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水田园诗是传统诗歌中的重要诗类,在各个学段、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多有涉及.对语文教学而言,教好、教懂山水田园诗,不仅有着应试选拔的眼前之需,更有籍此涵养性情、养成人格的文化之用.诗中对于"山水田园"的细致描绘是山水田园诗于名于实得以存身的根基所在.山水之形、田园之境,承担着描摹独特自然景象、反映别样生活情境的现实效用,同时又承载着涵咏诗人复杂情绪、寄托作者内心情志的写作目的.山水田园诗是复杂的,其复杂在于"山水田园"技术呈现的种种可能,以及此中深隐着的意义取向之差异.只有明确"山水田园"呈现可能,理清其中的写作意义取向,具体山水田园诗作的理解才有可能,由此生发的文化浸润、人的养成等教育诉求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王维山水田园诗是唐代山水田园诗发展的高峰,他的山水田园诗特别富有画意,追求一种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造成一种“诗中有画”的艺术效果,体现了浓郁的诗情和画意的互相渗透和生发。  相似文献   

3.
刘昚虚与山水田园诗派的中坚人物孟浩然,及王昌龄、诸禅僧交往颇深;其山水田园诗在立意、技法、风格上均与王孟诗派山水田园诗的典型特征相近,所以刘昚虚应当属于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其山水田园诗以“深厚”的诗境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4.
姚欣怡 《文教资料》2021,(3):12-13,35
杨万里一生5次弃官,归隐思想如影随形、伴随始终,反映在他的饮食题材诗歌里。饮食诗生发于诗人山水田园的自然本性,与仕宦心理激烈碰撞,最终促成于诗人对刚直品格的坚守和黑暗官场的畏避。从饮食诗的角度考察杨万里归隐情怀的生成,可以深入地展现他的归隐心态。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90):11-12
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精华之一,它寄寓着诗人的情感操守与人生理想。总体来说,山水田园诗的情感境界,从浅到深大致可以分为四重:第一重境界是合情,美丽的自然山水与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契合了诗人主体的情感需求;第二重境界是寄情,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操守寄托于自然山水与田园生活;第三重境界是同情,诗人的情感理想与自然山水同化;第四重境界是无情,诗人在山水田园中悟到自然之道与生活之道,无所谓情、无所谓景,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吴林 《文教资料》2009,(31):4-5
初唐诗人王绩在整个中国山水田园诗歌的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他朴质真实、富有闲适情趣的田园诗中时时出现山水意象,流露出对山水景物的审美,初步展现出了山水与田园两种题材合流的趋势。但这种合流却又是非常不充分的,表现为他笔下的田园有陶诗的风韵.而山水又流露出“大谢”的痕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山水与田园两种题材发展历程的基本反映.当然也与王绩早年经历和外在环境的触动有关。  相似文献   

7.
山水田园词作为宋词的一部分,它的客观存在有它自身的价值和特性,也是当时社会风气和时代背景的一个缩影。通过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宋代山水田园词人的深层意识,展现宋代山水田园词的发展与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众多,风格各异。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现在的人们把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为作品主要内容的诗称为山水田园诗。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有描写山水田园的诗句。东晋的陶渊明是田园诗写作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创作的鼻祖。自此,山水田园便成了诗人们经常表现的题材。盛唐时代出现了“山水田园诗派”。  相似文献   

10.
山水田园诗指以自然界的山水风光、乡村田园的悠闲生活等为主要内容,表现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等情感的诗歌。山水田园诗中常用的意象可以归类为:  相似文献   

11.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具有禅意并非新论了,但是禅意怎样参与了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建构,却仍是一个新鲜的问题。王维多年虔心信佛的佛学修养和宗教兴趣禅化了他的艺术心灵和艺术感觉,他又常在山水田园中进行习静悟禅的宗教实践,使他具备了融山水禅入山水田园诗的主客观条件。王维在山水田园中的禅定修练使他的诗具有了静穆情调,其禅意修练则使他的山水田园诗具有了景物在静穆中迁流不息为特色的意象,从而使他的山水田园诗既静穆宁谧而自然生命又变动不居,具有了出神入化的特殊意境。其山水田园诗的奥秘在于:定、慧境界既是禅意境界,又是诗意境界,王维通过定、慧境界使禅意转化为山水田园诗的美学构成。  相似文献   

12.
文学史上惯于将盛唐时期的诗人王维与孟浩然归为一派来讲,称作"山水田园诗派",最多是因着二者的诗歌创作里多写山水与田园风光。但就其具体的诗作考量,"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派"这样的说法并不确切。  相似文献   

13.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表现了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文章运用现代生态学意义上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分析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生态诗歌的“生态”思想内涵和山水田园诗歌的思想特征,从三个方面指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不属于生态诗歌。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成就无人能及。本文从其人格方面入手,探讨其山水田园诗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风格,从而解析山水田园诗在其创作过程中的发展与演变。  相似文献   

15.
唐诗的山水田园来源于六朝,陶渊明、谢灵运的田园与山水,一直延展至唐。但对陶渊明,唐人似乎还未从历史性的麻痹中醒来,或者陶渊明所处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文学史上 ,山水田园诗的历史源远流长。王维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 ,和盛唐其他诗人将山水田园诗的创作推向了高峰 ,使其具有广泛的欣赏队伍。笔者认为 ,这是因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着别具魅力的审美构成因素。具体表现为 :赏心悦目的感官美 ;隐逸情结与山水情怀 ;自我人格的强化 ;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孟浩然作为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创作了大量以田园隐逸与山水行旅相结合的诗歌。他的大部分诗歌语言质朴,意象疏简,意境清远,富有清淡之美,这与其长期的隐居生活和隐逸情怀不无关系。也正是孟浩然这种人生经历及其对高尚情操的追求,成就了其山水田园诗歌所独具的清淡之美。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有描写山水田园的诗句.东晋的陶渊明是田园诗写作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创作的鼻祖.自此,山水田园便成了诗人们经常表现的题材.盛唐时代出现了"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除了陶渊明、谢灵运外,主要还有谢口、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人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相似文献   

19.
山水田园诗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谢灵运和陶渊明分别开创了山水诗和田园诗,到唐代,王维、孟浩然继承发展了陶谢诗歌的题材和创作风格,在描写田园风光的同时渗入山水景物的描绘,使山水诗与田园诗得以合流,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盛唐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两大审美特征:其一是诗中有画,其二是以禅入诗。其中,"诗中有画"是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主要审美特征,"以禅入诗"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独特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