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刻认识考试命题的发展趋势目前,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呈现出六大发展趋势:第一,把重点安排在“掌握”层次的知识和技能考核上;第二,不同岗位的考生有平等的获分机会;第三,专业特色题的设置体现出通用性;第四,更加强调考试的实践意义;第五,重视出版工作的综合性特点;第六,考试内容具有“中级涵盖初级”的特点.这六大趋势体现着考试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深刻认识考试命题的发展趋势对考生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连续两年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出版资格考试”)来看,著作权方面的考题占了很大比重,考核要求越来越高。在实际中,著作权工作已日益成为出版社工作的重中之重,对编辑的著作权意识和法律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梳理、分析这两年著作权内容的考试重点、命题趋势和答题技巧显得十分必要。以下主要就出版资格考试的中级部分作一些简要分析。  一、命题趋势虽然出版资格考试才进行了两次,但从教材内容的变更、考试大纲的修订、考题的统计分析,也可看出其著作权内容的命题趋势。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1 著作权部分考题比重加大在…  相似文献   

3.
浅析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初级)的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3年是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第二年 ,虽然考试的教材、题型都在不断调整和变动中 ,我们还是可以从这两年的考试工作 ,从考试的题型、考查的侧重点、考查的效果等方面 ,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从考试的总趋势看 ,不外乎“新”、“实”两个字。“新”是指集中了众人集体智慧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必然会反映我国出版业改革和发展中被出版实践证明了的新成果。“实”是指考试的内容会落到实处 ,即反映我国出版学科发展的现有水平 ,反映出我国出版专业工作的实际 ,并考查考生对出版知识的实际运用。不同科目的考试 ,在考试的深度、侧重点等方…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2001年秋试点专业宏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试题的深度与广度、试题知识结构合理化、教学衔接程度进行分析。其中,第一层次的内容教学和考试衔接程度较高,第二层次内容的教学和考试衔接程度较低,第三,“专升本”知识的衔接程度较高。并对其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命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对于命题取向的改革以及深化第二层次的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考试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控制和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习者,主要原因之一是它披着迷人的科学化外衣。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行涛在《考试的社会学概观》一文中,对考试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考试的内容是科学的知识吗?非也。无可否认,考试的内容来自社会的知识体系,然而,在整个的社会知识体系中,只有少部分被视为法定知识和“值得”传递给下一代的知识。考试的命题人在既定的范围内选择内容,编制试题,这不是一个纯技术的问题,其本质是意识形态的运作,是一种文化的选择。社会的统治阶层运用政治的和经济的权利和优势,  相似文献   

6.
准备2004年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国家人事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考试办公室 (以下简称“考试办”)组织的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 ,2 0 0 2年、2 0 0 3年各进行了一次 ,2 0 0 4年将进行第 3次考试。要准备参加 2 0 0 4年考试的同志 ,应对其教材和考试方法有所了解 ,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从容地应对考试。1.2 0 0 4年辅导教材已经审定《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初级和中级共四种是由考试办组织我国著名编辑、出版专家分别编写、审定的。 2 0 0 2年出版了第 1版 ,2 0 0 3年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修订 ,出版了第 2版 (其中有的内容改变较大 ,编写出版单位…  相似文献   

7.
关于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话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已于 2 0 0 2年 9月 2 2日举行 ,2 0 0 3年 10月 12日将举行第二次。关于为什么一定要进行职业资格考试、怎样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如何应对职业资格考试 ,有许多人可能不太清楚。至于前两个方面的问题 ,国家人事部、新闻出版总署早有相关的文件予以诠释 ,本文只是想从个体层面来谈一谈 ,“我”应该如何面对职业资格考试。   一、参加考试是大势所趋在出版业内进行职业资格考试 ,有一些人不能或不愿接受。其实 ,我国许多行业在此之前已经实行职业资格考试制度。从 1992年开始 ,已经有 2 4类专业逐步施行职业资…  相似文献   

8.
蔡维藩 《今传媒》2006,(6):34-35
两年一度的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引起广泛密切关注,新人辈出的精彩演唱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内容丰富的综合知识考试具有可贵的学术意义。总体印象是命题严谨,点评精到。同时也可以发现在命题中或有些许疏漏,在点评中偶有不经意间的口误。在此提出一些看法,与参与命题的专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一个有知识的人?简言之:横求其博,纵求其渊。这两句话,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一个孤陋寡闻,知识贫乏的人,是不可能当好记者、干好编辑的。今年6月,安徽省对部分新闻工作者进行了一次评定职称的考试,考试内容大多是基本常识,可是有不少同志不及格,尤其是文史方面不及格者更多。究其原因,有的同志平时读书甚少,长期以“干”代“学”,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考起来傻了眼。  相似文献   

10.
蔡维藩 《今传媒》2006,(6X):34-35
两年一度的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引起广泛密切关注,新人辈出的精彩演唱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内容丰富的综合知识考试具有可贵的学术意义。总体印象是命题严谨,点评精到。同时也可以发现在命题中或有些许疏漏,在点评中偶有不经意间的口误。在此提出一些看法,与参与命题的专家和评委们商榷。  相似文献   

