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代四家诗在解<诗>用<诗>的过程中,无不突出强调<诗>的王道政教功能,这是汉<诗>经学特点的重要表现.这一特点又以齐诗为最,齐诗明确把"匡扶邦家"做为诗学传播的主旨,并将<诗>广泛用于劝谏.然而这一经学化特点渊源何在,一向众说纷纭.文章认为,齐诗的这一经学特征源于对孟子"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观点的承袭和践行,并肯定了孟子在汉<诗>经学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汉代四家诗在解《诗》用《诗》的过程中,无不突出强调《诗》的王道政教功能,这是汉《诗》经学特点的重要表现之一。这一特点又以齐诗为最,齐诗明确把"匡扶邦家"做为诗学传播的主旨,并将《诗》广泛用于劝谏。然而这一经学化特点渊源何自,一向众说纷纭、难有定见。通过对齐诗的特征和孟子诗学观的比较会发现,齐诗的这一经学特征源于对孟子"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观点的承袭和践行。这也意味着,在汉《诗》经学化过程中,孟子的作用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3.
汉代四家诗在《诗》义阐释过程中,无不突出强调《诗》的王道政教意义,而淡化对《诗》的原始意义的探寻,这是汉《诗》的经学化阐释的重要表现。这一特点又以齐诗为最,齐诗明确把"匡扶邦家"作为诗学传播的主旨,并将《诗》广泛用于劝谏。然而这一经学化特点的源头何在,一直难有定论。通过对齐诗与孟子诗学观的比照发现,齐诗的经学化特征源于对孟子"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观点的承袭和践行。  相似文献   

4.
研究现代诗学思想,不涉及其与语言的关联简直是不可能的。本文对海德格尔的语言存在论诗学进行了学理性的探讨,得出了“原初的语言是诗”这一具有存在论意义的语言论诗学之思。对海德格尔语言存在论诗学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现代西方诗学的学术路向。  相似文献   

5.
<墨子>、<庄子>、<韩非子>作为战国不同时期非儒家的代表著作,它们说诗、引诗反映了非儒家的诗学思想,以及<诗>被接受的状况.战国时期非儒家对<诗>基本上保持了抨击的姿态,且越来越强烈,这种态度从反面也说明了<诗>在战国时期的影响越来越深广,这是儒家<诗>经学化演进轨迹另一形式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三元"说是陈衍针对今人强分唐宋诗与扬唐抑宋的诗学观所提出的诗学纠偏策略.它以三元皆盛之论,将唐宋诗并列,同时又立足于宋诗,特别以杜、韩、黄为重心,突出宋诗对唐诗的创变与突破,从而确立宋诗地位与特征,对扬唐抑宋诗学观进行纠偏.这一诗学之根本,不在纠缠于诗歌诗艺形式上的高下判别,而关注内容精神之追求.以提倡变风变雅、振兴诗教为旨归,寄寓着关注现实人生的重要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程朱理学作为官方学术思想的时代,袁枚却沿着清初至乾隆以来性情论重"情"反"理"的倾向树立了"诗本性情"的诗学观念,并以此对孔子《诗》说进行了批评与改造,表现出一定的反理学色彩。袁枚摒弃了孔子诗学强调的教化作用,以"诗言情"而反"思无邪",唯性情"真"而反"郑声淫",抑《雅》《颂》而扬《国风》,重情诗而立艳体。他将"兴观群怨"解释为以感发真性情为首要目的的审美功能,把"温柔敦厚"阐释成以表现真性情为前提的含蓄诗风,以《诗经》为典范倡导诗歌的唯情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儒家诗学的政教精神和伦理主义,促使诗歌从言志载道走向世俗人生。  相似文献   

8.
就一般性观念来看,"诗学"只是一门涉及诗歌写作技艺理论的学科。圣童认为,这是自亚里士多德起西方"诗学"的历史性错误。柏拉图之前的哲学家则将"诗学"视为非技艺性的形而上范畴。因此,圣童对隐于诗歌作品背后的"客观诗本体"的存在性进行了揭示,并致力于从该立场寻找诗歌作品的存在意义及诗歌写作等方面的研究。圣童的诗学论著《形上本体诗学》,正式提出了"客观诗本体"的概念,从全新的角度将"诗学"重归纯粹哲学领域。  相似文献   

