海、渤海,海岸线东起丹东西至锦州,辽阔的沿海地区有着天然的港湾,有着发展海运业的有利条件。本文主要研究清代鸦片战争以前,辽宁沿海海运业的发展情况,并探讨其对清代中叶以前辽宁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影响。明朝末年,辽宁是明清战争的主要战场。长期的战争,加之后金统治时期的落后政策,导致大量汉人逃亡,使辽宁的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清入关以后,由于当时清朝统  相似文献   

5.
乾隆年间大小金川的设营置屯政策是随着嘉绒土司地区局势发展而逐步确立起来的。第二次金川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将安置在金川的"降番"、杂谷的部分屯练以及自内地迁来的绿营兵丁、垦民等编入营屯之中,并由懋功协、厅系统实施管理。改土为屯的推行,促进了金川汉、藏、回、羌等多民族共居局面的形成,农业垦殖的进一步拓展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内地化"转型,从而在川西北边地的崇山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屯区社会。  相似文献   

6.
《苗疆闻见录》的作者是清代徐家干,该书主要记述清朝咸丰至同治时期著名的贵州苗民起义以及生活在大西南这片土地上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书中所述皆为作者亲身调查、收集与写作,本书除了对战争及战争人物、地理地貌等描写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外,还为史学家们还原历史真相、为现今人们对清代苗民社会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详实而又生动的史料。  相似文献   

7.
清代诗人追忆孙子“吴宫教战”故事,意在颂赞孙子的治军严明,肯定孙子在吴国的功绩。清代诗人也从不同角度盛赞孙子兵学思想,认同其在中国古代兵学史上的地位;援引或化用孙子兵学战略、战术和治军范畴,肯定孙子兵学思想在战争制胜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乾隆朝金川之役,是乾隆皇帝所推崇的“十全武功”中的两次。这两次战役,对清政府的政治、经济、民族政策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每一个方面均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战争的两面性在这次战役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从信息化战争的概念入手,探讨了信息化战争形态对各级指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质要求,进而探讨了指挥院校对学员基本素质培养方面的诸多问题,旨在通过研究,为转型时期指挥院校人才培养内容和模式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滇东北矿业开发历史悠久,自汉代始就有了文献记载。其中,清代的矿业开发规模和产量最大,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引起了学界关注。但学界的研究,对清代滇东北矿业开发与自然环境变迁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很少。纵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界对清代滇东北矿业开发的研究,学术成果丰富,主要集中对矿业政策、生产、性质和交通运输的相关研究。本论文的研究,通过对清代澳东北地区矿业开发全貌的有机整合,侧重对矿业开发中自然环境变迁及其治理策略的研究,通过文化反思,重点揭示清代滇东北地区生态退变的原因,并从文化的角度探讨清代滇东北自然环境治理的方略。  相似文献   

11.
清代承德旗地几个问题的探讨铁男清代的旗地,是有清一代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它既与历代王侯封疆相似,又截然不同.它对清政府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清代的旗地问题,很多专家学者,对其性质、经营管理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笔...  相似文献   

12.
清代文字狱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代文字狱以次数多,规模大,惩处之残酷著称于世.从函可<变纪>案开始,清人就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或明或暗地记录着这些形形色色的文字狱案,或强或弱地表达着自己的看法.但真正意义上对清代文字狱的研究则从清代灭亡开始.截至目前,对清代文字狱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始阶段(清亡-1948年)、发展阶段(1949-1978年)和繁荣阶段(1979年-现今).这三个阶段的文字狱研究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呈现出诸多特征,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强和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普鲁士资产阶级军事家克劳塞维茨(1780—1831年)鲜明地提出战争是政治继续的观点之前,许多哲人已经对战争的本质问题作过思索。他们的思索集中在战争目的以及对战争作用因素等问题上。在中国古代、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和发展时期的西方思想家都或隐或现地提出战争与政治相互联系的朴素观点。如中国古代,不少思想家和军事家已注意到战争与政治的联系。提出战争关乎国家存亡,对战争要持慎重态度的主张,但要做到有备无患。孙武在《孙子兵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因此“研究中国历史,差不多到处要碰到民族问题”,如民族战争的性质、民族关系的主流、民族同化与融合、民族英雄的评价等。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些问题,无论对中国史的研究工作或教学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它值得史学界认真加以探讨的。  相似文献   

15.
在先秦儒学发展史上,荀子比较重视军事研究,对战争、战争指导和军队建设诸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禁暴除害”、“隆礼贵义”的战争观和“以仁为本”、“以德兼人”的战争指导原则,以及“仁人之兵”、“天下之将”的军队建设思想,从而构成完整的军事理论,为先秦儒学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方言问题,是造成对《红楼梦》与清代官话关系不同理解的根源。本文在全面研究《红楼梦》中所见现代汉语方言的基础上,参照《燕京妇语》和《广应官话》,探讨北京话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红楼梦》的语言体式,认为它代表了清代官话系统。  相似文献   

17.
先秦诸子反战主义和平思想的追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先秦诸子,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思考中包含着极其敏锐的见解,有揭示战争明确动机和肯定战争合理性的话语、有反对使用战争手段和否定战争合法性的观点、有关于国家之间交往规范与道德标准的相关理念。所有这些都为反对一般和特定条件下的战争提供了哲学、政治和心理上的思想依据,也成为历代政治家或国家决策者采取战争行为还是和平行动的观念因子。  相似文献   

18.
清代诗歌总集所收的作者,在清代有作品传世的诗人中占据大头,其总数至少可达十万家。面对如此众多的作者,有关总集本身在处理时,难免会出现某些知识上或技术上的问题;后人在认定时,同样可能会产生各式各样的错误。因此,从作者的角度考察清诗总集,以及对有关作者的生平事迹进行探讨,将是清诗总集研究的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民国史虽然短暂,但由于战争频繁、政局混乱,行政区划几经变更,地方政制屡易不止。或增置,或撤废,或合并,或分治,建置一变而数变,名称一改而数改,给民国史的研究和教学带来诸多不便。而目前史学界尚无此方面的专著以待查考,民国时期的历史地图亦付阙如(《中国历史地图集》至清代为止)。有鉴于此,乃多方搜集档案书刊资料,稍加整理,撰成此文,冀请专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20.
王双利 《培训与研究》2007,24(8):123-124,127
对于清代算学教师的研究,至今依然甚少。本文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清代算学教师的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探讨:编额、品秩和来源;授课时间和内容;教学方法;要求和考核;待遇和出路。清代算学教师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把握中国古代的算学教育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