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创业月刊》2014,(10):38-38
之前,笔者去北京在某饭店与一位60岁的人同桌吃饭。经问,家住京郊姓赵。话间他突然晕倒,我将他立送医院,待他清醒我离开时他要我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热爱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作为一名年轻人,他甘心将青春奉献于一方实验室;作为一名学者,他的研究课题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他是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莹教授,一位奋斗在纳米氧化物功能材料研究领域的80后科研新秀。乐观,树立勇于挑战的信念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同时,也为你打开了一扇窗。周莹相信这句话。他坚信,只有学会面对困难,才能够持之以恒。也正是这种生活态度,令他在不断的选择与被选择之中明确了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3.
哈默与情报     
哈默先生从一个普通的药店售货员成为一名世界石油巨子及亿万富翁(仅到1974年,他的利润已超过五十五亿美元),除了他的天份与勤劳,与他所处的环境不无关系外,同时,也与他的经济情报意识不无关系。作为一名美国实业家,要想成为一名亿万富翁,几乎一天也离不开亲手或间接抓经济情报。哈默一生所走过的路迹上,处处都留下了他抓经济情报的足迹。这些坚定的足迹,也构成了哈默的经济发家史。  相似文献   

4.
保护孩子脆弱的自尊,给他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宽容的神态,一个肯定的手势,让他感到温暖,感到自信与快乐,这将成为他学习上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王海涛 《科学中国人》2013,(12):48-51,F0002,1
20多年前,当他踏入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的时候,他肯定不会想到.在这里.他一待就是16年;他更不会想到.从此他将与电力系统科研结缘.威了他未来几十年的科研方向。这么多年来。是电力科研成就了他,  相似文献   

6.
陈勇 《知识窗》2010,(3):31-31
幼年时他惠了一场大病,命虽保住了,但下肢却瘫痪了。他的父亲是邮局干部.在他中学毕业后设法在邮局给他安排了一份可以坐着不动的工作,工资及各种福利待遇都与常人无别。  相似文献   

7.
正他是一位学养深厚、治学严谨的学者,在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他是一位励精图治、谋求学科发展的领路人,致力于推动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的快速发展,向着学科产学研一体化目标坚实迈进。他是一位倾心教学、关爱学子的好老师,把学者的敏思与严谨渗透到教学当中,默默耕耘,育得桃李溢芬芳。他就是2012年《科学中国人》机械领域年度人物、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  相似文献   

8.
冯伟钢 《今日科苑》2008,(11):36-38
他一生与科研结缘,选择了科研管理,也就选择了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一种有别于其他人的人生驿路。他说他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当他回首往事时,说了这么一句朴实无华的人生格言:"助人为乐,与人为善,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与地奋斗,其乐无穷。"这就是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常务副会长张大力,一位能够彰显老科技工作者独有含金品质的一个人;一位能够张扬着老科技工作者生命活力的一个人;一位能够忘记年龄犹如夸父追日一般生命不息、奔跑不止的一个人。  相似文献   

9.
萧宇 《科学中国人》2011,(21):61-63
他出生于1981年12月,与我们一样,同为"80后"中的一员。他又与我们不一样。在"80后"的集体"奔三"中,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氛围中,他已经算是一位佼佼者,以自身言行,影响着周围的人。他是孟胜,虽年轻,却已治学数年,2009年就已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聘为研究员。  相似文献   

10.
王传生 《知识窗》2008,(7):30-30
段祺瑞有个绰号叫“歪鼻子将军”。这是因为他在大怒之下鼻子会向左歪,然后要经过按摩才能慢慢地正过来。据传,段祺瑞有四次被气歪鼻子:一次是袁世凯坚决不同意他推荐的心腹任国务院秘书;一次是他的得意门生在天津被杀害;一次是他得知他的三姨太与儿子有染;还有一次是他带着《对德参战提交国会案》要黎元洪盖章,黎不同意盖,  相似文献   

