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德  胡发强 《家教指南》2023,(4):156-169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美术品中有一定数量的雕版印画,其中的几幅墨印填色者,以独存的填色《大悲救苦观音菩萨》色彩最为丰富和完整。敦煌填色版画是中国套色版画的先声,也是影响日本浮世绘的中国版画艺术渊源,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古小说版画中,《水浒》插图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杜堇作为明代中国版画发展进程中的先驱人物,作品《水浒人物全图》以洗炼传神的线条,生动地再现了原书人物风貌、故事情节,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重塑当代版画的精神内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版画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但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版画仍然是复制版画。自1931年起,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才开始了我国有创作版画的史页,历经半个多世纪,曾出现过几次高潮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版画家和在国内外有影响有重要价值的版画作品,发展健全了各个版种。中国版画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下进入转型时期的中国版画面临一定的困境,一些作品刻意追求版画的形式语言,片面追求作品的印痕美感等本体语言,使作品只停留在技术层面,疏离了版画作品本身的内在精神,缺少深刻的内涵和思想,缺少生命力。"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版画要走出低谷寻求新的发展,由"技"进乎"道"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由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办,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重庆市文艺家活动中心、中国少儿版画编辑部等多家单位承办的"金鼠报春华彩祥瑞——首届全国版画家携青少年儿童共迎新春生肖小版画作品展"在重庆文联美术馆举办。该展览将艺术家作品与儿童作品同台展出,开辟了艺术展览的新方式。艺术家作品创作表现手法多样,立意新颖,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呈现出新的一年欣欣向荣的景象;儿童版画作品生动有趣,画笔下的小老鼠活泼灵动,充分展示了孩子们创作的智慧。该次展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大手牵小手"的形式展出版画作品,对孩子是一个重大的启示,也是新时期普及新美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版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出现的版画是木刻。宗教版画、文学名著插图版画、年画等广泛运用,至今仍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当前日本、韩国都非常重视运用版画培养孩子的艺术表现能力。我国南京、重庆少儿版画在美术教育界都很有名,他们的实践证明版画是一种非常好的美术教育方式。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努力探索适合幼儿版画学习的策略并提出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6.
套色木刻版画以其独特的制版方法和精美的印刷效果充分展示了版画的艺术效果。套色木刻版画的研究主要是研究版画艺术的特有的美感和艺术魅力。为了在艺术实践中更加熟练地掌握这一门绘画艺术,培养对版画的认识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处理能力是的重点。在创作构思和艺术制作中应积极地参与实践,发挥套色木刻版画的艺术趣味和独特的创造性,突出艺术学科特点,欣赏作品,动手实践,熟悉不同的用刀方式,培养以刀代笔的造型方式。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提高对色彩的归纳概括能力,掌握油印套色木刻的基本制作方法。独立构思并制作出完整的油印套色木刻作品。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世界各地区美术教育的联系,相互交流,共同发展,2014年11月25日上午,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了“国际少儿版画作品邀请展暨深圳·东莞·中山三地三校儿童版画作品联展”开展式,并以此拉开了“中国(深圳)国际少儿版画学术交流研讨会”系列活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8.
18世纪的天才诗人和版画家布莱克以“诗画配”的形式出版的短诗合集《天真之歌,》将诗与画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一件独特的艺术品。我们可将其作为一个艺术整体来解读,并试从版画入手,将版画设计和诗歌原文两相对照,从中探视布莱克的信仰:天真的世界是一个受到“神”保护的与世隔绝的世界,上帝是存在于每个人体内的潜在的神性,童稚是进入“神的境界”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版画艺术可以说历史悠久,尚可追溯至千年之前.在传统文化大发展的当代,尤其是土个世纪中叶,版画艺术在科尔沁草原再度得以传承和发展.在科尔沁草原上也涌现出一大批版画艺术家.科尔沁地处内蒙古区域,素有艺术天堂之美誉,蒙古民族的豪放、爽朗也被版画艺术家融入到作品当中,极具少数民族特色.本文主要介绍科尔沁草原版画的发展状况,给读者展示不同于传统版画的少数民族版画艺术.  相似文献   

10.
综合版画是现代版画艺术中的一种独立版种形式,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只有几十年时间,却在技法造型、图式理念及媒介手段的综合应用方面突破传统版种的边界限定,不断改变着中国创作版画的视觉形态。版画注重制作方法,印版是艺术家表达精神诉求的物质载体。综合版画在制作技术上通过不断试验创新获得新的视觉经验,达到表现手段自由应用目的,并在实践中产生不同于其它版种作品的痕迹趣味,形成综合版画材质本身特有的痕迹语言特征。综合版画将物性痕迹造型语言与精神理念相互融合,形成综合版画独特的趣味性审美表达。  相似文献   

