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宗教·道德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物质发展水平借助科学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人类的幸福感、道德自律、审美情趣和共同生活的智慧没有同步的提升。这表现为人的生存的虚无化和价值观的低俗化。如果我们正视历史,就能体会到宗教的社会整合和赋予意义的功能。也许我们应当意识到:科学、宗教、艺术是人类面对自然发展出来的三种不同的、彼此无法替代的互补的认知方式。宗教与科学在当代的接触也促进了宗教的改变,使得她有可能与现代理性和谐地组成“经纬”关系,共同编织现代全球的文化生态。断言“人类历史未来的方向取决于现代人如何看待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可能不是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2.
高二哲学常识第七课“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阐述的是人生观问题,既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运用,又是价值观问题的延伸。在涉及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生价值等问题上的一系列相似的概念,如人性、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等。在教学中一些学生往往对这些类似的概念分辨不清,所以弄清这些类似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于人生观部分相关知识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帮助,这里笔者就人性、人的本质、人的价值这三个概念作一些简单的介绍以供参考。一、人性人性是指人作为人所必然具有的内在特性。在中国哲学史上,历代哲学家思想家都就人性问题作过各种各…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文献中,常常出现江南、江东、江左和江表等表方位的词,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如能注意区别,将有助于我们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江南一般泛指长江以南地区,但不同的时期其含义又有所不同。春秋战国和秦汉时一般指今天湖北的长江以南部分与湖南、江西一带。近代专指苏南和浙江一带。长江在芜湖至南京之间作西南-东北流向,在隋以前这一段是南北来往的主要渡口所在地,所以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三国时,江东是孙吴的根据地,故当时习惯上称孙吴统治下的全部地区为江东。  相似文献   

4.
华兹华斯在作品中频频论及生死问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阐发自己的生命意识,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比较独特的学现象。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界对他生命意识的研究却出现了不应有的忽视现象。从哲学思考和学创作的命题出发,在西方社会和宗教化的背景下,对他的生命意识作比较详细的研究,应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碰撞·融合     
11月5日晴 21世纪的中国,不再是百年之前那个委曲求全的角色。随着对内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人们逐渐开始追求西方的新潮而冷落了中国的传统。西方的新潮和中国的传统之间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碰撞,并在这碰撞中不断融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从李贽哲学自身的逻辑出发,可以发现,李贽哲学以其苦难意识作为背景,在无一有合一本体论基础上,主张道非一途,性非一种,从而表现为追求自由,宽容学术和相对主义的品格。  相似文献   

7.
所谓“对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对话被理解为与单个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语言形态,属于纯粹的语言学现象。广义的对话事实上已经完全超越了原始的以口头语言交流为特征的语言学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还具有社会和化的意义。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从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对话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具体来说,对话作为一种原则,往往与民主、平等、包容、坦诚联系在一起;对话作为一种策略,往往与共同在场、主动介入、积极参与联系在一起,通过敞开、接纳、回应、碰撞、沟通、合作、交流、互动等,达成视界融合以及共生共荣的理想;对话作为关系思维的表征,既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人与各种本之间。  相似文献   

