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扩大,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呈现出与日俱增的发展趋势,形成一种如火如荼的发展格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中介语的应用能够从实际角度出发,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率,起到推动作用。为进一步分析中介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本次评论主要分析了姚晓波所编著的《中介语与对外汉语教学》,对其中的部分观点进行了讨论与分析。《中介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述《中介语与对外汉语教学》是由姚晓波编著,由学林  相似文献   

2.
薄彤  张丽 《现代语文》2007,(11):99-101
中介语理论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一般认为,1972年塞林格的《中介语》一文标志着该理论的诞生.它与以往的语言学理论不同,是一门以学习者自身及习得过程为研究重点的新理论.因此,一经出现,就引起了各国语言学家的关注,近年来,我国的中介语理论研究也开展得十分迅速.本文在总结以往研究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中介语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对实际教学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介语理论、偏误分析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及其在实践教学中的对策做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两点具体做法:精讲多练和适时纠误。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外开放搞活,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士与日俱增,对外汉语教学也如火如荼。但是否该使用中介语一直众说纷纭。该文从实际出发,对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中介语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在使用过程中如何操作分别进行分析,论证了英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介语作用。  相似文献   

5.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中介语理论由塞林格创立,注重学习者母语和第二语言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中介语理论的运用是要研究不同母语的留学生的中介语情况及其特点,对外汉语教师要善于发现留学生母语和汉语的相同和相异之处,运用迁移理论恰当引导,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适当的教学策略,使留学生的中介语不断接近目的语。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汉语语用理解、汉语语用表达和对外汉语语用教学策略三个方面介绍中介语语用研究的内容,回顾了国内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的研究现状,发现需要进一步拓宽国内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的研究范围,建立更加完善的汉语中介语语用理论体系。对外汉语语用教学尤其是语用教学中输出训练和测试评价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需要学界给予更多的关注,以便为对外汉语语用教学中学习者汉语语用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加高效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7.
现在人们对“中介”这个词越来越熟悉了,不管在社会生活还是在学科领域中,“中介”一词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了,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有了“中介语”这个概念。本文想做一个尝试:弄清“只介”的含义,弄清中介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关系,并把中介原则渗透到对外汉语教学中。这一不成熟的做法,意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听到各位专家同行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8.
偏误分析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认识中介语,理解语言习得的过程起重要作用,同时对语言教学实践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偏误分析的定义,对外汉语教学中偏误现象,偏误产生的原因,以及偏误分析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等四部分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汉语中的委婉语作为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对于对外汉语学习者尤其重要。掌握委婉语的表达方式,有助于提高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但是由于委婉语本身的特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其教学也是难点。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积极探讨多种方法与途径,总结出适合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进一步推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形成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系统,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必经之路。通过分析中介语的内容及特点,指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采取树立正确教学目标、优化课堂语言输入、鼓励学习者语言输出、增加汉语文化了解等途径,以促进中介语尽快地、顺利地向目的语靠拢。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研读《中介语与对外汉语教学》一书的基础上,综合了书中的相关理论(具体包括:中介语理论产生发展的脉络、现代汉语的特点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对策和方法),结合实际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之语法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充实语法教学实践层面,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之语法教学的研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委婉语作为一种极具文化色彩的词汇形式,在汉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委婉语的教学是让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精通汉语必须的一个教学过程。本文分析了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的现状,为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13.
认知机制是语言迁移发生的前提,语言迁移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理论,因此,认知语言学时对外汉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语言迁移可分成两大部分,语间迁移和语内迁移.语间迁移主要是指母语知识的迁移,语内迁移主要是指目的语知识的迁移.从认知角度谈语言迁移与对外汉语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有所改进、突破.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25):13-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国在国际中地位的迅速提高,对外汉语教学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一方面是教授语言,一方面是教授文化,当然,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往往是处于语言教学的辅助作用。但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无数中国特有的文化,例如太极拳、剪纸、京剧等。本文就太极拳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太极拳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提供更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省得、免得、以免"三词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都有相近之处,但又略有差异,各自都有一些用法体现出自身历时演变的特性,是对外汉语教学中较难把握的词。我们通过对汉语母语语料库、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实际语料的考察,对比分析现行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该三词的处理方式,探讨其得失,并指出对外汉语教学对类似相近或易混淆词语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委婉语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语,正确地使用委婉语可以避免交际失误,因而,委婉语教学成为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本文将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委婉语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语言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在外语教学中非常重要。初级阶段的外国留学生汉语水平有限,在教学中是否教授文化知识,教授哪些文化知识,如何教授文化知识,是对外汉语教学界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将综述各家观点,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师新手的教学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8.
魏倩倩 《现代语文》2007,(11):102-103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在研究领域,语言学习理论得到普遍重视,这一时期,对外汉语教学界关于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上.  相似文献   

19.
《四声通解》是16世纪韩国朝鲜时代的一本韵书。该书是为了朝鲜人学习汉语语音和词汇而编写的一种工具书。通过该书和中国韵书、《现代汉语词典》以及对外汉语教学教材之间的比较,我们发现了本书的编排体例明显地反映着属于阿尔泰语系的韩语特征,即以“韵部与字母第一,声调第二”为原则来编写。这是与中国传统韵书《广韵》有所不同的,而与元代韵书《蒙古字韵》完全一致,而且与现代对外汉语教学教材和工具书的语音教学部分的体例之间也有一致性。我们可以说《四声通解》是在“国剔化”对外汉语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编写的一种汉语语音学习参考书。  相似文献   

20.
刍议利用心理学规律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概况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最早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在《周礼》及《礼记》中所提到的"通译"。而严格意义上的对外汉语教学即外国人或外族人真正大批到中原学习汉语,则始于东汉初年。可见,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渊源是十分深远的。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吕必松先生等率先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