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洋与国家、社会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大到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小到百姓吃穿住行,都离不开海洋的贡献。海洋事业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也极大拓展了海洋新闻报道的空间和范围。媒体除了了解受众对海洋新闻的需求外,更要牢牢把握海洋新闻报道的理念与原则。宏观意识战略眼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把海洋规划提升为专章,强调要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国际社会、各大经济体都特别重视对海洋的开发与利用。然而作为海洋大国的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我国海洋开发总体水平,海洋产业产值和海洋开发的综合指标都较低。要推进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必须首先增强海洋文化素质,提升国人的海洋意识。本文对海洋文化和海洋文化产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粗浅思考。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国际社会、各大经济体都特别重视对海洋的开发与利用。然而作为海洋大国的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我国海洋开发总体水平,海洋产业产值和海洋开发的综合指标都较低。要推进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必须首先增强海洋文化素质,提升国人的海洋意识。本文对海洋文化和海洋文化产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粗浅思考。  相似文献   

4.
“新闻常新”,这是对新闻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它不仅要求新闻报道的内容要“新”,要具有较强的新闻价值,而且要求新闻报道的方式、语言、风格、写作技巧,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关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记者不仅需要报道有关国家政治、战争等方面的内容,还需要报道科技、文化、人物等其它方面的内容。新闻报道题材的扩大带来了新闻报道方式和语言的大创新。为了让新闻  相似文献   

5.
《信息系统工程》2013,(12):10-1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实现国家海洋经济利益,既保证海洋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又保证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还是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要从资源、环境依赖型,向以技术、理念、投资、服务等为依赖的方向转变。科学合理地核算出经济发展中的环境经济成本,即对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和消耗,这才是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写入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其民生新闻报道反馈人民生活的变化,反映着时代变迁,塑造着城市形象,传递新时代价值观。通过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探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当下,其话语形象的建构与表达,能够进一步阐释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未来发展对服务于大湾区人民的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7.
中国出海     
《中国新闻周刊》2012,(43):24-25
中共十八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多次提及海洋,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海洋强国"概念,首次进入党的报告中,彰显中国从"大陆国家"向"海洋国家"转型的战略思维,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样的转型思维和宏伟蓝图,要真正落到实处,则亟须全方位的配套和长远布局。过去,中国曾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海洋,由此形成了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基础调研等方方面面的掣肘和缺失。如今,在新的战略思维指引下,相关机构改革、法律修改与完善、海洋科研的推进、海洋经济的合  相似文献   

8.
海洋新闻是指以海洋及人类的海洋活动为报道题材的新闻体裁。不同于经济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教育新闻、社会新闻等已成规律的新闻类别,海洋新闻尚未形成固定的体裁。海洋新闻的交叉性,使海洋新闻广泛而零碎地分布在其他新闻中。长期以来,以海洋新闻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文章和活动少之又少,成果更是罕见。海洋是人类共有的蓝色家园,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21世纪是海洋世纪,探索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浙江是海洋大省,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在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是舟山群岛地处东海前哨,扼守东南门户,军事和经济地位突出。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同意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两个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殷切期望。随着海洋开发与利用的热潮涌动,海洋新闻报道逐渐被业界所重视,研究海洋新闻的特点和规律迫在眉睫,海洋新闻作为一种独立的新闻体裁呼之欲出。本刊推出这组文章就是为了抛砖引玉,推动业界和学界对海洋新闻的重视和研究,围绕知海、用海、建海,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唤起全社会关心海洋、保护海洋、善待海洋,做好海洋报道,探寻海洋报道规律。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新闻报道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国家特大型企业——石油石化这样的技术密集、资金投入巨大的行业,系统而有针对性的新闻报道,对企业发展及市场开拓所起到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本文就新闻报道对企业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人类对于海洋的认知,经历了一个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的过程。从古代仅"具渔盐之利舟楫之便"之感,到近代"世界交通要道"之悟,再到二战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之识,终于在上世纪末海洋被明确定义为"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物和重要基地"。伴随这一认知发展过程的是各国对海洋权益的重视和争夺不断加剧。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濒海国家可以依约取得大片海洋国土及附着其上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广泛而巨  相似文献   

11.
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引领社会时代发展前进的方向,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媒介载体的多重使用,社会进入融媒体时代。如何在融媒体时代下更好促进新闻报道的创新发展成为相关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文章在阐述融媒体时代下新闻报道内涵的基础上,立足于融媒体时代下新闻报道变革存在的问题,为如何优化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创新发展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广播记者如何提高新闻质量、搞好新闻报道,直接关系到广播的发展。作为一名广播记者,我觉得要搞好新闻报道,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一、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2009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视察山东时就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的要求。据介绍,截至到2008年,我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接近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9.9%,而且提供了数以千万计的就业岗位。就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趋势而言,21世纪无疑是海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中的新科技、新发明在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今天,更好地传播和普及新科技知识,对于提高受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传播者的水平等因素,导致传播效果不佳的科技新闻报道屡见报端。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要想增强科技新闻的可读性和传播效果,应从下述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5.
张宏 《新闻传播》2010,(1):38-38
电视新闻报道的平民化是新时期新闻报道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记者在从事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要改变原有思维方式,更多地把新闻报道的视角转移到平常百姓的生活,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他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IPTV 可谓是红红火火,大有超越国家明令要大力推广的数字电视之势,然而,IPTV 的管理者广电总局并未将关注视线从数字电视转移到 IPTV 身上,这两条路的反差促使本文其进行分析。本文对 IPTV 与数字电视的发展概况进行回顾,并强调 IPTV 要与数字电视的竞争、合作与发展,并进而分析指出电信和广电都要互相抛开成见,互渗互融是其本约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发展策略,在本文当中笔者对新媒体视阈下的新闻报道创新策略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认为当前阶段新闻报道必须要从新闻报道理念创新、融合新闻、内容创新从业人员管理创新等方面入手才能促进新闻报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业已成为全国各类新闻媒体的聚焦点,并将西部大开发的宣传报道逐步引向深入。作为以国家某个工业行业为报道重点的产业报,比如我们中国海洋石油报,一向以宣传报道海洋石油业为主,面对海与陆的巨大隔离、东南与西北的遥远距离,要不要关注西部大开发?经过认真讨论,我们逐步意识到产业报参与西部大开发宣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首先,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无论从国家、民族利益的高度看,还是从读者的关注度看…  相似文献   

1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不仅关乎国家发展大计,更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涉及家家户户,是百姓最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新闻报道日益引起社会关注。从16年前孙云晓的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引发的全国教育大讨论,到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拍下的"大  相似文献   

20.
教育新闻报道要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担当起追求教育公平、弘扬教育民主、推动教育进步的责任。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