11.
一双大鞋     
有一个小男孩,他在学校读书时,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太差。父母无法给他买好看的衣服、舒适的鞋子,他常常是衣衫褴褛,拖着一双与他的脚很不相称的破旧皮鞋在校园里走来走去。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教授,也是一位硕果累累的学者,在生命的长河里,他的每一个侧面,都值得我们尊敬。他就是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教授宋耀祖。峥嵘岁月,风云流荡。自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以来,他始终拼搏在热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科研前沿阵地,着重对工程技术的研究,已累计发表学术论文约180篇,与朱德忠合编  相似文献   

13.
环境治理之路上.他是一位学养深厚、治学严谨的学者;教书育人之路上,他是一位倾心教学、关爱学子的好老师,作为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把学者的敏思与严谨渗透到教学当中,辛勤耕耘,育得桃李溢芬芳;而在科技创新之路上,他则深知.作为一名环境污染治理科研人员,创新对推动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     
正全国有多少位班主任?谁也说不清。班主任工作总是有相通之处而又绝非雷同。今天要讲的这位班主任,可以算是普通的一位,也可以算是不普通的一位,他是数以万计班主任的缩影——嘘,来看看他的一天。晨几名学生盯着他的背影,在他身后不远不近地走着。不知什么原因,他的学生很快便在各自的脑海中谋划出一条能时刻与他保  相似文献   

15.
东方 《知识窗》2011,(10):4-5
思贤是我们在楚玛尔河东岸一个保护站认识的一位少年.他来自于河北廊坊,才17岁。是保护站里志愿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他虽然小.但是眼里却有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成熟。他凝望那磅礴的雪山和青青的草地时的眼神.是那么忧郁而辽远,仿佛那一眼的浩瀚足以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16.
勇敢     
朋友说.小时候.他家乡的后山有一座独木桥,独木桥下是一条深不见底的深涧。一次.他与几个小伙伴去独木桥边玩.小伙伴们打赌看谁敢过独木桥.大家都说敢。唯独他说不敢.小伙伴们都嘲笑他是胆小鬼。结果,一位“勇敢”的小伙伴在过独木桥时.因失足掉下深涧白白葬送了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他的名字,横跨亚洲美洲——出生与启蒙于中国,学成与起步在美国; 他的名字,系着两弹一星——提及中国航天事业,谁都绕不过他开创的理论; 他的名字,结缘浩瀚苍穹——中国科协将一颗国际编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仰望星空,“他”眨眼微笑:俯瞰环球,他心如凡夫:平视人生,他凭修为胜——  相似文献   

18.
他的名字,横跨亚洲美洲——出生与启蒙于中国,学成与起步在美国; 他的名字,系着两弹一星——提及中国航天事业,谁都绕不过他开创的理论; 他的名字,结缘浩瀚苍穹——中国科协将一颗国际编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仰望星空,“他”眨眼微笑:俯瞰环球,他心如凡夫:平视人生,他凭修为胜——  相似文献   

19.
彭先觉是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科学家,他功底扎实、治学严谨、勤于思考、善于创新、严于律己、乐于助人。在老一辈科学家眼中,他是一名颇受器重的佼佼者、小字辈;在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眼中,他是一位备受敬重的师长、领路人;在同龄人当中,他是一位公认的冒尖者、学术领头人。彭先觉的成才之路是艰辛的,可以用“八分汗水,二分天智”来概括在他成功背后艰辛与汗水。  相似文献   

20.
他颇有艺术家的气质,骨子里同样尚留着艺术家的想象和洒脱,它们由来已久:年仅18岁,他就提出了震撼学术界的"太平洋撞击成因假说",并因此载入《中国地学大事典》;初出茅庐,他为争论一个观点而在国际大会上当面指出学术权威的错误。他是周瑶琪,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研究所所长。他少年成才,多次转换专业背景,在多个领域都做出成果。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所求与所得,坚守内心理想。他是个责任感极强的人,人大代表的身份使他在多个场合强烈呼吁调整国家能源战略。墙壁上的分针划过两圈,他燃起一支又一支烟,蓝色烟雾中,他的面容认真而郑重。谈起中国的能源危机,语气凝重;论及过往的成绩与贡献,言辞淡然;对于自己所做的选择,自信坚定。骨子里,他视理想重于一切,甘于寂寞,百折不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