11.
郑振铎先生的木刻版画研究涉及两个主要方向:木刻版画的创作主体与艺术风格.在这两个方向上贯穿着郑振铎异中求同的研究思路,亦即在具体的事件与作品中概括共性,在历史演变中探求稳定成立的因素.郑振铎依据此思路构建起关于世界木刻史的宏观框架.此种框架的价值,并不在于与一切历史细节的精确契合,而在于成功彰显郑振铎心目中那些版画史上最为关键的层面,以及为一切木刻史作品与事件提供统一的评价尺度.  相似文献   

12.
《学生电脑》2007,(12):30-31
作品:《苹果上的世界》;作品:《中国交响乐百年纪念演奏会》;刊名:《美丽新世界》;作品:《光明牛奶》;作品:《版画天空》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版画对日本的影响,先是表现在一些插图上,日本画家将一些中国书籍的插图进行翻刻、改造,然后再创造自己的绘画作品。随着明清时期画谱传入日本,日本画家开始仿照中国的画谱翻刻或编撰日本画谱。尤其是《芥子园画谱》这种采取饾版拱花方式印刷技术的套印彩色画谱传入日本,日本在逐步吸收中国的印刷技术基础上创造出了锦绘,日本正式步入浮世绘版画时代。  相似文献   

14.
祁锟 《文教资料》2007,(9):105-106
版画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能适用社会发展的问题,因此要重构版画艺术新理念,促进中国版画艺术与西方艺术、现代艺术的融合,将民间艺术融合到中国版画艺术中去,实现中国版画艺术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丝网版画与电脑制版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指丝网版画在各版种之间或本版种内与电脑制版技术的综合使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等新媒介技术的推广应用及电脑制版技术的提高,使丝网版画制作手段更加多样,印刷途径也得到有效拓展.在丝网版画制版媒介中,电脑图形,电脑绘画,电脑分色等制版手段使版画家的创作手段更加丰富,这种新的制版技术不但使丝网版画的表现语言获得新的技术支撑,也使版画作品产生了新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未来》是一幅丝网版画作品,画家将速写形式用于丝网版画之中,轻松流畅的线条和对比强烈的色彩,刻画了一群课堂上的孩子形象。画面中孩子们神情专注、手臂高举、姿态踊跃,似乎正在抢着回答老师的提问。画面人物神态逼真、色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的版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是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具民族文化特质的画种。少数画家缺少对生活的积累。只有把艺术的生活性和创作者的艺术表现力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蔡丽辉 《家教世界》2013,(9X):264-265
(本文原刊于《理论探讨》2013年8月刊P249-P250)版画语言所具有的新颖性与版画创造过程中的点、线、面、机理等印痕特征是密不可分的。其版画的创作者就是通过这些特殊的要素来寻找更加丰富的版画艺术的语言形式的。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在版画行业,更多的是注重版画艺术的自由表现,但是它却和我们在传统意义上的版画形式之间产生了矛盾。因此现阶段很有必要从版画传统的画、刻、印三个方面来重新了解它独特的艺术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19.
年过九旬的著名版画家柯克,几十年如一日地把生命的全部力量都投入到版画创作和版画人才培养的崇高事业中,为版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战争年代,柯克的版画作品和时代脉搏共同跳动,用战斗的艺术讴歌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生动而深刻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斗争场景;建国以后,柯克的版画创作在坚持表现时代精神的同时,积极追求艺术的审美拓展,作品的题材更为丰富,表现形式更重视刀法的精致细腻与构图的精美讲究;他的版画创作在崇高与优美的对立统一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晚年的柯克在艺术意境的营构上表现出更为自觉的创新追求,用璀璨的创作成就和德高望重的人格魅力继续谱写着德艺双馨的版画人生。  相似文献   

20.
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李永长教授从不随波逐流,始终清醒执著地沿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不断探索、开掘。他早年学习油画,后来又从事水彩、水粉画和版画创作,尤其在版面创作上倾注了更多的心血,成就也最高。其版画作品按题材可分为三类:一是表现西部风情的;二是主题性作品;三是近年来的花鸟新作。无论哪种题材的作品,无不显示出其丰厚的生活底蕴、深刻的思想内涵、纯熟的技巧、朴实无华的风貌、清新幽远的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