11.
琢行 《中国编辑》2008,(2):66-69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已经进行了六次。综合分析历年的试卷,尤其是2007年考试的各门科目试卷,可以看出考试在命题方面的一些趋势。本文试就此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要学会复习和考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是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准入、出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制度的重大改革,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了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自2 0 0 2年举行首次考试以来,已历两届,一年一次,2 0 0 4年的考试将于10月进行。总结前两届考试情况,归纳一些经验和教训,对于考生做好2 0 0 4年的迎考是有意义的。前两届没有通过考试的考生,主要表现为这样三种情况:第一,对考试重视不够;第二,对考试内容把握不准;第三,对考试方法缺乏了解。  一、学会复习没有通过考试的同志,不要怨天尤人,要正视自己,看看自己努力了没有,假如努…  相似文献   

13.
叶琪 《出版参考》2009,(6):13-13
美国:七次“高考”,择“高”录取 成绩好并不能保证你被所申报的大学录取。除了成绩之外,美国大学招生特别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SAT是一个常年不断的标准化考试,每年进行7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参加。由于美国高考成绩两年内有效,许多高中生上高三时就开始考试,SAT只选取最高的“高考”考分。  相似文献   

14.
一 考前,总有一些考生千方百计找“名师”,希望“名师”能押上作文题,哪怕押上类型、范围也好。更多的考生则是针对历年试卷的作文题型进行“备考”。怎么“备”?少不了要“背”它几篇范文。辛辛苦苦,都是希望到考试时能以现成的东西——自己的、他人的——应对神秘的命题组秘密拟出的那道令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作文题。 其实,命题组并不神秘,它早已通过《考试说明》把考作文的目的、范围、要求公之于众。作文题也无甚秘密。作文,无非是写“物理人情”;考作文,不外乎检查应试者的思想水平、文化储备和行文技能。而考生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二、考试用书(略) 三、给考生们的几点建议 根据对2002年考试的命题特点和阅卷工作所发现问题的分析,笔者拟向考生们提些建议供参考。 1.重视学习教材全书。根据有关的纪律规定,凡是参与命题工作的人员,一律不得担任培训辅导工作;命题人员必须严守机密,如有泄露,须负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因此,辅导老师出的参考题,只是辅导老师本人对知识板块分析  相似文献   

16.
积极备考从容应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 0 4年 10月我参加了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中级 )并顺利通过。现应约将自己的一点应考经验和体会归纳出来 ,但愿能对即将参加 2 0 0 5年考试的同志们有所帮助和启发。   一、巧用考试大纲考试大纲中明确对知识点的考查分为三个层次 ,即“掌握”、“熟悉”、“了解”。 2 0 0 3年的试卷中 ,按题目分值统计 ,“掌握”层次的占七成 ,“熟悉”层次约占二成 ,“了解”层次只占一成。我的做法是 ,在复习时将大纲要求“掌握”和“熟悉”的部分尽可能充分理解 ,并能熟练运用。对部分重要内容更是采取强制记忆的办法 ,例如对本量利公式 (以…  相似文献   

17.
从新版教材的修订把握出版职业资格考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国家级职业考试惯例上看,一项考试从摸索阶段到成熟通常要经过两至三年的时间。从目前来看,出版行业职业资格考试在教材的编写、考试大纲的制定、考试命题、评分标准的把握等方面都已基本成熟。今年3月底2 0 0 4年版教材终审会议在杭州圆满结束。本次终审会是对去年复审会议上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落实,对初级和中级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和内容进行统一梳理,对重要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沟通,在统一要求下进行统一编制。本次审稿修订工作可谓精雕细刻,严格把关,总结了前两年教材编写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使教材的框架体系和内容趋于完…  相似文献   

18.
省试诗,又称省题诗,本是指唐代应进土科考试的土子照所出题目、依规定格式所作之诗。“省试”一词之由来,当是因主持进土科考试的衙门是尚书省(礼部)、考试地点亦在尚书省之故。唐代省试诗的命题,基本上是由主考官自主决定,偶尔也有皇帝亲自命题,如开成二年(837)的省试诗题《霓裳羽衣曲诗》,即出自唐文宗之意。命题范围,或取自经史、文学一类典籍,或就心中所想、眼中所见随意为之,不像清代试帖诗的命题必须出自经、史、子、集。这是唐代政治较为开放、思想统治较为宽松的一个表征。已有论者对唐代省试诗的命题类型作过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周刊》2007,(14):12-12
4月17日,距离高考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会让31个省份高考全部自主命题。 自1977年恢复高考形成的全国统一考试招生为主、学校考试为辅、免试入学为补充的高考制度体系,随着上海率先开始的自主命题而改变,到2006年,全国自主命题的省市扩大到16个。  相似文献   

20.
老鸣 《中国编辑》2003,(4):34-35
2002年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评卷工作刚一结束,新闻出版总署人事教育司就于10月9日召开了2003年考试教材编写工作座谈会。会议肯定了2002年版教材编写的质量和考试命题工作,由于缺乏经验,第一次做这项工作难免还有不足,教材编写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