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中德育和美育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放在一个宏观文化教育和社会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和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音乐教育发育的自身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已经是个时髦的词汇。它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研究要谈多元文化研究,教育研究要谈多元文化教育研究,音乐教育研究要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素质教育中,我们不仅提倡德育、智育、体育,也注重美育的培养。在美育教育中音乐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音乐教育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它可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形象思维的发展。通过音乐教育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的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改革,多元文化教育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多元文化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当前世界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在各个阶段的音乐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多元文化教育以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概念进行论述,对我国理工科院校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谢琳 《山东教育》2008,(5):22-24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早巳衍变成“地球村”。频繁的跨文化交流成为“地球村”的特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也已经开始出现在世界大、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中,成为当今世界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今,音乐教育的主流观点开始脱离“欧洲中心论”而转向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上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也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所谓“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指教会学生在多种音乐文化社会中懂得音乐,也指民族音乐和其他的文化内容。还可以指“仅仅针对少数几种音乐文化做深入研究”,可包括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在1994年发表的两个文件《促进全球音乐教育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中,阐明了在全球实施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作用、意义、政策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性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构建"中华母语音乐文化教育体系"是21世纪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理念。学校音乐教育是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是受社会委托,以培养人为己任的职业,音乐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扮演传播者、开发者、传承者的角色,对学生实施母语音乐文化教育。然而,从学习的视角来看,教师又是母语音乐文化教育的受传者、守护者和创新者。音乐教师的双重角色为母语音乐文化教育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音乐教育具有的社会文化传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现阶段文化多元化的环境中,音乐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其可以有效适应人们精神文化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进行分析与探究,进而推动音乐文化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8.
一般地说,音乐教育目标有三:1.终极目标——培养人的完美人格;2.社会目标——含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文化及民族文化教育;3.音乐教育本体目标——具有音乐教育本质的、本身特点的教育目标。当今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应是以创新教育为主的,使学生把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赏、表现与创造,以及充分表现自我等方面的学习,作为音乐教育的本质目标。21世纪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科书的编写,应有六大要素,应是音乐教育本体目标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与发展,科技与传媒普及程度的急速增长,国与国之间的各类往来越来越密切,地区间的人文风俗彼此交叉融合。本文主要针对多元文化教育思想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并对我国音乐教育现状,根据多元文化教育学来阐释多元文化教育在我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育如何面对素质教育改革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和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基本思路,这就是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更新思想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革。作为社会文化教育一部分的音乐教育,同样也要面对这种教育制度与体制的改革。由于音乐不同于一般科学文化的特点,长期以来形成了音乐教育与一般文化教育在具体教学方法、手段、目标等方面的差异和特殊问题,从而也决定了音乐素质教育改革的特殊内容和意义。一、对音乐素质教育的认识要实现音乐素质教育,首先要…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音乐教育在社会转型中,即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音乐教育发展措施有:利用本土音乐教育资源,发展高校音乐教育;改变教育模式,适应第三产业的发展,培养适合新形势下的复合型人才;广西高校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发展音乐教育;广西高校实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观”的教育。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音乐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区音乐教育作为"全民学习"的平台与载体,对提升农民精神文明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农村社区音乐教育发展关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农民生活的改善丰富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然而,农村社区音乐教育在面临巨大社会需求的同时,却存在着缺乏社会广泛关注及多维发展动力不足等系列困境。基于此,农村社区音乐教育发展应当在"自助"和"他助"的基础上,善用多方资源,完善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化是针对困扰当代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生态危机提出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文化,体现了以人类长远利益为崇高目标的价值观,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社会文明形态,是生态文化价值和目标的体现,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化教育是树立全民生态意识,转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高校是直接或间接地推进全社会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建设生态化社会合格人才的重任;高校应以生态文化的理念构建大学校园文化,着力建设生态校园;高校应把传统生态文化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高校德育教育的新课题,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性修养,以增强学生抵御不良思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优秀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有效结合地方文化,在地方在校大学生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也能保护和发扬地方文化。温州精神是温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新一代温州人的温州大学生群体,肩负着温州明天发展的重任,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有知识、技能,而且更要有自立、务实、开拓、创新的温州精神,深刻领悟温州文化中“以义为上、义利共生”义利观,把温州精神继承好、发扬好、发展好。温州地方高校必须树立立足地方、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温州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化,从而达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从文明与社会、文化、人的存在状态的整体角度看,从社会发展和演进的角度看,文明可以划分为自在、自觉、自为三维形态。从共时角度看,文明的这三维形态在相反相成的区别中存在;从历时性看,文明的三维形态在相辅相成的互动中统一。因此,文明形态的演进和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文明形态的发展和创新是相互比较与交流的过程。当前,需要正确处理文明三维形态之间的关系,推进文明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教育终身化追求与文明家庭建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人类发展链的综合链接、"哲学.科学.教育"思想理论资源的综合运用、走向"人之为人"的人文教育归路等方面论证了实践辩证法.人学辩证法.教育辩证法的关系。认为人类只有通过不断地辩证叩问历史、反思文化,才能追寻到人的发展与教育发展的辩证归途,而坚持"文化.文明.文脉"三位一体,迈向"人之为人"的人文教育之归路——人类精神与灵魂的王国,是当今教育最根本的价值所在,也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立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各个层次的音乐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我国音乐教育的大众化状况。近现代普通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音乐师范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为繁荣和发展我国音乐文化事业,推进我国音乐文化大众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如同催化剂,可以有效开发人的精神动力。精神动力作为人的一种无形资产和宝贵资源,有力推动着人类从事的一切实践活动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精神动力开发是点燃民族精神的火炬。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并结合其他方式来开发人们的精神动力,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的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和谐文明不仅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且还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和谐发展。礼仪具有能动的社会作用,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文明礼仪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