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大学生政治教育亦是个系统工程,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认识大学生政治教育的整体性、有序性、动态开放性特征,大学生政治教育具有保证、导向和育人三个功能,应从政治认知教育、政治情感和态度教育与政治技能角度三个方面建构大学生政治教育的内容,以最优化当前大学生政治教育,为提高大学生政治教育质量的提高做一个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政治社会化、大众化的主要对象,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是否全面、政治情感是否坚定、政治参与是否积极等,直接影响其政治获得感的高低,而大学生的政治获得感又会直接影响其全面发展。因此,可通过释放大学生学习内生动力增进其政治认知,通过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情感,通过丰富政治参与激发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用以上途径增进大学生的政治获得感,促进其全面发展,从而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需要心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形成的基础、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起点、是调整大学生认知偏差的关键;而大学生需要心理的多样性、不稳定性和功利性并存的特点,为思想政治工作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转化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增加了难度。基于此,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立足于大学生的需要心理,在加强导向性、现实性、针对性和主动性上狠下工夫,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贾慧 《科教文汇》2013,(27):174-176
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政治意识较强的青年群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网络的迅速发展为大学生参与政治提供了新平台,网络政治参与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范式。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面临着参与广度和深度不够,参与态度和动机复杂、参与手段和结果失范等问题,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需要相关职能部门、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贾慧 《科教文汇》2013,(9):174-176
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政治意识较强的青年群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网络的迅速发展为大学生参与政治提供了新平台,网络政治参与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范式。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面临着参与广度和深度不够,参与态度和动机复杂、参与手段和结果失范等问题,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需要相关职能部门、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在后工业文化社会中,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人格塑造显得至关重要,在大学生健康向上的政治人格的引领下,可以促进民族群体观念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本文分别从政治人格及特征、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大学生政治人格塑造的内容、大学生政治人格塑造的具体途径来论述,以达到通过塑造政治人格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浅议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取得。本文主要论述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规定性、现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网络教育中的转化运用以及进行以网络道德为代表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内容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主动性增强,实践能力不足;参与更加自由,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为了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能力,需要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提高的大学生网络政治认知能力;理性对待网络上的政治言论及信息,提高网络政治鉴别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政治自控能力;搭建政治实践活动平台,提升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践能力;加快网络立法,规范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与否,不但关系到人才的成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而且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强盛、社会的进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敏锐地把握住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及时的指导与部署。  相似文献   

10.
提高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对策,即加强政治理论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政治参与理念: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拓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通过党建工作提升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加强互联网管理,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系统的研究是国家思想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目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系统的研究不容乐观,面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和其范畴三大问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系统的构建拟从构造(过程)、方法、目标、价值、评估五大结构模块入手。  相似文献   

12.
情感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科学方法和途径。本文首先就情感教育的内涵进行阐述、进而分析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并从情感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三个角度出发,阐述和分析了目前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运用情感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傅丽琴 《科教文汇》2012,(20):20-21
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其思想政治素养高低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是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因其特殊心理特征,会出现不同形式思想政治问题。因此,高校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本文主要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现状、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因素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途径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浅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涵义及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政治参与是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对大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网络政治参与激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兴趣和热情,拓宽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增强了大学生的民主参政意识.但网络政治参与易使大学生被信息误导而造成思想混乱,易使大学生政治参与失范,易使大学生的现实政治参与能力弱化.  相似文献   

15.
郑玉洁 《科教文汇》2013,(24):12-14
情感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科学方法和途径。本文首先就情感教育的内涵进行阐述、进而分析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并从情感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三个角度出发,阐述和分析了目前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运用情感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宿舍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对于学生思想素质的形成和价值观念的树立具有积极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宿舍载体模式能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全面,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领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篇文章主要从大学生宿舍载体模式的内涵和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宿舍载体模式的运用意义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宿舍载体模式的构建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宿舍载体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营造良好的大学校园氛围,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素养,展现高校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随着社会发展、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大学生作为接受新思想的最前沿群体;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现代化给大学生的思政工作带来困难,伴随着困难而来的是机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教育过程中解决困难,利用此次机遇,扩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18.
张艳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7):99-100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对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和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发现扩大政治参与,严惩腐败、提高政府绩效,保障社会公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参姆拉 《西藏科技》2005,(12):19-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全面论述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可以划分为官方途径与大众途径。基于上海市十所高校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大众网络参与途径上的政治参与积极性明显高于官方途径。“担心意见被屏蔽或审查”是阻碍大学生在大众网络参与途径中政治参与的主要原因,而“担心意见无法传递给政府”是阻碍大学生在官方网络参与途径中政治参与的主要原因。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受到性别、学历层次、政治面貌、家庭收入等客观因素和网络政治参与效能感、网络政治参与责任意识、网络政治参与兴趣及网络政治参与意愿等主观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