8.
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本质应该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说起,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在此还原成一种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西方文化的一个分支,理所当然秉赋西方文化的核心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融合问题,在这融合的过程中,引发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目前中国状况的反思.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目前中国各自的情况来看,连同中国化的历史和现实土壤,马克思主义之中国化本质还有很多现实的问题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作为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活动,受到不同文化模式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和信仰体系的强烈影响。因此,不同的科学携带了各自的文化基因,呈现出明显的文化特色。这就意味着,科学、哲学、文化是三位一体的,文化基因决定了科学的所有本质特征。我们今天学习的科学(中医学除外)是在西方文化土壤上诞生和生长的,它带有全套西方文化基因,所以我们要想在科学方面赶上西方国家,就必须实施大规模的“文化基因工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人们已经意识到学习和掌握英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英语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英语学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英语学习者,所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中学生具有很强的记忆力这一优势进行英语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学习在不同的阶段,方法也不完全相同。我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意识到,有一种学习方法贯穿于英语学习的始终,那就是朗读、背诵与默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哲学是科学诞生和发展的基质,是文化的核心,“文化基因”则决定了科学的所有本质特征,因此,科学与哲学和文化是三位一体的,西方科学之所以能够持续地向前发展,与西方文化中的怀疑和批判传统,理性主义传统等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要想在科学上赶超西方世界,就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强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哲学的学习和熏陶,就必须首先具有对科学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2.
树立创新意识促进观念转变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培训工作,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一是要树立终身教育意识,强调教育活动应扩大到所有教育机构,把受教育视为人一生中连续不断进行的过程。这不仅突破了人们对传统教育概念的理解,而且还极大地丰富和加强了教育的内涵,作为企业的培训部门,就必须想方设法加强和改进企业的培训工作,建立不同形态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现行高中语教材(试验修订本)第三册选录了南宋词人姜夔的《扬州慢》,人教社编写的教参认为其中的“冷月无声”属于移就辞格,对此,有人认为教参说得正确,有人则认为这里是拟人或拈连。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移就、比拟、拈连这三种修辞格的特点和区别。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的两大主题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追求。其实它们之间可以互通,只要找到一座桥梁,阅读可以促进写作,写作可以提升阅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即可见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今人也有一言:“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虽只是一种调侃,其实,笔者以为,此言只要改动两个字——“天下文章一大堆,看你会借不会借”,也可成为今天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关键是我们要做好“借”的文章。此言中的“借”,乃“借鉴”之意,“借鉴”与“抄袭”自然不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私心不是一种终极的伦理概念,对此越加分析,概念就变得越加模糊。但作为托儿所里的一种现象,它却是非常明确的,且提供了颇有解决必要的问题。倘若对孩子听之任之,年长儿童就会夺走年幼儿童的玩具,要求成人给予他更多的注意,并会全然不顾年幼儿童的失望,一味追求自己的欲望。  相似文献   

16.
直译·意译·选译-翻译操作模式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认为,直译与意译,是中国近现代以来两种主要的翻译操作模式。采取直译还是意译,从学术流派的角度,主要是由翻译主体的化立场决定的。以移植、推广异质化为主,则多采取直译;以保护本土化为主,则多采取意译。我国近、现代翻译史上的严复、林纾与鲁讯,分别是直译和意译两种模式的优秀代表,其得失都具有研究的价值。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高校国际交往中的翻译,则应从当前我国国力迅速增长、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现状出发,根据教育外事不同场合、不同语境、不同气氛以及学术化环境和要求,分别采取直译、意译或选择。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中西方科学目的、研究方法、哲学基质和化基因等本质差异。从中得出启示:其一。西方意义上的近代科学是不可能在中国诞生的;其二,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并非是由外在的社会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内在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因素造成的;其三,中国在科学上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思想观念上必须来一次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8.
李昌官 《教育探索》2001,(10):51-53
校本课程应包括学校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和学校设计开发的新课程这两个层面。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在许多高级中学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应是整合、丰富、完善现有的选修课和活动课,使其不断向校本课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哲学、宗教、道德、艺术一样,也是一种文化过程,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西方科学和中国传统科学(如中医学)由于是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信仰信念的基础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两种形态不同的科学,因此它们之间在文化特征上呈现出巨大差异。中西方科学之间的差异表明,我们要想在(西方)科学上作出重大创新,首先就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培育与其相应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20.
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动手最重要,这个东西能创造一切。”心理学家也认为:“智慧处于手指上。”现代教育理念主张让聋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听科学”。这告诉我们要注重聋生的学习活动。聋生因听力障碍更应注重学习活动的设计,为他们提供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体会教学思考与创造的过程,不断提高数学自主学习和应用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