9.
"入神"说在严羽诗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阐发不多。严羽提出诗"悟"以获得"兴趣"是为了克服江西诗学过度说理、议论的弊端;但其如何以诗"悟"获得"兴趣"历来为人指摘。实际上,严羽诗学认为,只有在心物融合的"入神"状态,诗人才能有诗"悟"与"兴趣",诗才能达到古典诗学追求的艺术至境。  相似文献   

10.
钱锺书的诗学批评强调"以诗解诗",重文本"内部研究",以"回向文学"为关切,反拨"阶级分析法",带动了二十世纪后期诗学批评范式的转换。其诗学批评特点之成型,一则源自其浓厚的家学背景、西学积淀与对游戏文字之偏爱;再则,亦为异化时代下无根知识分子之流亡经历、现代知识人之象牙塔心态与传统儒士之怀旧情结使然。  相似文献   

11.
<文选>选诗所体现的诗学观是萧统诗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诗主情尚采,追求文质相半;诗法上注重新变,又不废通变;文体上突出五言,又兼及众体,且于组诗予以了空前的关注.其诗学思想有别于同时代"主文"的萧纲和"主质"裴子野,力求"中和美",彰显明显的时代的烙印和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12.
王船山对我国儒家正统诗学与审美诗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对我国古典诗学与古典美学具有重要贡献.他的"诗教"观泾渭分明,妍媸并存.  相似文献   

13.
王先谦的诗学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是弘扬三家《诗》,贬抑毛氏,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诗三家义集疏》中。他的诗学思想主要有“笙诗”声存诗逸、三家《诗》皆有古序和“美刺”。  相似文献   

14.
王夫之诗学的诗歌本体论既吸收了前人的诗学思想也有所创新,是一种总结性的诗学理论。诗歌本体论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一方面将诗歌与其他文体和学科界分开来。另一方面,对诗以言理为主的宋代诗学观念予以纠偏。王夫之提出的"以显而函微"与"以事而函理"是诗达情的主要艺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先谦的诗学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是弘扬三家《诗》,贬抑毛氏,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诗三家义集疏》中。他的诗学思想主要有“笙诗”声存诗逸、三家《诗》皆有古序和“美刺”。  相似文献   

16.
孟子引诗呈现不同的特点:与国君谈话侧重"以史说诗";孟子个人语录中多断章取义且具有格言、警句的特色,表现出训诫的意味;与门弟子答问注重道德、人伦、学问的教诲。但就引诗方式而言,"一是作自己立说的证明,一是陈述历史事实",而"以史说诗"是其显著的特点。这与孟子的"法先王"思想、"迹熄诗亡"诗学观念以及"权"的思想有关;亦是向国君谲谏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7.
在现存的2800多首梅尧臣诗和800多首欧阳修诗中,梅欧分别有42首和30首戏谑诗.梅欧前后期戏谑诗各自显示以诗为戏的特点,具有浓郁的人文化气息.梅欧戏谑诗有其独特的诗学价值:一是"诙嘲笑谑"与娱乐功能的充分体现,二是以生活为诗的重要呈现,三是对儒家"游于艺"思想的实践,四是戏谑诗的游戏性就是一种游戏哲学.  相似文献   

18.
《诗比兴笺》是晚清出现的兼具诗选与诗论性质的诗学著作,作者为近代著名的改革家、思想家魏源。《诗比兴笺》虽然选择了传统诗学的"比兴"概念和"以史证诗"的阐释模式,但是,时代和作者身份的规约,使得这部诗学著作呈现出古典诗学近代转型时期独有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对诗"用"的关注,对诗"美"的追求,对"情"的崇仰。  相似文献   

19.
姚文燮的《昌谷诗注》是李贺诗歌注解中影响比较大的一种,姚氏认为李贺诗歌蕴含着"孤忠、哀激"之情,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才形成了其注本"以史注诗"的特色。这又与姚文燮以"性情论"为核心,并强调有所寄托的诗学思想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而《昌谷诗注》中的"讥讽"和"自伤"说正是姚氏这种诗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姚文燮的诗学思想其实是受了家族学术、当时的"杜诗学"等影响而产生的,并且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孔子诗论》的作者学术界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必定是儒家孔门的诗论作品。《孔子诗论》诗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诗言志"、"诗显情"和"诗传教"三个方面,其别具一格的论诗风格以及诗学思想对于研究先秦诗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孔子诗论》的出世为深入研究先秦诗学提供了有力的凭据,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